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
目的 探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48例,对照组患儿47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试验组患儿采取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患儿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武韬;何宗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中性粒细胞增多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该现象对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尚未确定.需要检测STEMI患者血液中细胞炎症反应与住院病死率及不良临床事件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368例STEMI患者,评估总白细胞数、细胞亚群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细胞炎症反应与心肌梗死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高龄(P=0.002),低射血分数(P=0.0008)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P=-0.03)均为死亡的预测因子.白细胞(P=0.02)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P=0.02)以及高NLR(P=0.01)为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多变量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2.9,1.1~8.2,P=0.03),而中性粒细胞计数[OR=1.14,CI (1.01~1.2),P=0.02],糖尿病[OR=2.54,CI (1.21~5.2),P=-0.003]是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血常规可以帮助评估STEMI患者死亡及心力衰竭风险,中性粒细胞计数是预测两者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袁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观察组)与加压滑动鹅头钉(对照组)手术治疗,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均获2个月~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率2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手术疗效可靠、治疗时间短,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常志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社会人群中的自杀人数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预防精神病患者自杀已成为精神卫生新的课题.笔者参考有关文献,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预防精神病患者自杀需做好以下工作:①社会关注.a)改善社会氛围,加强素质教育;b)消除社会隐患,关心精神病患者的生存和生活环境;c)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建立社区危机干预网络和服务机构.
作者:陈美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胶质肉瘤(gliosarcoma,GS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恶性肿瘤,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亚型,相当于WHO分级Ⅳ级,约占胶质瘤的1.7%~2.3%、胶质母细胞瘤的8%.其表现为在分化差的胶质瘤基础上,同时合并间叶组织肉瘤,即胶质母细胞瘤间混有肉瘤成分.
作者:高银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检查结果,统计2组退热时间、头痛消退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水平、蛋白水平、葡萄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头痛消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能更好地促进患儿配合腰椎穿刺,了解病情变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早一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肝胆外科疾病中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重症肝胆创伤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损伤控制手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症肝胆损伤,能够有效控制脏器损伤程度和出血情况,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输血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输血更为安全、有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申请输血的患者3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8例不合;手工凝聚胺法检出4例不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6例,假阳性3例;青霉素皮试试验阳性4例.在输血不合的原因分析中,青霉素皮试试验阳性4例,抗筛阳性3例,妊娠史9例,既往输血史11例.没有1例输血安全医疗事故发生.结论 输血实验室必须严格控制检验质量,在输血之前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从而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疾病感染率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靳锐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评估出院时的治疗依从性及自理程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更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负性心理,增加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临床效果、肺功能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第1秒大肺活量(FEV1)%、第一秒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较之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气流受限和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刘玉秀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2组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整个围术期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2%,栓塞手术成功率为97.7%,护理满意度为9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整个围术期给予科学、针对性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对布鲁菌病误诊病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误诊原因,从而为提高布鲁菌病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2014年所收治的23例布鲁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布鲁菌病患者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关节炎、风湿热、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疾病;经过治疗4 d~7 d开始退热,且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结束2个疗程的治疗后,有1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已完全消失,4例好转.结论 由于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的认识不足、过于依赖辅助检查等原因,因而极易发生误诊;所以,需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提升专业水平,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娄云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整体性自我护理,以提高患者在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结果 本组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能正确做到良好的自我护理,更好地配合透析治疗.结论 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使之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韩淑艳;张琳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76例住院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6例住院患者中年轻的、再次住院的和强迫入院者发生暴力行为的比率较高.结论 针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对象,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和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郭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76例,将其以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操作总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实施手术室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梅英;肖菊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在娩出后24h内,产妇失血量在500 mL以上的情况,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1],产妇病死率较高,在我国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胎盘因素等造成的,分娩后2h是高发阶段,应密切监护.
作者:赵兴华;赵文华;陶左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体会.方法 选择我站2013年8月-2014年8月管理的16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使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秀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三对症、三支持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用于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的疗效,能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锁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臭氧前列腺被膜下注射治疗前列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臭氧及利多卡因通过会阴部注入前列腺被膜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前列腺疼痛进行评分,观察临床治疗前列腺疼痛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随访治愈率分别为81.25%,75%,70.83%,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8.96%,96.88%,治疗1年后治疗前列腺疼痛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5.83%.结论 臭氧前列腺被膜下注射能够有效治疗男性前列腺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守平;魏健;李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应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9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呕血、黑便以及周围循环障碍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冀俊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