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玲
目的:探讨传统疝手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疝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无张力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复发率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显著,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少,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易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羿运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高危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和单用缩宫素,观察2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血压、脉搏以及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以及第三产程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余发琼;王鸿锦;严增林;周洪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总结低位与出口产钳术的临床使用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262例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格把握指征及操作规范的产钳助产均成功阴道分娩,其中部分产妇或新生儿发生一定程度的并发症,但无严重不良后果。结论产钳助产术作为一种应急处理方式,在紧急情况下可争取时间,抢救母婴生命,对降低剖宫产率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科医生应该熟练掌握。
作者:赵亭亭;滕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分析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段承志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日益增多[1],为了解艾滋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对我院2010年-2013年所有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10年-2013年共112668例HIV抗体检测者,包括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主要是皮肤性病科患者)。
作者:邱启东;李玉闽;阙庆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包括抗炎、止咳、定喘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肺力咳合剂。记录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支气管杂音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能够显著提高疗效,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仁德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锁骨骨折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锁骨骨折患儿伤后1,2,3,4,6,8,12,16周分别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骨折位线、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情况。结果超声检查能动态显示骨折愈合情况以及不同时期骨折处血流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小儿锁骨骨折简便易行、无创,易于患儿家属接受,而且可早期预测骨折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颖;李庆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呼气流量峰值(PEF)实测值/预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玉;程利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进行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对照组使用双星明滴眼液和增光片治疗,以2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半年后患者较治疗前视力下降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较好,能很好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卓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监测和抢救方法,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09年-2013年失血性休克30例患者,分析归纳其监测和抢救方法。结果30例患者经及时抢救休克得以纠正,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意识清醒,反应良好,面部红润,体表及四肢温暖,尿液淡黄、清亮且尿量正常。结论通过严密监测和运用正确的抢救方法,可以使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育功能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凤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子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雀斑患者83例,采取武汉奇致公司生产的IPL-QUEN-93强脉冲光子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后局部冰袋冷敷1h左右,共治疗2次。同一患者每次所选治疗参数应一致,分析临床疗效。结果83例患者中,显效71例(85.54%),有效5例(6.02%),一般2例(2.41%),无效5例(6.02%)。总有效率为91.56%。治疗后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70例(84.34%),满意6例(7.23%),一般2例(2.41%),不满意5例(6.02%),满意度为91.57%;医生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69例(83.13%),满意8例(9.64%),一般2例(2.41%),不满意4例(4.82%),满意度为92.77%。83例患者中出现水疱5例(6.02%),外涂百多邦软膏后,疱液自行吸收。无其他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子治疗雀斑临床疗效较好,可作为可选方案之一。
作者:董鸣;李泽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临床实习作为医学院医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本文结合医学检验实习生在输血科的带教学习工作问题及现状,提出了因材施教、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等几点带教体会。
作者:钟昌瑞;李玉闽;阙庆和;邱小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以及与同时发生的输卵管腺癌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例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并输卵管腺癌患者通过其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者为老年女性,57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进行性腹胀。手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卵巢。大体肿块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切开呈蜂房状或海绵样,见多个小的腔隙,质软。光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瘤细胞呈弥散性、巢片状、岛状及梁状排列。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不明显,胞质较少,部分呈嗜酸性,有小片状坏死,核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侵入同侧输卵管壁内,输卵管腔内及管壁肌层内见中分化腺癌组织。免疫组化:卵巢肿瘤细胞弥散阳性表达CgA、CD56、Syn、NSE、Ck-pan、EMA;灶性阳性表达CK20、CK7;不表达CD99、vim、S-100、TTF-1、α-inhibin、CA125。结论卵巢原发性小细胞癌(肺型)是一种组织起源不明的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多数患者在1年内死亡,手术后辅以化疗及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时间。本例患者同时发生的输卵管腺癌为一种重复癌。
作者:余挽澜;余晓;佘高科;陈波;管吴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初步探讨“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入住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经“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治疗的超低出生体重儿32例(试验组)与2012年入住我院NICU采用普通温箱治疗的超低出生体重儿15例(对照组)生后体重变化的幅度、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颅内出血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较小,体重增长速度较快,缩短了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6.88%,对照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中可优先使用“长颈鹿”多功能培养箱,能够有效降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幅度,加快体重增长的速度,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超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同时亦不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志勇;卞洪亮;蔡金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美敏伪麻溶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奥美拉唑等经验性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基本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咳嗽患者79例,采用美敏伪麻溶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奥美拉唑三药为主单用或联合治疗。结果79例慢性咳嗽患者初诊阶段治疗有效率为70.9%,后续治疗有效率为89.9%。结论合理检查与覆盖慢性咳嗽可能病因的经验性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在基层医院是理想的处理策略。
作者:牛永亮;李振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评价小剂量厄贝沙坦与贝尼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尼地平,2组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和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W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2组治疗6个月后平均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LVWD和LVMI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厄贝沙坦与贝尼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能明显改善血压和逆转心室肥厚,效果优于单用厄贝沙坦治疗。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4年第2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排气不成功的现象。输液器内有残留气柱或气泡需要再次排气造成药液浪费并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过滤器内残留的气泡随着头皮针进入静脉,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在临床工作中,笔者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药液浪费,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仲冬琴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妇科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在硬膜外麻醉中给予对照组罗哌卡因,给予观察组左旋布比卡因。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及双下肢运动恢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起效速度更快,术中麻醉维持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梁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变化规律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细菌性感染患儿68例,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检测并比较2组CRP含量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CRP和WBC数目比健康对照组高。在细菌性感染患儿中,CRP检测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82.2%,阳性检出率为83.82%;WBC敏感性为61.4%,特异性为78.3%,阳性检出率为77.94%;CRP与WBC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5.1%,特异性为66.8%,阳性检出率为89.70%。结论细菌性感染患儿外周血中CRP与WBC反应灵敏,将其联合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盛兰;吴信杰;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及内镜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