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接数字化摄影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探讨

许运平

关键词:婴幼儿胸片, 直接数字化摄影, 图像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方法使用飞利浦DR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0岁~7岁婴幼儿进行X线直接数字胸部摄影。结果78%图像质量优秀,22%的图像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但基本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婴幼儿胸片的摄影质量随着数字化X线扫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显著提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入住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经“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治疗的超低出生体重儿32例(试验组)与2012年入住我院NICU采用普通温箱治疗的超低出生体重儿15例(对照组)生后体重变化的幅度、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颅内出血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较小,体重增长速度较快,缩短了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6.88%,对照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中可优先使用“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能够有效降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加快体重增长的速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超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同时亦不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志勇;卞洪亮;蔡金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保妇康栓联合宫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

    目的:探讨中药保妇康栓联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宫颈微波治疗联用保妇康栓局部用药,对照组只使用微波治疗宫颈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妇康栓与微波联合治疗宫颈炎较单独使用微波治疗效果好。

    作者:马松雅;王娜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注射用抗肿瘤药调配医嘱的审核干预和分析

    目的:探讨抗肿瘤用药的规范性与安全性,为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抗肿瘤药调配不合理的医嘱16份进行归纳、汇总以及分析。结果抗肿瘤辅助用药中审核医嘱问题出现比较多的为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果糖注射液以及奥美拉唑注射液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合理医嘱,经过药师的审核与干预后医嘱大部分问题已经排除,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目前临床上对抗肿瘤药物缺少评价和分析,而药师对医嘱进行审核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药师也应该增强对药物的掌握,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冈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112668例HIV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日益增多[1],为了解艾滋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对我院2010年-2013年所有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10年-2013年共112668例HIV抗体检测者,包括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主要是皮肤性病科患者)。

    作者:邱启东;李玉闽;阙庆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超声检查与CT在创伤肝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与CT在创伤肝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接收的52例生命体征较平稳的创伤肝破裂患者,采用超声和CT对其进行诊断,比较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及超声检查和CT的敏感性。结果超声检查肝破裂的敏感性为80.77%(42/52),CT的敏感性为73.08%(38/52),二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对32例多处肝破裂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1.25%(26/32)、34.38%(11/32),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与CT比较,对病灶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并能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小儿锁骨骨折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小儿锁骨骨折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锁骨骨折患儿伤后1,2,3,4,6,8,12,16周分别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骨折位线、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情况。结果超声检查能动态显示骨折愈合情况以及不同时期骨折处血流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小儿锁骨骨折简便易行、无创,易于患儿家属接受,而且可早期预测骨折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颖;李庆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术前及输血感染性疾病标志物1440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及输血前患者1440例,在输血及术前抽取静脉血4 mL,标本在2~8℃条件下进行保存,而后分别进行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440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中四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阳性148例(10.28%),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28例(8.89%);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0例(0.69%),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例(0.5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2例(0.14%,)。结论术前及输血前检查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较高,其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岑春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生物化学检验实践能力的探讨

    生物化学检验是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临床应用为普遍,多学科交叉,实践性较强。为此,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今后工作打基础是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重点[1]。根据我国现代教育教学需要,以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需不断完善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下影响和制约教学的因素,寻求较好解决的途径。为此,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如下。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生物化学检验教师专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作为专业教师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做到“授人以渔”[2]。近5年来,教研室通过选派教师到临床进修、参加省内外医学检验学术交流、到医院兼职、校内集体备课以及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等方式,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作者:李溥;黄文强;龙思方;江家志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输血科检验医学生带教经验与体会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临床实习作为医学院医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本文结合医学检验实习生在输血科的带教学习工作问题及现状,提出了因材施教、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等几点带教体会。

    作者:钟昌瑞;李玉闽;阙庆和;邱小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71例肾结石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均可有效治疗肾结石,在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上,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周锦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妇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及孕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阻滞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取得显著的麻醉效果,起效速度快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梁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阿托品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2组患者均予以保暖和床旁陪护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10 mg甲氧氯普胺行肌肉注射;观察组采用0.5~1.0 mg阿托品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并联合10 mg甲氧氯普胺行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的止吐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18.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品联合甲氧氯普胺在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患者具有较高的痊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锋;叶涵;陈豫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重症患者不同翻身间隔预防压疮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使用气垫床时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将使用气垫床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每隔4 h翻身叩背1次;对照组56例,每隔2 h翻身叩背1次。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肤潮湿感、压疮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CU患者使用气垫床后,翻身叩背延长至4 h 1次,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与肺部感染的概率,同时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者:朱树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变化规律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细菌性感染患儿68例,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检测并比较2组CRP含量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RP和WBC数目比健康对照组高。在细菌性感染患儿中,CRP检测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82.2%,阳性检出率为83.82%;WBC敏感性为61.4%,特异性为78.3%,阳性检出率为77.94%;CRP与WBC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66.8%,阳性检出率为89.70%。结论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中CRP与WBC反应灵敏,将其联合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盛兰;吴信杰;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饰面瓷厚度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饰面瓷厚度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发现规律,为完善全瓷修复体制作工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IPS e.max铸瓷材料制作成核瓷厚度为0.8 mm、牙本质瓷厚度为1.2 mm的总厚度为2.0 mm、直径为15 mm的圆盘状试件。试件表面每次均匀磨去0.2 mm,至其厚度为1.4 mm。每一厚度均测量其L*a*b*颜色参数及透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L*值呈降低趋势,a*值和b*值无明显变化趋势;ΔE值呈降低趋势,且各厚度组间色差ΔE均大于1.5;TP值逐渐降低,CR值逐渐增加,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结论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色调无明显变化,明度、半透性和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对背景颜色的遮盖能力逐渐增强。

    作者:李莉;刘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正常人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的肝功能6项(ALT、AST、TP、ALB、TBiL、DBiL),肾功能3项(BUN、Cr、UA)、心肌酶谱(LDH、CK、CK-MB、α-HBDH)以及血脂4项(TG、TC、HDL-C、LDL-C)的值。结果发现溶血标本对肝功能6项、心肌酶谱以及TC影响较大,差异显著(P<0.05);而对肾功能的指标几乎没有影响,对TG、HDL-C、LDL-C的影响也较小(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一些常用生化检测项目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作者:褚志华;周发为;陆光辉;李春美;王姣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常规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后41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5.3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65%;有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58%。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症胰腺炎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亚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临床护理带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新一代护理人员的质量。现在的实习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怕脏、怕累,不能吃苦,这也给临床带教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成为带教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护生经过2年的理论课学习,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但由于社会实践少,不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她们在由理论学习转入临床实践时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感到陌生、神秘,甚至紧张、害怕,压力大。②对学习与服务的关系不适应,责任感淡薄,缺乏主动性,过多依赖于带教老师的指导、安排。③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不适应,不能及时转换角色,更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不善于从临床实践中学习、总结。④人际沟通能力差,面对患者表情紧张,操作时沉默不语,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⑤学习理论知识呆板,重理论、轻临床观察和护理操作,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⑥学习主动性差,有被迫学习的感觉。

    作者:张玲;李晓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离心性穿刺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离心性静脉穿刺法又称逆向穿刺法,即逆血流方向进行静脉输液的一种方法。内科老年患者由于合并症多,病情复杂,病程长,多需长时间输液治疗。我科从2011年开始,对一些由于长期反复输液导致血管条件较差、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采用离心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其经验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王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不同重建方式对胃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中开展不同重建方式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贮袋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胃癌全切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9例采用Orr式Roux-Y吻合术者为对照组,29例采用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式Roux-Y吻合术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贮袋功能。结果2组患者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的Visick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与12个月的实际半排时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全切除手术后开展Orr式Roux-Y吻合术与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式Roux-Y吻合术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均能够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与贮袋功能,且Orr式Roux-Y吻合术更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孙金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