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卓娅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4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应用手术治疗且获得成功,经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依据其病史、临床症状等可以经B超予以初步诊断,术后进行病理诊断,此病预防较为重要,手术治疗乃首选方法,切除时确保彻底为治疗的关键。
作者:陈巧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2011年9月-2012年12月我们用化学药物30%硝酸银烧灼治疗门诊鼻出血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56例,女24例,男女之比2.3∶1,年龄小5岁,大82岁,其中16岁~22岁64例,占80%。出血部位与原因:本组患者出血大部分为一侧鼻腔(约占90%),部位均位于鼻中隔前中间,其中黎氏区糜烂44例,小血管怒张26例,鼻中隔及黎氏区毛细血管瘤10例。出血特点56例长期间歇性反复出血,病程几个月至几年不等,大多数出血量小,呈滴水样,可自行停止;少数量大,出血较剧,呈涌出流水样。80例全部排除血液性病变及凝血机制障碍。治疗次数:1次72例,2次者8例。
作者:江深;赵光辉;李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S拉钩助娩胎头对于预防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产妇意愿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8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S拉钩助娩胎头,参考组产妇采用徒手助娩。比较2组母体子宫切口撕裂、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中采用S拉钩助娩胎头,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术中出血、子宫撕裂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张玲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引导下实施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实施插管的情况。结果4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一次成功;2例患者一次试插失败后,再次插管成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安全、可靠。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胰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以40岁~70岁为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为胰腺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约占86%,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发病率很高,而且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胰腺癌由于其位置比较特殊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特别是胰体尾部癌,所以很难早期发现,经手术治愈的病例极少,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也很低。因此影像学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肖宗林;安红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MRI对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2009年-2014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59例,术前行MRI检查,由多名诊断医师进行分期,并将MRI诊断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本组术前MRI分期:Ⅰa期11例,Ⅰb期13例,Ⅱ期9例,Ⅲa期8例,Ⅲb期8例,Ⅲc期6例,Ⅳa期3例,Ⅳb期1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符合54例,准确率约91.5%。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宫旁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术前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作者:刘艳东;蔡振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进行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对照组使用双星明滴眼液和增光片治疗,以2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半年后患者较治疗前视力下降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较好,能很好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卓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采取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其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艾滋病患者,对其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并用诺丁汉健康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前后体重、T淋巴细胞计数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除了社会孤独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5项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施海华;杨争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比较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两种雾化方式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氧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综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小儿哮喘均疗效显著,相较之下,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起效快,疗效显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可以帮助患儿在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石陆;潘亮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常规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后41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5.3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65%;有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58%。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症胰腺炎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亚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3家基层医院2013年1月-6月共计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总结其原因及项目分布。结果在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不合格原因依次为有凝块或标本凝固(30.9%),脂血(19.1%),标本量不足(18.2%),溶血(14.4%),抗凝剂比例不恰当(7.7%),血液稀释(5.0%),容器错误(2.9%),陈旧标本(0.6%)。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标本和凝血功能标本不合格率高,分别占30.0%和28.9%,生化标本占22.9%,血常规标本占18.2%。结论基层医院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需加强人员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谢光素;陈宇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引导下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中老年人后鼻孔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内镜引导下明确出血部位,局麻后用低温射频消融直接凝固出血点或出血区域黏膜划痕凝固。结果23例患者经住院7 d~10 d治疗均一次止血成功,随访3个月到半年,无1例出现心脑血管意外、鼻腔粘连、鼻腔黏膜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检查明确出血区,视野清晰;低温双极射频止血,止血简单彻底、操作安全方便,对正常组织损伤小,避免反复填塞的损伤、痛苦,减少并发症,鼻内镜下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中老年人后鼻孔出血,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军;潘阳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36例行外科治疗,全部治愈,未见有肺复张后出现肺水肿及呼吸功能衰竭病例。胸穿治疗10例,复发7例;胸腔闭式引流21例,失败5例,复发8例;复发和失败再行腋下小切口手术者17例,胸骨正中切口3例;直接选择腋下小切口手术5例。其中对于胸穿及闭式引流复发或失败者再行腋下小切口手术者17例及胸骨正中切口3例,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可靠,术后复发率很低。腋下小切口具有设备要求低,创伤小等优点,可为首选手术入路。
作者:魏国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异位妊娠患者中3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余1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陈旧性异位妊娠4例,卵巢妊娠2例,腹腔妊娠4例,其余38例均为输卵管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伴发输卵管慢性炎症2例。结论异位妊娠与下腹部手术、节育手术、人工流产、分娩等密切相关,预防其发生的主要手段为减少发病传播降低人工流产率。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可以有效保留育龄妇女生殖能力与保障妇女身心健康。随着临床诊治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的诊治率明显提高。
作者: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美敏伪麻溶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奥美拉唑等经验性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基本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咳嗽患者79例,采用美敏伪麻溶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奥美拉唑三药为主单用或联合治疗。结果79例慢性咳嗽患者初诊阶段治疗有效率为70.9%,后续治疗有效率为89.9%。结论合理检查与覆盖慢性咳嗽可能病因的经验性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在基层医院是理想的处理策略。
作者:牛永亮;李振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初步探讨“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入住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经“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治疗的超低出生体重儿32例(试验组)与2012年入住我院NICU采用普通温箱治疗的超低出生体重儿15例(对照组)生后体重变化的幅度、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颅内出血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较小,体重增长速度较快,缩短了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6.88%,对照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中可优先使用“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能够有效降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加快体重增长的速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超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同时亦不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志勇;卞洪亮;蔡金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分析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段承志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及输血前患者1440例,在输血及术前抽取静脉血4 mL,标本在2~8℃条件下进行保存,而后分别进行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440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中四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阳性148例(10.28%),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28例(8.89%);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0例(0.69%),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例(0.5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2例(0.14%,)。结论术前及输血前检查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较高,其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岑春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离心性静脉穿刺法又称逆向穿刺法,即逆血流方向进行静脉输液的一种方法。内科老年患者由于合并症多,病情复杂,病程长,多需长时间输液治疗。我科从2011年开始,对一些由于长期反复输液导致血管条件较差、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采用离心法进行静脉穿刺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其经验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王谦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呼吸科患者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1636例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1636例呼吸科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544株,占33.3%,其中革兰阴性菌504株,占92.6%,革兰阳性菌40株,占7.4%;前3位革兰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以及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结论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病原菌耐药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娇;陈涛;李阳敏;宋强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