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灯联合消炎1号治疗老年患者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韩艳秋

关键词: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外渗, 神灯, 消炎1号
摘要:目的:观察神灯联合消炎1号治疗老年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外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灯照射后给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灯照射后给予消炎1号膏外敷。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灯照射联合消炎1号膏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优于神灯照射联合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霉菌性鼻窦炎CT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霉菌性鼻窦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CT扫描并均经病理证实为霉菌性鼻窦炎的患者38例,观察CT显示的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病变区的密度、病变部位鼻窦骨壁的骨质情况。结果霉菌性鼻窦炎CT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病变部位好发于上颌窦,常局限于单侧;鼻窦腔内的软组织影像呈现斑点状的钙化散在影像;病变一侧的鼻窦窦口较对侧增大,使受累侧的正常组织结构受压移位;病变部位鼻窦骨壁的骨质增厚、硬化,骨质破坏。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具有一定的CT影像学特征,CT检查可有效地诊断霉菌性鼻窦炎,确定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并有助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临床上诊断该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杨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50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脑梗死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诊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类型主要为腔隙性梗死;2组患者在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各项检测指标以及各类并发症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主要与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相关,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荣志;刘学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思密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思密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硫糖铝治疗,观察组行思密达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思密达可明显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新生儿凝血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初探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的凝血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贵州省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组为153例早产儿(27~36+6周),肺炎组为63例新生儿肺炎,窒息组为6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吸入组为6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组为3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对照组为健康足月新生儿28例。使用sysmexCA7000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受检者血液样本凝血四项(APTT、PT、FIB、TT),分析各组指标显著差异性。结果新生儿早产组APTT、PT、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FIB、PLT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炎组APTT、P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PL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FIB、PLT低于对照组,PT、T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入组FIB低于对照组,TT、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组APTT、PT、TT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LT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凝血四项均表现出差异性,及时检测凝血指标,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作出诊断并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国川;周晓璐;张亚莉;潘美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L-谷氨酰胺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L-谷氨酰胺颗粒与奥美拉唑等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L-谷氨酰胺颗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4周,另服阿莫西林2周。对照组除不给予L-谷氨酰胺颗粒治疗外,其余同治疗组。2组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谷氨酰胺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方法简便、副作用小、疗程短和费用低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世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文;霍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罗氏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FPG、UA、Hcy浓度水平,并将2型糖尿病组根据UA浓度分为正常UA组和高UA组,对3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 Hcy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UA组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UA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UA水平与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FPG水平密切相关,并与患者UA水平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该控制血清UA和Hcy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敖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疗效明显,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小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4例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口服酚酞片行西医治疗,研究组34例服用润肠通便汤行中医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肠通便汤在老年习惯性便秘治疗中可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育兵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未分化关节炎162例抗CCP抗体检测及3年随访分析

    目的:了解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的抗CCP检测情况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62例UA患者抗CCP检测情况及3年随访结果。结果①首诊检测抗CCP抗体阳性率为4.3%;②病程中双手近端指间及足腕关节疼痛多见;③3年随访结果:42例仍为UA,58例症状消失;另外62例转归为类风湿关节炎(RA)、骨性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④3年内抗CCP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3年后上升为14.8%;⑤3年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全部确诊RA,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52.2%。结论 UA是一组常见的关节炎,部分患者可进展为RA、OA、AS及SLE等其他疾病。对UA患者应定期进行抗CCP抗体检测,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中青;李莉;李从力;霍毓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的3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8例作为参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患者占23.68%,尿微量蛋白阳性患者占52.63%;参照组中没有发现阳性患者。试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检测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叶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以咳嗽咳痰饮水呛咳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1例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多见。临床上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的症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易被忽略,主要症状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样痛,轻度梗噎感等。中晚期症状有进行性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咽下疼痛及其他症状(如压迫喉返神经所致的声嘶,肿瘤侵及相邻器官并发穿孔时可发生食管-支气管瘘及吸入性肺炎等)。本文报道1例以咳嗽、咳痰、饮水呛咳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患者。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阴部阻滞麻醉结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第二产程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结合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后,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取侧卧位或平卧位接产;对照组: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取传统体位,常规指导下屏气用力,在胎头拨露后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平卧位接产。结果试验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妇用力时间显著缩短;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分娩期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2,24 h舒适度较对照组增加;2组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即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并结合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可促进产程进展,提高会阴的完整性,增加产妇分娩时的舒适度,有更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陈莹;郑娟;庄皎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从平常工作入手,往精细化发展,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建立腔镜器械管理流程、做好腔镜器械清洗及保养工作。结果实施腔镜器械精细化管理后,损坏率明显下降,零部件遗失例数降低,医生满意度提高。结论使用精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是腔镜手术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作者:全能花;吴芳卉;陈竹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身瘫痪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身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给予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经过1~3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15例,占28.8%;显效31例,占59.6%;好转4例,占7.7%;无效2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通过对52例患者临床观察,体会到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身瘫痪,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偏身肢体无力、肌力降低等症状。疗效迅速、肯定,疗程短,副作用小,发挥了中医特色。

    作者:李金娥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情况调查及防控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情况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某地区2010年—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数据资料,总结腮腺炎流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是在冬春两季发病,发病年龄高峰期多是<16岁患者,男女比例约在1.5∶1。结论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提高人群预防接种率。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婴儿双肺韧带1例

    肺韧带是位于下肺叶内侧缘与纵隔之间的潜在胸膜腔内的一条带状双层胸膜组织,亦称之为下肺韧带。其内含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和脂肪、血管及淋巴管等组织,与下肺叶周围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外有关肺韧带的研究报道很多,而国内却较少[1]。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宏波;黄玉柱;张开俊;张景巍;高璐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莫沙必利联合不同胃酸分泌抑制剂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不同胃酸分泌抑制剂类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影响。方法将116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对照组予莫沙必利片+法莫替丁,观察2组患者症状改善、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症状和胃镜下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泮托拉唑对RE的作用强于联合H2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法莫替丁。

    作者:雷志群;毛乙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0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予清水洗胃,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点滴,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对症处理,保护胃黏膜,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脑水肿、对重度中毒者行血液灌流。结果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患者抢救成功(95.00%),死亡2例(5.00%),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撤离呼吸机困难放弃治疗死亡。38例抢救成功者中30例出院前复查胆碱酯酶已达正常,其余8例在出院后1周复查达正常标准。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凶险,需要及时判断病情变化,合理用药,采取综合措施,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久建;姜树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尤瑞克林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方法30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2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指标变化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上一个新的选择参考。

    作者:吴耿茂;林凯胜;程树杰;黄容生;黄明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