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

谢光素;陈宇宁

关键词:基层医院, 血液标本, 不合格, 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3家基层医院2013年1月-6月共计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总结其原因及项目分布。结果在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不合格原因依次为有凝块或标本凝固(30.9%),脂血(19.1%),标本量不足(18.2%),溶血(14.4%),抗凝剂比例不恰当(7.7%),血液稀释(5.0%),容器错误(2.9%),陈旧标本(0.6%)。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标本和凝血功能标本不合格率高,分别占30.0%和28.9%,生化标本占22.9%,血常规标本占18.2%。结论基层医院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需加强人员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112668例HIV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中艾滋病感染者日益增多[1],为了解艾滋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对我院2010年-2013年所有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院2010年-2013年共112668例HIV抗体检测者,包括输血前、手术前、孕产妇及其他就诊者(主要是皮肤性病科患者)。

    作者:邱启东;李玉闽;阙庆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基层医院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3家基层医院2013年1月-6月共计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总结其原因及项目分布。结果在340例不合格血液标本中,不合格原因依次为有凝块或标本凝固(30.9%),脂血(19.1%),标本量不足(18.2%),溶血(14.4%),抗凝剂比例不恰当(7.7%),血液稀释(5.0%),容器错误(2.9%),陈旧标本(0.6%)。其中红细胞沉降率标本和凝血功能标本不合格率高,分别占30.0%和28.9%,生化标本占22.9%,血常规标本占18.2%。结论基层医院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多种多样,需加强人员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产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谢光素;陈宇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2010年2月-2013年3月我院门诊诊治糖尿病患者126例为糖尿病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健康组,进行心率变异性观察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健康组均顺利进行了心率变异性分析,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显著下降。结论心率变异性分析对糖尿病患者早期预测心律失常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温书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保妇康栓联合宫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

    目的:探讨中药保妇康栓联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宫颈微波治疗联用保妇康栓局部用药,对照组只使用微波治疗宫颈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妇康栓与微波联合治疗宫颈炎较单独使用微波治疗效果好。

    作者:马松雅;王娜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64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18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3例,回肠3例,直肠3例。胃肠间质瘤向腔外型生长7例,腔内生长5例,腔内外生长18例。胃肠间质瘤CT平扫大部分显示密度不均,其可见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多为中等度强化,1例病灶有钙化,1例伴有肝转移。肿块大径线3.0 cm~18.5 cm(平均10.2 cm)。结论胃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64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其定性定位诊断及良、恶性分析。

    作者:廖雪燕;邱菊生;谢鉴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34例,2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雌激素变化情况。结果相较治疗前2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雌激素改善情况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阿托品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2组患者均予以保暖和床旁陪护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10 mg甲氧氯普胺行肌肉注射;观察组采用0.5~1.0 mg阿托品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并联合10 mg甲氧氯普胺行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的止吐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18.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品联合甲氧氯普胺在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患者具有较高的痊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锋;叶涵;陈豫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病案工作人员的感染危险及干预对策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病案室归属于职能科室,故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其院感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临床及其他医技科室,然而在肉眼看似清洁的病历上却依附着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因为病案从收集、整理、归档到病案室保存,历经很多科室,在辗转途中难免受到灰尘、病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感染[1];加之大多数病案室均没有相应的设施对病案在入库前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使得病案人员在病案的收集、整理、使用和上架等过程中,不知不觉吸入了这些灰尘和有害病菌。若病案室温、湿度不达标,很容易造成细菌、害虫、真菌等大量繁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作人员吸入的不洁空气便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保护病案工作人员,笔者根据病案室的工作特点,对病案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

    作者:徐春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直接数字化摄影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方法使用飞利浦DR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0岁~7岁婴幼儿进行X线直接数字胸部摄影。结果78%图像质量优秀,22%的图像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但基本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婴幼儿胸片的摄影质量随着数字化X线扫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显著提高。

    作者:许运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重症患者不同翻身间隔预防压疮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使用气垫床时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将使用气垫床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每隔4 h翻身叩背1次;对照组56例,每隔2 h翻身叩背1次。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肤潮湿感、压疮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CU患者使用气垫床后,翻身叩背延长至4 h 1次,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与肺部感染的概率,同时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者:朱树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剥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段承志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不同减压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减压方式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无负压方式引流胃液,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负压球持续负压引流胃液。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的胃液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及恢复普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肠癌术后无负压引流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运兵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慢性咳嗽经验性诊治7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美敏伪麻溶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奥美拉唑等经验性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基本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咳嗽患者79例,采用美敏伪麻溶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奥美拉唑三药为主单用或联合治疗。结果79例慢性咳嗽患者初诊阶段治疗有效率为70.9%,后续治疗有效率为89.9%。结论合理检查与覆盖慢性咳嗽可能病因的经验性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在基层医院是理想的处理策略。

    作者:牛永亮;李振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正常人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的肝功能6项(ALT、AST、TP、ALB、TBiL、DBiL),肾功能3项(BUN、Cr、UA)、心肌酶谱(LDH、CK、CK-MB、α-HBDH)以及血脂4项(TG、TC、HDL-C、LDL-C)的值。结果发现溶血标本对肝功能6项、心肌酶谱以及TC影响较大,差异显著(P<0.05);而对肾功能的指标几乎没有影响,对TG、HDL-C、LDL-C的影响也较小(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一些常用生化检测项目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作者:褚志华;周发为;陆光辉;李春美;王姣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妇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及孕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阻滞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取得显著的麻醉效果,起效速度快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梁艳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变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呼气流量峰值(PEF)实测值/预计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玉;程利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饰面瓷厚度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饰面瓷厚度对IPS e.max全瓷修复体颜色及透射率的影响,发现规律,为完善全瓷修复体制作工艺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IPS e.max铸瓷材料制作成核瓷厚度为0.8 mm、牙本质瓷厚度为1.2 mm的总厚度为2.0 mm、直径为15 mm的圆盘状试件。试件表面每次均匀磨去0.2 mm,至其厚度为1.4 mm。每一厚度均测量其L*a*b*颜色参数及透射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L*值呈降低趋势,a*值和b*值无明显变化趋势;ΔE值呈降低趋势,且各厚度组间色差ΔE均大于1.5;TP值逐渐降低,CR值逐渐增加,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结论随着饰面瓷厚度的增加,IPS e.max全瓷修复体的色调无明显变化,明度、半透性和可见光积分透射率逐渐降低,对背景颜色的遮盖能力逐渐增强。

    作者:李莉;刘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谈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目的:探讨使用氨甲环酸、白眉蛇毒血凝酶及垂体后叶素联合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治疗。结果咯血是肺结核常见并发症,一般咯血量少,经联合止血积极治疗后,明显有效125例,3例因大咯血窒息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联合止血积极的治疗,可降低肺结核的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五香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进行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对照组使用双星明滴眼液和增光片治疗,以2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半年后患者较治疗前视力下降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电针配合耳穴压迫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较好,能很好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卓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两种雾化方式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氧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儿在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综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小儿哮喘均疗效显著,相较之下,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起效快,疗效显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可以帮助患儿在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石陆;潘亮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