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东;蔡振中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168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骨瓣开颅显微手术进行治疗,锁孔组患者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锁孔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疗效显著,患者创伤小,病死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高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传统疝手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疝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无张力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复发率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少,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易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羿运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S拉钩助娩胎头对于预防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产妇意愿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6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8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S拉钩助娩胎头,参考组产妇采用徒手助娩。比较2组母体子宫切口撕裂、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中采用S拉钩助娩胎头,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术中出血、子宫撕裂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张玲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盐酸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为特异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减轻缺氧性脑损伤造成的脑水肿,增加缺氧后患儿脑灌注压与脑血流量,快速逆转新生儿的无呼吸状态,有效改善患儿的意识障碍、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抑制以及心血管交感功能等的抑制[1]。盐酸纳洛酮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复苏中,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是一种临床应用范围广,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半衰期(T1/2)短,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厌食、烦躁、血压改变及呼吸加快等,多发生在用药后10 min后,多为一过性。2013年11月我院新生儿室收治1例皮下注射盐酸纳洛酮致皮肤紫绀、发白的患儿,根据湿性愈合理论对该患儿处理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晖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生物化学检验是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临床应用为普遍,多学科交叉,实践性较强。为此,培养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今后工作打基础是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的重点[1]。根据我国现代教育教学需要,以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需不断完善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下影响和制约教学的因素,寻求较好解决的途径。为此,笔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如下。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生物化学检验教师专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作为专业教师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做到“授人以渔”[2]。近5年来,教研室通过选派教师到临床进修、参加省内外医学检验学术交流、到医院兼职、校内集体备课以及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等方式,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作者:李溥;黄文强;龙思方;江家志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MRI对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2009年-2014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59例,术前行MRI检查,由多名诊断医师进行分期,并将MRI诊断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本组术前MRI分期:Ⅰa期11例,Ⅰb期13例,Ⅱ期9例,Ⅲa期8例,Ⅲb期8例,Ⅲc期6例,Ⅳa期3例,Ⅳb期1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符合54例,准确率约91.5%。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宫旁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术前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作者:刘艳东;蔡振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向社会输送新一代护理人员的质量。现在的实习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怕脏、怕累,不能吃苦,这也给临床带教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成为带教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护生经过2年的理论课学习,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但由于社会实践少,不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她们在由理论学习转入临床实践时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感到陌生、神秘,甚至紧张、害怕,压力大。②对学习与服务的关系不适应,责任感淡薄,缺乏主动性,过多依赖于带教老师的指导、安排。③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不适应,不能及时转换角色,更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不善于从临床实践中学习、总结。④人际沟通能力差,面对患者表情紧张,操作时沉默不语,不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⑤学习理论知识呆板,重理论、轻临床观察和护理操作,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⑥学习主动性差,有被迫学习的感觉。
作者:张玲;李晓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不同饰面瓷厚度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发现规律,为完善全瓷修复体制作工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IPS e.max铸瓷材料制作成核瓷厚度为0.8 mm、牙本质瓷厚度为1.2 mm的总厚度为2.0 mm、直径为15 mm的圆盘状试件。试件表面每次均匀磨去0.2 mm,至其厚度为1.4 mm。每一厚度均测量其L*a*b*颜色参数及透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L*值呈降低趋势,a*值和b*值无明显变化趋势;ΔE值呈降低趋势,且各厚度组间色差ΔE均大于1.5;TP值逐渐降低,CR值逐渐增加,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结论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色调无明显变化,明度、半透性和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对背景颜色的遮盖能力逐渐增强。
作者:李莉;刘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2013年间收治的26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瘤细胞主要由单核细胞组成,伴有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慢性炎细胞及含铁血黄素,局部区域可见裂隙样结构或玻璃样变。病理诊断为腱鞘巨细胞瘤。结论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囊和腱鞘滑膜的良性肿瘤,通常好发于手指及腕、足,青壮年女性多见。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腱鞘巨细胞瘤的惟一有效方法,切除不净及浸润性生长者易复发。
作者:刘晓莉;张小丹;孙美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住院的老年患者200例,对病历用药医嘱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份病历中用药医嘱共1891条,其中不合理用药368条(19.5%),包括以下几方面: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133条(36.1%);预防用药不当41条(11.1%);给药剂量、时间、途径不当53条(14.4%);药物配伍、溶媒不当78条(21.2%);联合用药不当63条(17.1%)。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管,提高临床医师的业务能力,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路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表面激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研究主题,调查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表面激素依从性低的原因,制定目标值,针对三大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表面激素知晓率在活动前为44.2%,通过品管圈管理在活动中、活动后明显提升,分别为58.9%和77.1%;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分别为108.6%,74.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表面激素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玮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及内镜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特征、规律,降低其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上报的3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这些报告的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在上报的32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共涉及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47.32±2.12)岁,静脉注射给药26例,肌肉注射给药2例,口服给药3例,透皮给药1例。涉及到抗生素类18例,中成药类6例,肿瘤类4例,激素类2例,其他类2例。其中出现局部、全身瘙痒11例(34.37%),面部潮红水肿6例(18.75%),恶心呕吐3例(9.37%),腹痛2例(6.25%),头晕2例(6.25%),四肢抽搐3例(占9.37%),胸闷不适1例(3.13%),低血压1例(3.13%),呼吸困难1例(3.13%),咳嗽2例(6.25%)。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力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大限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雷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目前血管通路使用较为广泛的是中心静脉置管、动静脉内瘘及直接动脉穿刺。临床护理中常会遇到患者因中心静脉置管堵塞;动静脉内瘘狭窄、栓塞;单一动脉穿刺血管较细等导致血流量不足的情况,为此,我科另选动脉穿刺,通过补液管连接的方法,再建立一条血透通路进行补给。通过对30例患者透析120例次临床应用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继安;艾俊英;魏蓉;王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分析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段承志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门诊诊治糖尿病患者126例为糖尿病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健康组,进行心率变异性观察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健康组均顺利进行了心率变异性分析,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显著下降。结论心率变异性分析对糖尿病患者早期预测心律失常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温书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病案室归属于职能科室,故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其院感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临床及其他医技科室,然而在肉眼看似清洁的病历上却依附着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因为病案从收集、整理、归档到病案室保存,历经很多科室,在辗转途中难免受到灰尘、病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感染[1];加之大多数病案室均没有相应的设施对病案在入库前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使得病案人员在病案的收集、整理、使用和上架等过程中,不知不觉吸入了这些灰尘和有害病菌。若病案室温、湿度不达标,很容易造成细菌、害虫、真菌等大量繁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作人员吸入的不洁空气便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保护病案工作人员,笔者根据病案室的工作特点,对病案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
作者:徐春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是少见类型的白血病之一,为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大量异常浆细胞并广泛浸润器官和组织。本病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白血病相似,病情发展迅速,常伴有感染、发热、乏力、消瘦、骨骼疼痛、全身出血,多数患者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晚期可发生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黄疸甚至昏迷[1]。现报道1例PCL并结合文献复习,旨在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张增科;权宁刚;郭彩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呼气流量峰值(PEF)实测值/预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玉;程利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妇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及孕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阻滞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取得显著的麻醉效果,起效速度快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梁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