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科患者主要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唐娇;陈涛;李阳敏;宋强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科患者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1636例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1636例呼吸科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544株,占33.3%,其中革兰阴性菌504株,占92.6%,革兰阳性菌40株,占7.4%;前3位革兰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以及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结论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病原菌耐药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科患者主要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研究呼吸科患者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我院1636例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1636例呼吸科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菌株544株,占33.3%,其中革兰阴性菌504株,占92.6%,革兰阳性菌40株,占7.4%;前3位革兰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以及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结论在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病原菌耐药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娇;陈涛;李阳敏;宋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自发性气胸3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36例行外科治疗,全部治愈,未见有肺复张后出现肺水肿及呼吸功能衰竭病例。胸穿治疗10例,复发7例;胸腔闭式引流21例,失败5例,复发8例;复发和失败再行腋下小切口手术者17例,胸骨正中切口3例;直接选择腋下小切口手术5例。其中对于胸穿及闭式引流复发或失败者再行腋下小切口手术者17例及胸骨正中切口3例,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可靠,术后复发率很低。腋下小切口具有设备要求低,创伤小等优点,可为首选手术入路。

    作者:魏国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湿性疗法治愈1例纳洛酮致新生儿皮肤不良反应报告

    盐酸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为特异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减轻缺氧性脑损伤造成的脑水肿,增加缺氧后患儿脑灌注压与脑血流量,快速逆转新生儿的无呼吸状态,有效改善患儿的意识障碍、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抑制以及心血管交感功能等的抑制[1]。盐酸纳洛酮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复苏中,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是一种临床应用范围广,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半衰期(T1/2)短,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厌食、烦躁、血压改变及呼吸加快等,多发生在用药后10 min后,多为一过性。2013年11月我院新生儿室收治1例皮下注射盐酸纳洛酮致皮肤紫绀、发白的患儿,根据湿性愈合理论对该患儿处理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晖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手法张力美容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乳腺纤维瘤应用手法张力美容切口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1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均应用手法张力美容切口治疗方式,观察和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41例患者全部顺利实施乳腺下方皱褶切口、腋窝皱褶切口以及乳晕切口,没有患者出现积血以及积液现象,所有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随访结果显示,乳房切口未出现明显瘢痕,乳头对称效果良好,外形功能未受到不良影响,未发生肿瘤残留现象。结论对乳腺纤维瘤应用手法张力美容切口治疗不但疗效显著而且美容效果理想,对于提升和改善患者健康以及形象有重要作用。

    作者:石颖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输血科检验医学生带教经验与体会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临床实习作为医学院医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把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本文结合医学检验实习生在输血科的带教学习工作问题及现状,提出了因材施教、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等几点带教体会。

    作者:钟昌瑞;李玉闽;阙庆和;邱小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地龙膏治疗干槽症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地龙膏治疗干槽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地龙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3%愈创木酚海绵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分别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1,3,5,7 d的疼痛缓解情况及止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5,7 d,2组患者疼痛疗效指数(EI)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龙膏可有效、迅速缓解干槽症所致疼痛,促进愈合。

    作者:谢雄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强脉冲光子治疗雀斑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子治疗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雀斑患者83例,采取武汉奇致公司生产的IPL-QUEN-93强脉冲光子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后局部冰袋冷敷1h左右,共治疗2次。同一患者每次所选治疗参数应一致,分析临床疗效。结果83例患者中,显效71例(85.54%),有效5例(6.02%),一般2例(2.41%),无效5例(6.02%)。总有效率为91.56%。治疗后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70例(84.34%),满意6例(7.23%),一般2例(2.41%),不满意5例(6.02%),满意度为91.57%;医生对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69例(83.13%),满意8例(9.64%),一般2例(2.41%),不满意4例(4.82%),满意度为92.77%。83例患者中出现水疱5例(6.02%),外涂百多邦软膏后,疱液自行吸收。无其他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子治疗雀斑临床疗效较好,可作为可选方案之一。

    作者:董鸣;李泽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不同减压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减压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无负压方式引流胃液,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负压球持续负压引流胃液。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的胃液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及恢复普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癌术后无负压引流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运兵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及内镜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重症患者不同翻身间隔预防压疮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使用气垫床时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将使用气垫床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每隔4 h翻身叩背1次;对照组56例,每隔2 h翻身叩背1次。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肤潮湿感、压疮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CU患者使用气垫床后,翻身叩背延长至4 h 1次,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与肺部感染的概率,同时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者:朱树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经皮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40例,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分为经皮穿刺组和外科手术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首次治疗或二次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外科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经皮穿刺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均可治愈,但手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

    作者:肖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25%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12月间孕周超过20周的妊高征孕妇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25%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口服用药。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1.25%,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过敏、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研究组顺产率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5%,2组母婴结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25%硫酸镁与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疗效,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刘秋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术前及输血感染性疾病标志物1440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及输血前患者1440例,在输血及术前抽取静脉血4 mL,标本在2~8℃条件下进行保存,而后分别进行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440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中四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阳性148例(10.28%),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28例(8.89%);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0例(0.69%),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例(0.5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2例(0.14%,)。结论术前及输血前检查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较高,其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岑春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2013年间收治的26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瘤细胞主要由单核细胞组成,伴有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慢性炎细胞及含铁血黄素,局部区域可见裂隙样结构或玻璃样变。病理诊断为腱鞘巨细胞瘤。结论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囊和腱鞘滑膜的良性肿瘤,通常好发于手指及腕、足,青壮年女性多见。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腱鞘巨细胞瘤的惟一有效方法,切除不净及浸润性生长者易复发。

    作者:刘晓莉;张小丹;孙美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利普刀对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利普刀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2例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利普刀组和微波组,观察2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利普刀和微波相比较,手术时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微波治疗在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以及术后排液时间方面优于LEEP刀(P<0.01);但是LEEP刀在治疗HPV感染方面明显优于微波治疗,HPV转阴率80.6%、复发率6.5%,均明显优于微波治疗(P<0.01)。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疾病,手术操作简单、微创,疗效可靠,HPV转阴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雪清;张斌;许艳;钟小群;刘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门诊用硝酸银烧灼治疗鼻出血80例

    2011年9月-2012年12月我们用化学药物30%硝酸银烧灼治疗门诊鼻出血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56例,女24例,男女之比2.3∶1,年龄小5岁,大82岁,其中16岁~22岁64例,占80%。出血部位与原因:本组患者出血大部分为一侧鼻腔(约占90%),部位均位于鼻中隔前中间,其中黎氏区糜烂44例,小血管怒张26例,鼻中隔及黎氏区毛细血管瘤10例。出血特点56例长期间歇性反复出血,病程几个月至几年不等,大多数出血量小,呈滴水样,可自行停止;少数量大,出血较剧,呈涌出流水样。80例全部排除血液性病变及凝血机制障碍。治疗次数:1次72例,2次者8例。

    作者:江深;赵光辉;李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基层医院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3家基层医院2013年1月-6月共计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总结其原因及项目分布。结果在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不合格原因依次为有凝块或标本凝固(30.9%),脂血(19.1%),标本量不足(18.2%),溶血(14.4%),抗凝剂比例不恰当(7.7%),血液稀释(5.0%),容器错误(2.9%),陈旧标本(0.6%)。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标本和凝血功能标本不合格率高,分别占30.0%和28.9%,生化标本占22.9%,血常规标本占18.2%。结论基层医院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需加强人员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谢光素;陈宇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超声检查与CT在创伤肝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与CT在创伤肝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接收的52例生命体征较平稳的创伤肝破裂患者,采用超声和CT对其进行诊断,比较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及超声检查和CT的敏感性。结果超声检查肝破裂的敏感性为80.77%(42/52),CT的敏感性为73.08%(38/52),二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对32例多处肝破裂患者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1.25%(26/32)、34.38%(11/32),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与CT比较,对病灶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并能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目的:探讨使用氨甲环酸、白眉蛇毒血凝酶及垂体后叶素联合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治疗。结果咯血是肺结核常见并发症,一般咯血量少,经联合止血积极治疗后,明显有效125例,3例因大咯血窒息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联合止血积极的治疗,可降低肺结核的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五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112668例HIV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日益增多[1],为了解艾滋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对我院2010年-2013年所有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10年-2013年共112668例HIV抗体检测者,包括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主要是皮肤性病科患者)。

    作者:邱启东;李玉闽;阙庆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