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护理常见的纠纷原因及对策分析

王香丽

关键词:急诊科, 科护理, 纠纷原因, 护患纠纷, 医院内, 就诊患者, 诊疗环境, 身心健康, 抢救措施, 活动比较, 护士, 护理人员, 护理不当, 护患之间, 护患关系, 高发区, 住院, 医疗, 形象, 投诉
摘要: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就诊患者多为突然发病、病情危重,需要迅速制订抢救措施。但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诊疗环境、就诊检查以及取药、住院过程等不是很熟悉,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患者心情急躁,护理人员若护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1]。急诊科作为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院内矛盾敏感地带和护患纠纷的高发区,虽然大多数护患之间的纠纷、投诉并未诉诸法律,但是这些纠纷对护患关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破坏了护士的社会形象,有的甚至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护患纠纷。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医院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医院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200例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在6个月后再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比较体检者在2次体检中对自身健康了解情况,相关疾病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前后体检异常指标改变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体检者对身体健康知晓率及疾病防控知识增加(P<0.05),体检异常指标明显好转(P<0.05)。结论在体检中应用健康教育提高了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疾病防控知识的了解,养成健康行为,促进健康。

    作者:郑莉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用威猛先生快速去除白板笔痕迹

    每个护士站都设置1块白板,用于记录新入院、手术及急危重患者的情况。有时记录内容较长时间后才能更改,而白板笔记录超过24 h后即不易擦拭,会留下痕迹。我科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威猛先生能快速去除痕迹。威猛先生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能起到油水分离作用。

    作者:邢力丹;闫云;郑松;姜玲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控制作用浅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宣教、指导、心理疏导、护理引导等,观察和比较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SAS分值以及SDS分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性是一个身体和心理成熟的人的正常生理需要,但它必须符合其客观发展规律,即年龄令与社会道德,只有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道德观才能指导正确的性行为。在青少年中进行性健康知识的宣讲,进行性教育,使他们在青春期来临之际,正确看待自已的生理改变及心理变化,理性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对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未来生活和谐、婚姻美满、家庭和睦有着重要意义。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部分。

    作者:杨运菊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精神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浅谈

    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活动不同程度的障碍,常有自杀、伤人、毁物、吞食异物、出走等意外的发生[1]。因此,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自我院精神病区成立5年多来,我们从细节入手,加强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防范工作,对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事故,实现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谈谈几点体会。

    作者:甘永兰;邓显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素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素。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1例的临床病历资料,观察发病构成比、出血部位及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男∶女≈1.68∶1,以46岁~55岁年龄段居多(37.2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部位以壳核部多(41.18%),其次为丘脑部(21.57%)。吸烟、饮酒及基础性疾病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诱因较多,临床应强化护理干预指导,严格控制基础危险因素,强化基础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强化心理干预指导及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成杏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脑梗死362例康复护理体会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是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心脏病、中风、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脑梗死常见,约占75%。脑梗死起病急、恢复慢,易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现代康复医学正在迅速发展之中,一些科学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恢复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使患者复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吕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喉癌患者护理缺陷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组织我院头颈肿瘤外科专家组及科室质控组成员对2011年2月—2013年12月39例喉癌术后患者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结果观察及操作流程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操作技能及健康宣教方面是次要因素。结论临床护理是一个团队协作共同努力的过程,为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要关注护士自身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强化法律意识。

    作者:王艳萍;朱宝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肺心病并发水肿1例治疗分析

    1病例简介患者,男,68岁,主因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紧7年,加重1年,伴双下肢水肿1 d,恶心、呕吐、腹痛原因待查,于2013年6月24日常诊入院。

    作者:曹圣洁;何建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介入放射治疗及清宫术均顺利完成,无造血系统抑制及感染病例发生,也未出现过敏反应病例。结论优质高效的护理是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介入治疗顺利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马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2006年-2013年我院新生儿出生缺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种类、特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2013年住院分娩的54例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08%,依次为骨骼系统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泌尿系统畸形、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应广泛进行优生宣教,重视婚前、孕前、致畸、孕期检查,尽早发现畸形,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张志芳;侯银萍;牛桂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规范化护理

    目的:探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规范化护理。方法对我院47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并总结分析。结论47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规范化护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均得到理想的控制,治疗效果满意,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诊重症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并帮助急诊重症患者解决必要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或治愈率,从而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陈娴.不当护理行为的法律分析[J].护理研究,2008,6(6B):1577.]。

    作者:吴柳英;黎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胸腔大量积液1例的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在活动期间,逐渐侵蚀组织深部,从黏膜直至肌层组织,终穿破浆膜层,发生穿孔[1]。患者可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弥散性腹膜炎等,严重者会出现大量出血等情况[2],临床表现为急性弥散性腹膜炎。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老年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表现不明显,且往往出现并发症,因此治疗上有其特殊性。2013年10月,我科收治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并胸腔大量积液的高龄患者,病例特殊,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经积极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观察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产前监测、预防感染、病因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者中宫缩乏力因素分别占产后出血原因的71.1%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为(389.5±176.9)mL,较产后2 h显著降低,明显优于观察组的(561.1±213.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为13.3%和31.1%,其中干预组在各项并发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干预是减轻患者病情的一种前瞻性护理方式,具有安全、有效和经济的特点,可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细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52例(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组)。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对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Bat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的介入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年轻服毒患者的动态心理干预

    目的:研究年轻服毒患者的内心情感变化,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年轻服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普通治疗与心理干预治疗的康复效果。结果进行正常治疗的患者康复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结论对服毒患者进行合理的动态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雪珍;黄叶明;林丽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36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数字抽取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科手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从而促进患者恢复,确保患者顺利康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郭志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食管癌手术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包括术前教育、手术准备、术后镇痛、液体管理、引流管管理、术后饮食等方面。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玉萍;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