张守平;魏健;李鹏
目的 探讨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4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给予认真细致的护理预防各种常见并发症,并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时做相应的健康宣教,术后跟踪随访.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及患者积极配合,48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负重疼痛缓解,膝内外翻畸形矫正,膝关节屈曲达到90°,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步行出院.结论 严密而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治疗效果、功能恢复状况与围术期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徐艳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对老年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2级或3级择期进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在65岁~85岁,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气管插管全麻组)各40例.记录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异常、术后苏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苏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可控性强、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体会.方法 选择我站2013年8月-2014年8月管理的16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使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秀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唇腭裂手术麻醉并发症原因和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唇腭裂手术患者96例,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原因和护理配合.结果 患者唇腭裂手术麻醉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抑制(22.9%)、呼吸道梗阻(2.0%)、心率失常(1.0%)等,经过适当护理,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唇腭裂手术麻醉并发症原因包括年龄小、呼吸、体温调节系统不完善等,有效的麻醉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姚新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结果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生活质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不同方式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呼气峰流速(PEF)均较之前显著提高,SGR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可显著提高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郭茂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职业技术教育,其中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高职医学营养专业《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的一些改革点,以便为社会培养能适应行业及企业工作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提供参考.
作者:雷娟娟;郑韵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12月间收治的门急诊输液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门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秋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均给予相应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提供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患者自觉实施相应功能锻炼,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67%(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首选方法,同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眭怀清;梁拥军;郭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交叉指导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80例,按随机均衡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干预组给予分阶段健康教育交叉指导.比较2组产妇焦虑评分、乳房胀痛、乳头皲裂、母乳喂养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产妇焦虑评分、乳房胀痛和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健康教育交叉指导可以消除或减轻产妇心理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剖宫产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母乳喂养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爱平;王六平;高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自制拔罐器拔罐结合三棱针点刺治疗蜜蜂蜇伤的疗效.方法 将清洁的一次性注射器制作成拔罐器,同时配合三棱针点剌对37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既往火罐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首次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可防止病情发展.结论 自制的拔罐器拔罐配合三棱针点刺治疗蜜蜂蜇伤操作简单,疗效肯定,花费低廉.
作者:原宇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定为乙类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里查出结核分枝杆菌才有传染性,且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菌量的多少[1].我科2015年2月收治了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体重减轻、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其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黄巧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记录2组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12.5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栓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时加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明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中药联合达克宁栓在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34例,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达克宁栓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联合达克宁栓实施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4.7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药联合达克宁应用于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廖晓鸿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各监测时点的鼓膜温度,麻醉复苏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前核心体温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监测时点对照组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1);对照组术毕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的时间显著长于干预组(P<0.01),寒战、高血压、心律失常、低氧血症、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胸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围术期低体温,提高麻醉复苏质量,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红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肝胆外科疾病中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重症肝胆创伤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损伤控制手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症肝胆损伤,能够有效控制脏器损伤程度和出血情况,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60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重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对并发症的发生有防范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丽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评估出院时的治疗依从性及自理程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更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负性心理,增加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临床效果、肺功能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第1秒大肺活量(FEV1)%、第一秒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较之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气流受限和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刘玉秀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辨证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症候特征将其分为脾胃不和组(38例)、脾胃虚弱组(38例)和脾胃湿热组(38例),由中医消化专家和高年资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后开具中医药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病理积分和胃镜积分.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主要症状均得以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变化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更为明显.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各有不同,应根据具体特征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这样可使用药更加准确、客观且及时.
作者:闫立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8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48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为86.4%.3个月后有6例住院治疗脑梗死,余均维持现状.结论 应根据不同特点,在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常仙云;刘宽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