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验结果比较

叶琛

关键词:糖尿病, 肾病, 早期诊断, 尿微量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的3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8例作为参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患者占23.68%,尿微量蛋白阳性患者占52.63%;参照组中没有发现阳性患者。试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检测具有显著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伴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3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非感染性因素为主,感染性因素占比较低。结论感染性因素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所占比例并不高,治疗上仍应以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何启峰;刘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阴道分泌物2139例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中阴道分泌物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5月我院妇科门诊2139例妇女送检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139例送检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病原菌者有1242例,占送检总数的58.06%,其中细菌感染率28.61%,念珠菌感染率19.87%,滴虫感染率9.58%。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病原菌的妇女,其阴道清洁度多处于Ⅲ~Ⅳ度。结论妇科门诊患者阴道感染率较高,其中细菌与霉菌为主要的病原体。

    作者:周迂秀;王可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面罩给氧,试验组在综合治疗措施上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吸氧。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发绀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气促消失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吸氧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徐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35例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应用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锦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39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半年,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等也少于对照组。随访半年,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效果更加显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容易得到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溢洪;葛步军;方华;胡长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气管切开术的风险规避和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有效方法,评估并规避术中风险,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分析38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情况,按切开气管前壁的方法,分气管纵向直切口57例;椭圆形切口21例;倒U形舌瓣切口302例。结果椭圆形切口21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倒U形舌瓣切口302例,1例气胸进行了抢救,余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纵向直切口57例,1例成人和3例小儿进行了抢救,3例脱管,3例套管气囊漏气,2例套管断裂。结论①倒U形舌瓣切口切开气管前壁的方法在置入气管套管方面较直切口及椭圆形切口更容易,并发症显著减少,可作为常规术式,用于临床推广。②儿童患者为防气管狭窄不宜行气管软骨造口,可采用气管纵向直切口,由麻醉师先行气管插管再行气管切开,直视下逐步回撤插管,置入套管准确无误、固定牢靠后再予拔除,则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有效规避术中风险。

    作者:宁留海;杜娟;赵瑞琴;李向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黄芪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黄芪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应疾病治疗效果。结果中药黄芪药理功能众多,在缺血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中药黄芪具有增强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减缓衰老,抗疲劳,抗感染以及调脂等功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负强化激励理论在管理临床送检不合格血标本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不合格送检血标本产生的原因,采用负强化激励理论改善不合格率。方法对2012年1月—6月和2013年1月—6月共收集的不合格血标本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1月—6月血标本不合格率较2012年1月—6月下降0.12%。结论所有不合格血标本均由护士采集,通过负强化激励理论的应用,重视沟通反馈,规范护士操作,能有效降低血标本的不合格率。

    作者:高彬;张庆怡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4例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口服酚酞片行西医治疗,研究组34例服用润肠通便汤行中医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肠通便汤在老年习惯性便秘治疗中可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育兵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思密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思密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硫糖铝治疗,观察组行思密达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思密达可明显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68例胫骨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做出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骨不连的总恢复率为100%,对照组骨不连的总恢复率为82.35%;2组患者骨不连的总恢复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骨不连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是常见的并发症,行再次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永颂;陆健;魏伟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从平常工作入手,往精细化发展,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建立腔镜器械管理流程、做好腔镜器械清洗及保养工作。结果实施腔镜器械精细化管理后,损坏率明显下降,零部件遗失例数降低,医生满意度提高。结论使用精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是腔镜手术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作者:全能花;吴芳卉;陈竹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糖代谢紊乱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糖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60岁以上的住院肺心病患者入院后测早餐前及早餐后2h静脉血糖各1次,若发现异常,则第2天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者住院期间监测血糖。结果32例并发糖代谢紊乱者,多见于餐后血糖增高,大多数患者在急性症状缓解后血糖可恢复正常。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糖代谢紊乱,监测和调节血糖治疗,可能对改善肺心病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魏红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出现误诊的原因。方法将4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试验组使用一般诊断方法与影像学诊断方法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对照组仅使用一般诊断方法检查。对2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组误诊情况。结果试验组检查出的病变特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误诊的比例为23.81%(5/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71%(1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能有效提高检查出病变特点的概率,并且能有效减少误诊。

    作者:李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苏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文;霍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临床应用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和2012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非教改组和教改组,非教改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2组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分析显示,教改组客观题成绩略低于非教改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改组主观题成绩明显高于非教改组,总成绩也高于非教改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75%)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65%)认为能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超半数学生(≥50%)认为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仅少数学生(<50%)认为可培养科研能力。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运用于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同时还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娟;高建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吞咽训练法对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误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在喉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对每组又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再次分组。对照组按手术拆线术后第9天常规进行经口进食训练;试验组采用提前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即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每日4次,每次2 min~3 min做适度的吞咽动作,术后第9天初次进食,再按照对照组的方法进行经口进食训练。结果吞咽训练法对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吞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垂直部分喉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初次进食的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在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吞咽训练中有改良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方法有待持续改进。在今后的试验观察中应继续扩大样本数量。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应尽早行喉吞咽功能的锻炼,可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宏彩;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采血顺序安排不当引起血钾升高1例报告

    1病历摘要患者,女,2岁,因腹泻2011年7月12日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1℃,脉搏120次/min,呼吸29次/min,精神可,皮肤弹性正常,心肺正常,腹软,肠鸣音活跃;实验室大便检查:轮状病毒阳性。立采血查血常规和电解质,采血顺利,立即送检,电解质标本周转时间(TAT)时间为50 min。结果为:钾6.48 mmol/L,钠140.3 mmol/L,氯103.8 mmol/L。钾为危急值,立即复查:钾仍为6.46 mmol/L。标本无溶血,于是立即以危急值三种方式(电话、网络、短信)报给临床。主管医生接到信息后速到床旁检查,发现患者并无高钾血症的症状,考虑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便重新采血复查电解质,结果为钾4.85 mmol/L,钠138.6 mmol/L,氯102.4 mmol/L。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消炎痛栓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因“停经37+2周”于2014年4月19日11:30时入院。该孕妇于当日15:56时因轻度子痫前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出一男婴,Apgar评分9~10分,体重3100 g,胎儿娩出后胎盘胎膜人工剥离完整,出血500 mL。羊水清,1000 mL,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欣母沛250 ug。术后诊断:G1P1孕37+2周已产活婴,左枕前位(LOA),妊娠合并糖尿病,轻度子痫前期,胎盘粘连。16:40母婴回室,产妇意识清,保留导尿,尿色清,予一级护理禁食,生命体征平稳,恶露正常,宫底脐下一指,无不适主诉,予抗炎、补液、促宫缩治疗。产妇随机血糖4.6 mmol/L,并遵医嘱予0.9%生理盐水500 mL+硫酸镁15g,以50 mL/h的速度泵入,膝反射存在,无头晕眼花。产妇血糖4.6~6.1 mmol/L,术后6 h尿量350 mL+500 mL,血压112~140/70~86 mm Hg,脉搏66~90次/min,改二级护理流质,指导床上活动。

    作者:冯秋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社区医院MEBT/MEBO治疗烧伤体会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应用MEBT/MEBO治疗烧伤的可行性、效果与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应用MEBT/MEBO治疗的烧伤患者65例,回顾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呼吸道烧伤而转院外,其余64例患者均获得治愈,无致残及死亡病例,创面愈合较好。结论MEBT/MEBO用于治疗烧伤操作简便,疗效显著,适用于社区医院抢救和治疗烧伤。

    作者:夏秋玲;陈玉;黄丽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