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智
目的 探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记录2组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12.5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栓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时加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明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48例,对照组患儿47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试验组患儿采取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患儿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武韬;何宗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胶质肉瘤(gliosarcoma,GS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恶性肿瘤,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亚型,相当于WHO分级Ⅳ级,约占胶质瘤的1.7%~2.3%、胶质母细胞瘤的8%.其表现为在分化差的胶质瘤基础上,同时合并间叶组织肉瘤,即胶质母细胞瘤间混有肉瘤成分.
作者:高银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结果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生活质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不同方式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呼气峰流速(PEF)均较之前显著提高,SGR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可显著提高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郭茂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大批量标本梅毒筛查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以TP-ELISA、TRUST法同时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标本3 070例,单种方法阳性或两种方法同时阳性的都用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 共检出TP-ELISA阳性71例,阳性率为2.31%(71/3 070);TPPA检测出阳性68例,阳性率2.21%(68/3 070);TRUST检测出48例,阳性率为1.56%(48/3 070).68例TPPA阳性者TP-ELISA也呈阳性,二者符合率为95.8%(68/71);TRUST阳性且TPPA阳性者共35例,二者符合率为51.5%(35/68).结论 为了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和正确率,TP-ELISA是门诊及住院人群筛查梅毒的首选方法,但梅毒患者可同时采用TRUST方法监测治疗效果.
作者:张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产妇72例,依照随机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常规组产妇实行常规化护理,对研究组产妇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好,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
作者:乔军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0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1,2,7,14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间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减少积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7d和14d时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减少积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是目前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敏;刘耀强;裴玲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对胎儿淋巴水囊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羊水培养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2015年2月16日经孕13周~29周的2 632位孕妇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诊断为胎儿淋巴水囊肿的19例孕妇再进行羊水培养进行胎儿的染色体分析.结果 15例胎儿淋巴水囊肿位于颈部,3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颈部及肢体,其中有6例满身皮肤囊性水肿胎儿,3例胸腔积液,2例腹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19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淋巴水囊肿的胎儿中13例存在染色体异常.结论 在胎儿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无创无痛性影像学检查手段,尤其对胎儿淋巴水囊肿的产前诊断较好.如有异常发现应进一步行羊水或脐血管穿刺,以典型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羊水培养的染色体分析对其确诊,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在娩出后24h内,产妇失血量在500 mL以上的情况,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1],产妇病死率较高,在我国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胎盘因素等造成的,分娩后2h是高发阶段,应密切监护.
作者:赵兴华;赵文华;陶左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评分,对比分析2组患者焦虑评分,及24h内排气、排尿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内排气、排尿情况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剖宫产术患者身体恢复,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侯晋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4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给予认真细致的护理预防各种常见并发症,并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时做相应的健康宣教,术后跟踪随访.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及患者积极配合,48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负重疼痛缓解,膝内外翻畸形矫正,膝关节屈曲达到90°,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步行出院.结论 严密而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治疗效果、功能恢复状况与围术期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徐艳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辨证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症候特征将其分为脾胃不和组(38例)、脾胃虚弱组(38例)和脾胃湿热组(38例),由中医消化专家和高年资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后开具中医药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病理积分和胃镜积分.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主要症状均得以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变化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更为明显.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各有不同,应根据具体特征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这样可使用药更加准确、客观且及时.
作者:闫立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60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重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对并发症的发生有防范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丽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按随机单盲法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数量正常、AFP值正常以及B超正常等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其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晓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均给予相应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提供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患者自觉实施相应功能锻炼,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67%(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首选方法,同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眭怀清;梁拥军;郭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12月间收治的门急诊输液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门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秋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输血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输血更为安全、有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申请输血的患者3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8例不合;手工凝聚胺法检出4例不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6例,假阳性3例;青霉素皮试试验阳性4例.在输血不合的原因分析中,青霉素皮试试验阳性4例,抗筛阳性3例,妊娠史9例,既往输血史11例.没有1例输血安全医疗事故发生.结论 输血实验室必须严格控制检验质量,在输血之前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从而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疾病感染率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靳锐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特点,探讨其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6例患者689个结节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分为A组(良性结节组)和B组(恶性结节组).分析2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结构(实性、囊实性、囊性)、形态(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晰、不清)以及超声回声类型(无、低、等、高回声)等特点;分析2组甲状腺结节内有无散在微粒样细小钙化,及甲状腺结节内部有无丰富的血流信号.结果 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清楚与不清楚、形态规则与不规则及结节的囊性与实性、低回声结节与无回声特征、散在微粒样钙化及结节内丰富的血流信号等在A、B2组患者中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恶性甲状腺结节更多地表现为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低回声背景下的散在微粒样钙化及结节内丰富的血流信号,这些声像特征可以作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依据.
作者:原武红;卫杰;陈艳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肝胆外科疾病中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重症肝胆创伤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损伤控制手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症肝胆损伤,能够有效控制脏器损伤程度和出血情况,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心理组30例,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常规护理干预之中.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分析2组老年人工关节转换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术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心理组患者的SAS、SDS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组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予以全程的心理护理干预,既可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同时可全面改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