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临床应用解剖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崔娟;高建岭

关键词: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传统理论教学法, 临床应用解剖学,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和2012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非教改组和教改组,非教改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2组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分析显示,教改组客观题成绩略低于非教改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改组主观题成绩明显高于非教改组,总成绩也高于非教改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75%)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65%)认为能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超半数学生(≥50%)认为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仅少数学生(<50%)认为可培养科研能力。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运用于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同时还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吞咽训练法对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误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在喉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对每组又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再次分组。对照组按手术拆线术后第9天常规进行经口进食训练;试验组采用提前行吞咽功能的训练,即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每日4次,每次2 min~3 min做适度的吞咽动作,术后第9天初次进食,再按照对照组的方法进行经口进食训练。结果吞咽训练法对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吞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垂直部分喉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初次进食的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水平部分喉切除术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在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吞咽训练中有改良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方法有待持续改进。在今后的试验观察中应继续扩大样本数量。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应尽早行喉吞咽功能的锻炼,可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宏彩;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院前急救死亡109例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院前急救死亡病例情况,指导院前急救培训工作,给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网络建设提供依据,降低院前急救病死率。本文对我院2013年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东;彭璐;袁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罗氏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FPG、UA、Hcy浓度水平,并将2型糖尿病组根据UA浓度分为正常UA组和高UA组,对3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 Hcy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UA组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UA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UA水平与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FPG水平密切相关,并与患者UA水平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该控制血清UA和Hcy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敖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4年第18卷上旬刊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我院常见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和药师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及病房处方10000张,按有关标准,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268张,占2.68%,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配伍不合理、用法不合理、选药不合理。结论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较多,主要是临床医生的专业缺陷引起。为此,医生应勤于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积累经验,同时树立高尚的医德;而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尽职尽责。

    作者:都军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阴部阻滞麻醉结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第二产程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结合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后,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取侧卧位或平卧位接产;对照组: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取传统体位,常规指导下屏气用力,在胎头拨露后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平卧位接产。结果试验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妇用力时间显著缩短;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分娩期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2,24 h舒适度较对照组增加;2组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即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并结合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可促进产程进展,提高会阴的完整性,增加产妇分娩时的舒适度,有更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陈莹;郑娟;庄皎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奥美拉唑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患者均进行抗酸、保护胃黏膜等常规治疗,口服阿莫西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率(22.64%)显著低于对照组(4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24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12个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伟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糖代谢紊乱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糖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60岁以上的住院肺心病患者入院后测早餐前及早餐后2h静脉血糖各1次,若发现异常,则第2天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者住院期间监测血糖。结果32例并发糖代谢紊乱者,多见于餐后血糖增高,大多数患者在急性症状缓解后血糖可恢复正常。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糖代谢紊乱,监测和调节血糖治疗,可能对改善肺心病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魏红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35例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应用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锦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1病例资料例1,男,21岁。反复腰、臀部疼痛伴晨僵、渐进活动困难、体力劳动易累3年余,疼痛呈游走性,服帕扶林可减轻。从事长期站立工作4年,3年前患“尿道炎”和“性交早泄”,治疗后痊愈。BASDAI测定:21分,BASFI测定:13分,BASMI:21分。化验:HLA-B27阳性。骶髂关节CT轴位平扫: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部分骨质密度增高,并见不规则骨质破坏(见封三图1a)。全脊柱磁共振成像(MRI)矢状位、骶髂关节冠状、轴位平扫:第3,4,5腰椎椎体边缘皮质厚薄不均,见许莫结节;双侧骶髂关节软骨层厚薄不均,皮质层增生,髂骨侧较为严重,骶、髂骨髓水肿(见封三图1b、图1c)。诊断意见: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现,双侧骶髂关节明显。

    作者:李开庆;张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的3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8例作为参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患者占23.68%,尿微量蛋白阳性患者占52.63%;参照组中没有发现阳性患者。试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检测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叶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中年带状疱疹3例误诊原因及特点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其临床特征是沿身体一侧皮肤周围神经出现成簇的水疱,并伴有周围神经痛。中老年人在患带状疱疹时,常在发疹前出现病毒侵犯神经支配区域的剧烈疼痛,易被误诊。为了对中老年带状疱疹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3例中年带状疱疹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菊亮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出现误诊的原因。方法将4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试验组使用一般诊断方法与影像学诊断方法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对照组仅使用一般诊断方法检查。对2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组误诊情况。结果试验组检查出的病变特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误诊的比例为23.81%(5/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71%(1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能有效提高检查出病变特点的概率,并且能有效减少误诊。

    作者:李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未分化关节炎162例抗CCP抗体检测及3年随访分析

    目的:了解未分化关节炎(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UA)的抗CCP检测情况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62例UA患者抗CCP检测情况及3年随访结果。结果①首诊检测抗CCP抗体阳性率为4.3%;②病程中双手近端指间及足腕关节疼痛多见;③3年随访结果:42例仍为UA,58例症状消失;另外62例转归为类风湿关节炎(RA)、骨性关节炎(OA)、强直性脊柱炎(A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④3年内抗CCP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3年后上升为14.8%;⑤3年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全部确诊RA,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52.2%。结论 UA是一组常见的关节炎,部分患者可进展为RA、OA、AS及SLE等其他疾病。对UA患者应定期进行抗CCP抗体检测,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中青;李莉;李从力;霍毓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婴儿双肺韧带1例

    肺韧带是位于下肺叶内侧缘与纵隔之间的潜在胸膜腔内的一条带状双层胸膜组织,亦称之为下肺韧带。其内含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和脂肪、血管及淋巴管等组织,与下肺叶周围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外有关肺韧带的研究报道很多,而国内却较少[1]。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宏波;黄玉柱;张开俊;张景巍;高璐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思密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思密达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硫糖铝治疗,观察组行思密达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思密达可明显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鼓膜创伤性穿孔耳垂脂肪组织修补术138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行鼓膜创伤性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鼓膜创伤性穿孔患者局麻下经耳内镜行耳垂脂肪组织修补术。结果138例手术患者,愈合132例,治愈率96%,3例延期愈合,3例未愈。结论取耳垂脂肪组织修补鼓膜创伤性穿孔手术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效果显著,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薛艳;蒲明;杨照兴;罗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日—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9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行抗凝、祛聚为主的非手术治诊17例,行介入手术治诊42例。结果17例非手术治疗者中,临床治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且合并肺动脉栓塞。42例给予介入手术治疗(均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其后行球囊导管取栓治疗11例、溶栓31例),临床治愈32例,好转10例,均未出现滤器移位、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及时抗凝,祛聚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肢肿胀,改善回流障碍。DVT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作者:郭平;马杰;肖占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0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予清水洗胃,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点滴,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对症处理,保护胃黏膜,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脑水肿、对重度中毒者行血液灌流。结果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患者抢救成功(95.00%),死亡2例(5.00%),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撤离呼吸机困难放弃治疗死亡。38例抢救成功者中30例出院前复查胆碱酯酶已达正常,其余8例在出院后1周复查达正常标准。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凶险,需要及时判断病情变化,合理用药,采取综合措施,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久建;姜树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都匀地区汉族和苗族单纯肥胖人群血脂及脂蛋白(a)水平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都匀地区汉族与苗族单纯肥胖人群血脂及脂蛋白(a)[Lp(a)]水平的差异。方法120例单纯肥胖者按民族分为汉族组60例和苗族组60例,采用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血脂及Lp(a)水平。结果汉族组血脂及Lp(a)水平分别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体重指数(BMI)分组,汉族组BMI<25和BMI≥25血脂及Lp(a)水平分别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血脂正常率为21.67%、高血脂患病率为38.33%、边缘升高血脂率为40.00%,苗族组分别为55.00%,25.00%,2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匀地区汉族与苗族单纯肥胖人群血脂及脂蛋白(a)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文建萍;黄月娜;黄文强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