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莉萍
冰冻血小板技术自开展以来,在业内颇受争议,但因其具有可以批量制备、长期保存、应用便捷、即刻止血等特点,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紧急供血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在中小血站开展仍较普遍。我站开展冰冻机采血小板技术已有多年,在冰冻血小板融化后,我们发现絮状物析出时有发生,有时还会集中出现。笔者通过多年实践,仔细观察和技术调整,对冰冻机采血小板絮状物析出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采取相应措施后,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涵;李运琴;李渝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60例,将其按照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呼吸功能训练情况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呼吸功能训练以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同步接受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对疾病治疗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焦灵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1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产褥期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产褥期产妇针对性的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的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儿科肺炎常规护理及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下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对症护理、药物护理应用、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依从性好95.12%、治疗总有效97.56%、护理满意度97.5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8.05%,85.37%,82.93%;住院时间(8.98±2.45)d,低于对照组的(11.23±3.36)d,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病程,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维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1病例简介患者,男,68岁,主因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气紧7年,加重1年,伴双下肢水肿1 d,恶心、呕吐、腹痛原因待查,于2013年6月24日常诊入院。
作者:曹圣洁;何建荣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患者,女,49岁,主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1月余,加重3 d,发现血压降低11 h (11 h前血压突然降至81/43 mm Hg)”于2010年9月21日于我院急诊就诊。查体示:嗜睡状态,呼吸深慢,左侧呼吸音减低,口唇紫绀,体温38.5℃,心率114次/min,血压177/107 mm Hg,血气分析示:pH 7.00,PaCO298 mm Hg, PaO236 mm Hg,BE-9.8 mmol/L。查血糖26.7 mmol/L,尿酮体(+++),查胸片示:双肺渗出性病变,炎症?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降糖、消酮治疗。其后多次查心电图示:V2~6导联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示:前壁、前间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进一步诊治于9月26日收入院,入院诊断:①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Ⅱ级(Killip分级)。②肺部感染。③呼吸衰竭Ⅱ型。④呼吸性酸中毒。⑤酮症。⑥高血压3级,极高危。⑦神经根炎。⑧气管插管术后。于10月10日晨起翻身后患者突然出现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50%~60%,心率降至50~60次/min,患者浑身大汗淋漓,意识淡漠,双肺可闻及较多痰鸣音,考虑痰液较多阻塞气道,通气不畅所致。即刻将呼吸机吸氧浓度调高,同时急行人工气道吸痰治疗,吸出约8 mL黄色黏痰后SpO2渐升至100%,心率升至100~120次/min。在此后的1周内患者再次反复出现上述现象,SpO2下降低38%,心率减慢低至43次/min,均经及时紧急救治处理后患者转危为安,而且发生次数逐渐减少,1周后未再出现上述现象。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情况。结果36例患者的介入放射治疗及清宫术均顺利完成,无造血系统抑制及感染病例发生,也未出现过敏反应病例。结论优质高效的护理是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介入治疗顺利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马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在活动期间,逐渐侵蚀组织深部,从黏膜直至肌层组织,终穿破浆膜层,发生穿孔[1]。患者可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弥散性腹膜炎等,严重者会出现大量出血等情况[2],临床表现为急性弥散性腹膜炎。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老年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表现不明显,且往往出现并发症,因此治疗上有其特殊性。2013年10月,我科收治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并胸腔大量积液的高龄患者,病例特殊,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经积极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馨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规范化护理。方法对我院47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并总结分析。结论47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规范化护理,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均得到理想的控制,治疗效果满意,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并帮助急诊重症患者解决必要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或治愈率,从而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陈娴.不当护理行为的法律分析[J].护理研究,2008,6(6B):1577.]。
作者:吴柳英;黎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刀伤致休克其创伤大、失血多,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严重,多器官功能紊乱,随时危及患者生命,能及时设别早期征象并采取有效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科1例刀伤导致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曾艳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食管癌手术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包括术前教育、手术准备、术后镇痛、液体管理、引流管管理、术后饮食等方面。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玉萍;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眼底出血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对136例眼底出血患者分别采用针对动脉硬化形成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12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在动脉硬化形成因素、视力、眼底改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视力提高好于对照组;黄斑厚度、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眼底出血患者的远期康复效果,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振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于160例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除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外,还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的心理状况,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结果160例中痊愈132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5.6%。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患者心理状况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尚建英;刘玲;王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36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数字抽取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科手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从而促进患者恢复,确保患者顺利康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郭志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是优质护理的核心要求,是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力量,更有赖于护理管理水平[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变迁,护理管理者在质控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月质控、季质控、五级纵向质控[2]等质控理念和质控方法对临床护理质量的保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多么好的理念和方法,仅凭每个质控组中的核心成员参与质控,终想要落实到临床总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护理部3年护理质控检查的汇总分析,总结出以质控核心成员为重点,全院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护理质控的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检查的反馈、整改,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月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住院哮喘患儿行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8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哮喘患儿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大幅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对哮喘患儿的护理能力,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秋琴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52例(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组)。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对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Bat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的介入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盆腔炎患者病情、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盆腔炎患者进行观察,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以及综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综合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盆腔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提高患者对自身的护理意识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活动不同程度的障碍,常有自杀、伤人、毁物、吞食异物、出走等意外的发生[1]。因此,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自我院精神病区成立5年多来,我们从细节入手,加强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防范工作,对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事故,实现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谈谈几点体会。
作者:甘永兰;邓显群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