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患者护理缺陷的原因及对策

王艳萍;朱宝燕

关键词:喉癌, 护理缺陷,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组织我院头颈肿瘤外科专家组及科室质控组成员对2011年2月—2013年12月39例喉癌术后患者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结果观察及操作流程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操作技能及健康宣教方面是次要因素。结论临床护理是一个团队协作共同努力的过程,为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要关注护士自身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强化法律意识。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全员参与护理质控模式的尝试及难点分析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是优质护理的核心要求,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力量,更有赖于护理管理水平[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变迁,护理管理者在质控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月质控、季质控、五级纵向质控[2]等质控理念和质控方法对临床护理质量的保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多么好的理念和方法,仅凭每个质控组中的核心成员参与质控,终想要落实到临床总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护理部3年护理质控检查的汇总分析,总结出以质控核心成员为重点,全院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护理质控的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检查的反馈、整改,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月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诊科护理常见的纠纷原因及对策分析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就诊患者多为突然发病、病情危重,需要迅速制订抢救措施。但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诊疗环境、就诊检查以及取药、住院过程等不是很熟悉,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患者心情急躁,护理人员若护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1]。急诊科作为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院内矛盾敏感地带和护患纠纷的高发区,虽然大多数护患之间的纠纷、投诉并未诉诸法律,但是这些纠纷对护患关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破坏了护士的社会形象,有的甚至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王香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喉癌患者护理缺陷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组织我院头颈肿瘤外科专家组及科室质控组成员对2011年2月—2013年12月39例喉癌术后患者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结果观察及操作流程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操作技能及健康宣教方面是次要因素。结论临床护理是一个团队协作共同努力的过程,为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要关注护士自身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强化法律意识。

    作者:王艳萍;朱宝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38例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我科收治的38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方法。结果对38例患者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加强症状护理,做好健康宣教。3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转往重症医学科,3例死亡。结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年新发的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应早期规范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高迎文;高文武;林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肺心病并发水肿1例治疗分析

    1病例简介患者,男,68岁,主因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紧7年,加重1年,伴双下肢水肿1 d,恶心、呕吐、腹痛原因待查,于2013年6月24日常诊入院。

    作者:曹圣洁;何建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进入老年期,人的各项生理功能都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很多老年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或老化性疾病,因此住院期间会产生恐惧、焦虑、孤独、疑心重、困惑、失落感等多种心理变化,有效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求护士不仅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掌握心理学知识,并能针对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恢复和增强患者健康[1]。现将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温慧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住院哮喘患儿行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住院哮喘患儿行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8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哮喘患儿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大幅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对哮喘患儿的护理能力,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秋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刀伤致休克1例的护理思考

    刀伤致休克其创伤大、失血多,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严重,多器官功能紊乱,随时危及患者生命,能及时设别早期征象并采取有效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科1例刀伤导致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曾艳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收费告知制度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收费告知在病区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520例住院患者实施护理收费告知制度后,与对照组500例比较,观察满意度、不满意因素及医患纠纷投诉率的变化。结果住院患者因医疗收费的投诉及医疗纠纷率下降,出院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上升,提高了病区管理质量。结论护理收费告知制度用于提升病区管理质量是有效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鸿翼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年轻服毒患者的动态心理干预

    目的:研究年轻服毒患者的内心情感变化,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年轻服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普通治疗与心理干预治疗的康复效果。结果进行正常治疗的患者康复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结论对服毒患者进行合理的动态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雪珍;黄叶明;林丽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品管圈在缩短晨间护理交接班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缩短晨间护理交接班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缩短护理交接班时间为主题,分析晨间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导致交接班时间过长的原因,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晨间护理交接班时间明显缩短,由原来的50 min降低至30 min,不但没有降低护理交接班质量,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活动前。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了晨间护理交接班时间,降低了交接班时间过长的发生率,终提高了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陈利云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静脉化疗护理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静脉化疗患者的护理,以预防或减轻化疗对身体的危害,使患者顺利度过化疗期及恢复期。方法对收治的36例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效果较满意。结论侵蚀性葡萄胎静脉化疗周期较长,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必须精心护理,以减轻或避免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赖晓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临产妇心理状态剖析及护理

    目的:深入剖析临产妇的心理状态,探究干预性护理对临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临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临产妇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增加干预性护理。对2组患者的担忧程度及分娩方式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担忧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剖宫产和助产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临产妇紧张和担忧的心理状态,缩短产程,有利于临产妇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惠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降低产妇焦虑情绪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妇焦虑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产妇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告知患者要心情愉悦,避免压力过大,影响胎儿正常生长;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调查比较2组孕妇在护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焦虑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玲莉;谢茶枝;汪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浅谈我院聘用护士的管理

    随着军队医院的改革,编制床位和编制的军人护士明显不足,聘用护士已成为军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聘用护士的管理,稳定护理队伍,充分调动聘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安心热爱护理工作,是军队医院面临的新的挑战。现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韦韦;李改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36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数字抽取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科手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从而促进患者恢复,确保患者顺利康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郭志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糖尿病的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然而,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大,缺乏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导致自我护理能力差。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制定治疗和护理计划,做好终生护理工作;维持血糖的稳定,控制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苏文;吴承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素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素。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1例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发病构成比、出血部位及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男∶女≈1.68∶1,以46岁~55岁年龄段居多(37.2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部位以壳核部多(41.18%),其次为丘脑部(21.57%)。吸烟、饮酒及基础性疾病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诱因较多,临床应强化护理干预指导,严格控制基础危险因素,强化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强化心理干预指导及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成杏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1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产褥期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产褥期产妇针对性的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38例,根据随机原则平均分配至A、B 2组,分别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SCL-90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B组,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护理方法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康复效果不同,舒适护理干预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翟拥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