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炎痛栓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

冯秋萍

关键词:消炎痛栓, 剖宫产术后镇痛, 神经系统, 子痫前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 产妇, 连续硬膜外, 一级护理, 血糖, 胎盘粘连, 胎儿娩出, 术后诊断, 生命体征, 生理盐水, 人工剥离, 宫体注射, 不适主诉, 病例资料, 保留导尿, 枕前位
摘要:1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因“停经37+2周”于2014年4月19日11:30时入院。该孕妇于当日15:56时因轻度子痫前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出一男婴,Apgar评分9~10分,体重3100 g,胎儿娩出后胎盘胎膜人工剥离完整,出血500 mL。羊水清,1000 mL,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欣母沛250 ug。术后诊断:G1P1孕37+2周已产活婴,左枕前位(LOA),妊娠合并糖尿病,轻度子痫前期,胎盘粘连。16:40母婴回室,产妇意识清,保留导尿,尿色清,予一级护理禁食,生命体征平稳,恶露正常,宫底脐下一指,无不适主诉,予抗炎、补液、促宫缩治疗。产妇随机血糖4.6 mmol/L,并遵医嘱予0.9%生理盐水500 mL+硫酸镁15g,以50 mL/h的速度泵入,膝反射存在,无头晕眼花。产妇血糖4.6~6.1 mmol/L,术后6 h尿量350 mL+500 mL,血压112~140/70~86 mm Hg,脉搏66~90次/min,改二级护理流质,指导床上活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未分化关节炎162例抗CCP抗体检测及3年随访分析

    目的:了解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的抗CCP检测情况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62例UA患者抗CCP检测情况及3年随访结果。结果①首诊检测抗CCP抗体阳性率为4.3%;②病程中双手近端指间及足腕关节疼痛多见;③3年随访结果:42例仍为UA,58例症状消失;另外62例转归为类风湿关节炎(RA)、骨性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④3年内抗CCP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3年后上升为14.8%;⑤3年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全部确诊RA,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52.2%。结论 UA是一组常见的关节炎,部分患者可进展为RA、OA、AS及SLE等其他疾病。对UA患者应定期进行抗CCP抗体检测,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中青;李莉;李从力;霍毓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中年带状疱疹3例误诊原因及特点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其临床特征是沿身体一侧皮肤周围神经出现成簇的水疱,并伴有周围神经痛。中老年人在患带状疱疹时,常在发疹前出现病毒侵犯神经支配区域的剧烈疼痛,易被误诊。为了对中老年带状疱疹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3例中年带状疱疹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菊亮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莫沙必利联合不同胃酸分泌抑制剂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不同胃酸分泌抑制剂类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影响。方法将116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对照组予莫沙必利片+法莫替丁,观察2组患者症状改善、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症状和胃镜下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泮托拉唑对RE的作用强于联合H2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法莫替丁。

    作者:雷志群;毛乙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血清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结石残余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绍桢;许欣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员村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现状及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知识、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居民315名作为调查对象,于2010年10月—2011年6月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5岁~64岁人群中,MS患病史检出中,女性高于男性;男性Ⅱ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其患病与年龄、文化程度、早餐、规律锻炼关系密切;在获得或希望获得保健知识的来源中,就诊医生的比例均高。结论该村居民MS相关知识缺乏,应根据年龄、文化程度、早餐、锻炼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何翠莲;王玲玲;邓颖辉;叶新梅;柯秀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神灯联合消炎1号治疗老年患者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神灯联合消炎1号治疗老年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灯照射后给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灯照射后给予消炎1号膏外敷。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灯照射联合消炎1号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优于神灯照射联合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艳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鼓膜创伤性穿孔耳垂脂肪组织修补术138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行鼓膜创伤性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鼓膜创伤性穿孔患者局麻下经耳内镜行耳垂脂肪组织修补术。结果138例手术患者,愈合132例,治愈率96%,3例延期愈合,3例未愈。结论取耳垂脂肪组织修补鼓膜创伤性穿孔手术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效果显著,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薛艳;蒲明;杨照兴;罗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丹参酮联合大剂量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丹参酮联合大剂量胰激肽原酶(怡开)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3年8月—2014年5月我科确诊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仅给予怡开治疗)和试验组(丹参酮联合大剂量怡开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患者溃疡处面积、颜色、深度,肉芽的生长,患者症状改善与足部感觉情况等指标。结果2组中大部分患者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采取丹参酮联合大剂量怡开治疗的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大剂量怡开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永明;丁晓洁;王文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2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3年我院普外手术后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年龄均为60岁以上,其中15例伴有心脑血管疾病,14例为恶性肿瘤。近6年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只发生5例,且症状较轻。22例中,19例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其中1例发生肺栓塞死亡,3例继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应重视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处理对策,重点在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

    作者:邹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院前急救死亡109例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院前急救死亡病例情况,指导院前急救培训工作,给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网络建设提供依据,降低院前急救病死率。本文对我院2013年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东;彭璐;袁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负强化激励理论在管理临床送检不合格血标本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不合格送检血标本产生的原因,采用负强化激励理论改善不合格率。方法对2012年1月—6月和2013年1月—6月共收集的不合格血标本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1月—6月血标本不合格率较2012年1月—6月下降0.12%。结论所有不合格血标本均由护士采集,通过负强化激励理论的应用,重视沟通反馈,规范护士操作,能有效降低血标本的不合格率。

    作者:高彬;张庆怡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定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4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9.3±2.2)个月。46病例骨折愈合,2例螺旋刀片切出,根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31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9.6%。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尤瑞克林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方法30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2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指标变化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上一个新的选择参考。

    作者:吴耿茂;林凯胜;程树杰;黄容生;黄明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1病例资料例1,男,21岁。反复腰、臀部疼痛伴晨僵、渐进活动困难、体力劳动易累3年余,疼痛呈游走性,服帕扶林可减轻。从事长期站立工作4年,3年前患“尿道炎”和“性交早泄”,治疗后痊愈。BASDAI测定:21分,BASFI测定:13分,BASMI:21分。化验:HLA-B27阳性。骶髂关节CT轴位平扫: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部分骨质密度增高,并见不规则骨质破坏(见封三图1a)。全脊柱磁共振成像(MRI)矢状位、骶髂关节冠状、轴位平扫:第3,4,5腰椎椎体边缘皮质厚薄不均,见许莫结节;双侧骶髂关节软骨层厚薄不均,皮质层增生,髂骨侧较为严重,骶、髂骨髓水肿(见封三图1b、图1c)。诊断意见: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现,双侧骶髂关节明显。

    作者:李开庆;张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临床应用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和2012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非教改组和教改组,非教改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2组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分析显示,教改组客观题成绩略低于非教改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改组主观题成绩明显高于非教改组,总成绩也高于非教改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75%)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65%)认为能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超半数学生(≥50%)认为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仅少数学生(<50%)认为可培养科研能力。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运用于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同时还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娟;高建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人血液标本5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的血液标本作为参考标准,试验组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试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生理盐水、2 mL供甲液试品稀释液、2 mL乙液供试品稀释液,采用自动生化实验分析仪对试验组溶血前后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试验组在进行溶血后,血液标本中的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等数据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转氨酶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检测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作保存血液标本时,应采取恰当的措施,防止溶血现象发生。

    作者:毛建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出现误诊的原因。方法将4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试验组使用一般诊断方法与影像学诊断方法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对照组仅使用一般诊断方法检查。对2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组误诊情况。结果试验组检查出的病变特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误诊的比例为23.81%(5/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71%(1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能有效提高检查出病变特点的概率,并且能有效减少误诊。

    作者:李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文;霍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4年第18卷上旬刊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思密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思密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硫糖铝治疗,观察组行思密达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思密达可明显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