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原因及对策

杨玉秀;柴瑞

关键词:偏瘫患者, 运动功能恢复, 理想, 综合治疗, 发达国家, 致残率, 后遗症, 欧美, 对策
摘要:在我国偏瘫患者后遗症严重,致残率很高,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偏瘫患者经过综合治疗,90%以上患者日常生活都能完全自理,仅有5%的患者需要全部帮助。本文就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不理想的原因及相应对策做一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腔内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62例观察

    目的:探讨尿道创伤术导致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对124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分别采用腔内手术与套入法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手术,观察两种方法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腔内手术法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套入法手术组(P<0.05)。结论腔内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轻微等优点,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蔡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结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多层螺旋CT图像,参照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对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38例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经术后病理证实准确率100%,所有患者CT均表现为肠壁局部增厚,其中28例患者可见软组织肿块,19例主要表现为肠管狭窄。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安全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在结肠癌的术前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曹林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5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2.83%。其中皮下气肿2例,肩部疼痛2例,腹壁穿刺孔出血2例,腹腔内出血3例,肠管损伤1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难度和术者的经验密切相关,只有提高医生的手术技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才能有效防治并发症。

    作者:薛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中风34例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突然中断,引起该区域脑组织的缺血、坏死、软化,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有报道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43%~65%[1],病死率为15%~25%。临床以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脑局部病变为常见。中风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2]。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致力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自1997年8月-2011年8月14年间,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中风3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富来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现就我院2010年-2012年9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柳献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康复提高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在提高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将62例肺气肿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肺功能评估总有效率为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后穹隆穿刺术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妇科急腹症(包括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盆腔肿瘤蒂扭转、盆腔肿物破裂、子宫扭转、宫腔粘连综合征)是指以急性下腹痛为主的急性疾病,具有病因多、病种复杂、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尤其是异位妊娠,来势凶险,误诊率高,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给予有效治疗。后穹隆穿刺术适用于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或肿物的性质及原因的鉴别,简单易行、且较可靠。结合病史、查体可迅速作出诊断,指导正确治疗,并可在门诊进行。

    作者:弓兰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45例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12年10月间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切口脑脊液漏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及时救治,切口全部愈合良好。结论加强切口缝合和局部置管引流减压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

    作者:师吉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预成纤维桩以及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口腔修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预成纤维桩行口腔修复,对照组予可塑纤维桩行口腔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3.9%,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87.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口腔治疗中,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可以显著提高修复效果,且安全高效。

    作者:李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桡动脉钙化40例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总结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血管通路,也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因此一个好的内瘘是患者长期透析存活的保证。近些年来新增透析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逐年增高,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差,动脉血管尤其是桡动脉血管的钙化不仅影响动静脉内瘘的制作,同时也影响动静脉内瘘的远期通畅率。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40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内瘘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以期为以后此类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积累经验。

    作者:董德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复发性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中治愈3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平均住院8.45 d;对照组中治愈25例,好转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平均住院12.85 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复发性过敏性紫癜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显著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吕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整复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93例,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随访后评估优良率为100%,无肘内翻及Volkmann挛缩,无骨折移位等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显著降低骨折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王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佳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6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等。结果6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终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均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翟慧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脂肪肝136例临床特点分析及系统干预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有效的系统干预措施。方法2012年我院对5个单位839名职工进行肝功能、B超等多项指标检查。结果经检查136例患有脂肪肝,进行系统干预后,2013年再次体检时46例治愈,75例显效,15例有效。结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脂肪肝,并给予有效的系统干预,能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许素琴;郁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评价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晚期病变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阳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利用高频超声对于软组织分辨力强的特点,能够早期分辨炎症所致的滑膜病变并检出骨侵蚀情况,能量多普勒超声还有助于显示病变区血流供应,从而区分活动性和非活动性关节病变,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随访、治疗效果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细菌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4500例各类细菌检验标本作为正常组标本,并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间我单位制定标本采集、运送、处理及质量反馈规章制度之后,所接收的4500份各类检验标本作为控制组标本。对2组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302例,总体合格率为93.29%;而控制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74例,总体合格率为98.36%,2组标本总体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合理地对标本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处理等工作流程加以强化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基层医院细菌检验质量。

    作者:孔文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扁桃体切除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相比较正常个体,银屑病患者更易引发咽喉疼痛,已有研究充分证明链球菌感染可以引起点滴状银屑病发病,特别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其也可引起脓疱型银屑病或加重斑块型银屑病。现在研究认为银屑病皮肤损伤是由皮肤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异常反应造成的,得出链球菌等细菌超抗原能选择性激活表达特异性T细胞受体VT细胞,使之增殖,终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引起银屑病。本文探讨扁桃体感染与银屑病之间的可能联系机制,同时论述扁桃体切除术治疗银屑病的适用性。

    作者:姚智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大肠癌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33例老年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8%,63.6%,33.3%和24.2%。现存活8例,死亡25例,复发和转移死亡占80%。结论老年人大肠癌多有伴发疾病,手术前认真进行评估和处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预后,其主要死因是复发和转移。

    作者:马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但是,手术切除患者的肺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和躯体功能障碍的风险。对于许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坏是他们决定是否进行手术考虑的重要因素。评价手术的成功不再仅仅是彻底清除肿瘤组织,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还应包括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尤其是有些患者是经体检发现等。本文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片舌下含化预防产后出血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545例,选择阴道分娩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米索前列醇片组)及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在第二产程末胎头娩出后胎肩娩出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片200μg,试验组及对照组均常规在胎头娩出后即刻肌注缩宫素20 U,同时静脉点滴缩宫素10 U。观察产后2 h出血量。结果产后2 h出血量超过500 mL者试验组1例,占0.67%;对照组7例,占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片舌下含化能有效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其价廉、给药方便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