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白玉;程利华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布地奈德, 孟鲁司特, 复发率
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呼气流量峰值(PEF)实测值/预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2013年间收治的26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瘤细胞主要由单核细胞组成,伴有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慢性炎细胞及含铁血黄素,局部区域可见裂隙样结构或玻璃样变。病理诊断为腱鞘巨细胞瘤。结论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囊和腱鞘滑膜的良性肿瘤,通常好发于手指及腕、足,青壮年女性多见。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腱鞘巨细胞瘤的惟一有效方法,切除不净及浸润性生长者易复发。

    作者:刘晓莉;张小丹;孙美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多层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胰腺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以40岁~70岁为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为胰腺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约占86%,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发病率很高,而且近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胰腺癌由于其位置比较特殊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特别是胰体尾部癌,所以很难早期发现,经手术治愈的病例极少,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也很低。因此影像学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肖宗林;安红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如何进行在职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探讨

    当前,在职临床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具有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临床知识缺乏等弊端。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素质三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在职临床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石刘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产钳助产2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低位与出口产钳术的临床使用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262例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格把握指征及操作规范的产钳助产均成功阴道分娩,其中部分产妇或新生儿发生一定程度的并发症,但无严重不良后果。结论产钳助产术作为一种应急处理方式,在紧急情况下可争取时间,抢救母婴生命,对降低剖宫产率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科医生应该熟练掌握。

    作者:赵亭亭;滕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112668例HIV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日益增多[1],为了解艾滋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对我院2010年-2013年所有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10年-2013年共112668例HIV抗体检测者,包括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主要是皮肤性病科患者)。

    作者:邱启东;李玉闽;阙庆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变化规律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细菌性感染患儿68例,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检测并比较2组CRP含量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RP和WBC数目比健康对照组高。在细菌性感染患儿中,CRP检测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82.2%,阳性检出率为83.82%;WBC敏感性为61.4%,特异性为78.3%,阳性检出率为77.94%;CRP与WBC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66.8%,阳性检出率为89.70%。结论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中CRP与WBC反应灵敏,将其联合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盛兰;吴信杰;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常规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后41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5.3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65%;有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58%。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症胰腺炎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亚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注射用抗肿瘤药调配医嘱的审核干预和分析

    目的:探讨抗肿瘤用药的规范性与安全性,为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抗肿瘤药调配不合理的医嘱16份进行归纳、汇总以及分析。结果抗肿瘤辅助用药中审核医嘱问题出现比较多的为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果糖注射液以及奥美拉唑注射液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合理医嘱,经过药师的审核与干预后医嘱大部分问题已经排除,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目前临床上对抗肿瘤药物缺少评价和分析,而药师对医嘱进行审核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药师也应该增强对药物的掌握,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冈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2009年-2014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59例,术前行MRI检查,由多名诊断医师进行分期,并将MRI诊断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本组术前MRI分期:Ⅰa期11例,Ⅰb期13例,Ⅱ期9例,Ⅲa期8例,Ⅲb期8例,Ⅲc期6例,Ⅳa期3例,Ⅳb期1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符合54例,准确率约91.5%。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宫旁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术前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作者:刘艳东;蔡振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及内镜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地龙膏治疗干槽症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地龙膏治疗干槽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地龙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3%愈创木酚海绵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分别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1,3,5,7 d的疼痛缓解情况及止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5,7 d,2组患者疼痛疗效指数(EI)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龙膏可有效、迅速缓解干槽症所致疼痛,促进愈合。

    作者:谢雄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产后失血性休克30例监测及抢救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监测和抢救方法,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09年-2013年失血性休克30例患者,分析归纳其监测和抢救方法。结果30例患者经及时抢救休克得以纠正,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意识清醒,反应良好,面部红润,体表及四肢温暖,尿液淡黄、清亮且尿量正常。结论通过严密监测和运用正确的抢救方法,可以使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育功能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71例肾结石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均可有效治疗肾结石,在采用何种手术方式上,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周锦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并输卵管腺癌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以及与同时发生的输卵管腺癌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例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并输卵管腺癌患者通过其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者为老年女性,57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进行性腹胀。手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卵巢。大体肿块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切开呈蜂房状或海绵样,见多个小的腔隙,质软。光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瘤细胞呈弥散性、巢片状、岛状及梁状排列。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较少,部分呈嗜酸性,有小片状坏死,核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侵入同侧输卵管壁内,输卵管腔内及管壁肌层内见中分化腺癌组织。免疫组化:卵巢肿瘤细胞弥散阳性表达CgA、CD56、Syn、NSE、Ck-pan、EMA;灶性阳性表达CK20、CK7;不表达CD99、vim、S-100、TTF-1、α-inhibin、CA125。结论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是一种组织起源不明的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多数患者在1年内死亡,手术后辅以化疗及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本例患者同时发生的输卵管腺癌为一种重复癌。

    作者:余挽澜;余晓;佘高科;陈波;管吴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历资料完整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检测其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病例组患者RDW和hs-CRP水平分别为(16.82±1.79)%、(9.29±1.86)mg/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 RDW 为(8.62±1.27)%、hs-CRP(4.32±1.09)mg/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联合检测其水平变化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阿依帕夏;哈尼克孜·玉素甫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支气管镜引导下完成困难气管插管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引导下实施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实施插管的情况。结果4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一次成功;2例患者一次试插失败后,再次插管成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安全、可靠。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异位妊娠48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异位妊娠患者中3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余1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陈旧性异位妊娠4例,卵巢妊娠2例,腹腔妊娠4例,其余38例均为输卵管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伴发输卵管慢性炎症2例。结论异位妊娠与下腹部手术、节育手术、人工流产、分娩等密切相关,预防其发生的主要手段为减少发病传播降低人工流产率。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可以有效保留育龄妇女生殖能力与保障妇女身心健康。随着临床诊治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的诊治率明显提高。

    作者: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住院的老年患者200例,对病历用药医嘱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份病历中用药医嘱共1891条,其中不合理用药368条(19.5%),包括以下几方面: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133条(36.1%);预防用药不当41条(11.1%);给药剂量、时间、途径不当53条(14.4%);药物配伍、溶媒不当78条(21.2%);联合用药不当63条(17.1%)。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管,提高临床医师的业务能力,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路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呼气流量峰值(PEF)实测值/预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玉;程利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妇科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在硬膜外麻醉中给予对照组罗哌卡因,给予观察组左旋布比卡因。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及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起效速度更快,术中麻醉维持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梁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