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的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的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新陈代谢能力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素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唇腭裂手术麻醉并发症原因和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唇腭裂手术患者96例,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原因和护理配合.结果 患者唇腭裂手术麻醉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抑制(22.9%)、呼吸道梗阻(2.0%)、心率失常(1.0%)等,经过适当护理,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 唇腭裂手术麻醉并发症原因包括年龄小、呼吸、体温调节系统不完善等,有效的麻醉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姚新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同症的患者48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阴道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洗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0.83%,临床总有效率为97.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对照组分别为37.5%,87.5%,16.66%.2组数据对比,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而言,采取中药熏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许爱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62岁,因患前列腺增生症首次口服普乐安片,4片/次,3次/d治疗.服药2d~3d后,感觉嗓子发痒,咳嗽,干咳,随即服用感冒药和消炎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咳嗽频繁、加重,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明显,伴有气急、胸闷,活动后有加重情况.予血常规、胸片、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追问患者既往无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也无其他患病史,偶有皮肤过敏史,继续抗菌、镇咳治疗.
作者:颜景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中性粒细胞增多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该现象对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尚未确定.需要检测STEMI患者血液中细胞炎症反应与住院病死率及不良临床事件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368例STEMI患者,评估总白细胞数、细胞亚群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细胞炎症反应与心肌梗死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高龄(P=0.002),低射血分数(P=0.0008)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P=-0.03)均为死亡的预测因子.白细胞(P=0.02)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P=0.02)以及高NLR(P=0.01)为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多变量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2.9,1.1~8.2,P=0.03),而中性粒细胞计数[OR=1.14,CI (1.01~1.2),P=0.02],糖尿病[OR=2.54,CI (1.21~5.2),P=-0.003]是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血常规可以帮助评估STEMI患者死亡及心力衰竭风险,中性粒细胞计数是预测两者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袁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心理组30例,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常规护理干预之中.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分析2组老年人工关节转换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术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心理组患者的SAS、SDS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组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予以全程的心理护理干预,既可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同时可全面改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对老年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2级或3级择期进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在65岁~85岁,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气管插管全麻组)各40例.记录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异常、术后苏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苏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可控性强、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对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异位妊娠患者,对其进行腹部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手术以及病理检查诊断证实,55例患者均为异位妊娠,腹部超声诊断有51例患者为异位妊娠,其正确率为92.7%.误诊4例,其中2例患者被误诊为胚胎停育,另外2例患者被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结论 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能够大大减少误诊情况,对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凤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肝胆外科疾病中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重症肝胆创伤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损伤控制手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症肝胆损伤,能够有效控制脏器损伤程度和出血情况,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2组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整个围术期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2%,栓塞手术成功率为97.7%,护理满意度为9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整个围术期给予科学、针对性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Ⅰ期吻合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术中灌洗行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Ⅰ期切除手术治疗,随访5年,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术中结肠灌洗,再行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能有效提高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占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观察组)与加压滑动鹅头钉(对照组)手术治疗,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均获2个月~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率2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手术疗效可靠、治疗时间短,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常志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特点,探讨其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6例患者689个结节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分为A组(良性结节组)和B组(恶性结节组).分析2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结构(实性、囊实性、囊性)、形态(规则、不规则)、边界(清晰、不清)以及超声回声类型(无、低、等、高回声)等特点;分析2组甲状腺结节内有无散在微粒样细小钙化,及甲状腺结节内部有无丰富的血流信号.结果 甲状腺结节的边界清楚与不清楚、形态规则与不规则及结节的囊性与实性、低回声结节与无回声特征、散在微粒样钙化及结节内丰富的血流信号等在A、B2组患者中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恶性甲状腺结节更多地表现为实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低回声背景下的散在微粒样钙化及结节内丰富的血流信号,这些声像特征可以作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依据.
作者:原武红;卫杰;陈艳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应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9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呕血、黑便以及周围循环障碍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冀俊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4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给予认真细致的护理预防各种常见并发症,并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时做相应的健康宣教,术后跟踪随访.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及患者积极配合,48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负重疼痛缓解,膝内外翻畸形矫正,膝关节屈曲达到90°,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步行出院.结论 严密而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手术治疗效果、功能恢复状况与围术期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徐艳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定为乙类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里查出结核分枝杆菌才有传染性,且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菌量的多少[1].我科2015年2月收治了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体重减轻、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其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黄巧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评估出院时的治疗依从性及自理程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更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负性心理,增加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张新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输血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输血更为安全、有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申请输血的患者3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8例不合;手工凝聚胺法检出4例不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6例,假阳性3例;青霉素皮试试验阳性4例.在输血不合的原因分析中,青霉素皮试试验阳性4例,抗筛阳性3例,妊娠史9例,既往输血史11例.没有1例输血安全医疗事故发生.结论 输血实验室必须严格控制检验质量,在输血之前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从而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疾病感染率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靳锐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8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48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为86.4%.3个月后有6例住院治疗脑梗死,余均维持现状.结论 应根据不同特点,在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常仙云;刘宽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中药联合达克宁栓在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34例,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达克宁栓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联合达克宁栓实施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4.7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药联合达克宁应用于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廖晓鸿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