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雅凌;廖清华;杨晴;尹梅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定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4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9.3±2.2)个月。46病例骨折愈合,2例螺旋刀片切出,根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31例,良1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9.6%。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的3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8例作为参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患者占23.68%,尿微量蛋白阳性患者占52.63%;参照组中没有发现阳性患者。试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检测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叶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都匀地区汉族与苗族单纯肥胖人群血脂及脂蛋白(a)[Lp(a)]水平的差异。方法120例单纯肥胖者按民族分为汉族组60例和苗族组60例,采用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血脂及Lp(a)水平。结果汉族组血脂及Lp(a)水平分别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体重指数(BMI)分组,汉族组BMI<25和BMI≥25血脂及Lp(a)水平分别与苗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血脂正常率为21.67%、高血脂患病率为38.33%、边缘升高血脂率为40.00%,苗族组分别为55.00%,25.00%,2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匀地区汉族与苗族单纯肥胖人群血脂及脂蛋白(a)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文建萍;黄月娜;黄文强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和2012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非教改组和教改组,非教改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2组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理论考试成绩分析显示,教改组客观题成绩略低于非教改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改组主观题成绩明显高于非教改组,总成绩也高于非教改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75%)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能力;大部分学生(≥65%)认为能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超半数学生(≥50%)认为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仅少数学生(<50%)认为可培养科研能力。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运用于临床应用解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巩固基础理论,同时还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崔娟;高建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霉菌性鼻窦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CT扫描并均经病理证实为霉菌性鼻窦炎的患者38例,观察CT显示的霉菌性鼻窦炎的病变范围、病变区的密度、病变部位鼻窦骨壁的骨质情况。结果霉菌性鼻窦炎CT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病变部位好发于上颌窦,常局限于单侧;鼻窦腔内的软组织影像呈现斑点状的钙化散在影像;病变一侧的鼻窦窦口较对侧增大,使受累侧的正常组织结构受压移位;病变部位鼻窦骨壁的骨质增厚、硬化,骨质破坏。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具有一定的CT影像学特征,CT检查可有效地诊断霉菌性鼻窦炎,确定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并有助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对临床上诊断该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杨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结合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后,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取侧卧位或平卧位接产;对照组: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取传统体位,常规指导下屏气用力,在胎头拨露后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平卧位接产。结果试验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妇用力时间显著缩短;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分娩期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2,24 h舒适度较对照组增加;2组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即行阴部双侧神经阻滞麻醉并结合自由体位自主屏气用力,可促进产程进展,提高会阴的完整性,增加产妇分娩时的舒适度,有更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陈莹;郑娟;庄皎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予清水洗胃,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点滴,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对症处理,保护胃黏膜,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脑水肿、对重度中毒者行血液灌流。结果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患者抢救成功(95.00%),死亡2例(5.00%),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撤离呼吸机困难放弃治疗死亡。38例抢救成功者中30例出院前复查胆碱酯酶已达正常,其余8例在出院后1周复查达正常标准。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凶险,需要及时判断病情变化,合理用药,采取综合措施,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久建;姜树中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情况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某地区2010年—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数据资料,总结腮腺炎流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是在冬春两季发病,发病年龄高峰期多是<16岁患者,男女比例约在1.5∶1。结论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此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提高人群预防接种率。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72例患者中小肠肿瘤24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例,肠道血管发育不良32例,息肉6例,小肠憩室4例。CT诊断和临床诊断吻合率97%。结论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
作者:潘亚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牵引治疗和推拿结合牵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VAS评分及ODI指数下降更加明显(P<0.01)。治疗组治愈32例(53.3%,32/60),总有效率98.3%(59/60),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傅春杰;陈浩辉;杨斌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口服酚酞片行西医治疗,研究组34例服用润肠通便汤行中医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肠通便汤在老年习惯性便秘治疗中可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育兵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的凝血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贵州省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组为153例早产儿(27~36+6周),肺炎组为63例新生儿肺炎,窒息组为6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吸入组为6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组为3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对照组为健康足月新生儿28例。使用sysmexCA7000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受检者血液样本凝血四项(APTT、PT、FIB、TT),分析各组指标显著差异性。结果新生儿早产组APTT、PT、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FIB、PLT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炎组APTT、P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PL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FIB、PLT低于对照组,PT、T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入组FIB低于对照组,TT、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组APTT、PT、TT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LT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在不同情况下,凝血四项均表现出差异性,及时检测凝血指标,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紊乱作出诊断并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国川;周晓璐;张亚莉;潘美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因“停经37+2周”于2014年4月19日11:30时入院。该孕妇于当日15:56时因轻度子痫前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出一男婴,Apgar评分9~10分,体重3100 g,胎儿娩出后胎盘胎膜人工剥离完整,出血500 mL。羊水清,1000 mL,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欣母沛250 ug。术后诊断:G1P1孕37+2周已产活婴,左枕前位(LOA),妊娠合并糖尿病,轻度子痫前期,胎盘粘连。16:40母婴回室,产妇意识清,保留导尿,尿色清,予一级护理禁食,生命体征平稳,恶露正常,宫底脐下一指,无不适主诉,予抗炎、补液、促宫缩治疗。产妇随机血糖4.6 mmol/L,并遵医嘱予0.9%生理盐水500 mL+硫酸镁15g,以50 mL/h的速度泵入,膝反射存在,无头晕眼花。产妇血糖4.6~6.1 mmol/L,术后6 h尿量350 mL+500 mL,血压112~140/70~86 mm Hg,脉搏66~90次/min,改二级护理流质,指导床上活动。
作者:冯秋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2岁,因腹泻2011年7月12日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1℃,脉搏120次/min,呼吸29次/min,精神可,皮肤弹性正常,心肺正常,腹软,肠鸣音活跃;实验室大便检查:轮状病毒阳性。立采血查血常规和电解质,采血顺利,立即送检,电解质标本周转时间(TAT)时间为50 min。结果为:钾6.48 mmol/L,钠140.3 mmol/L,氯103.8 mmol/L。钾为危急值,立即复查:钾仍为6.46 mmol/L。标本无溶血,于是立即以危急值三种方式(电话、网络、短信)报给临床。主管医生接到信息后速到床旁检查,发现患者并无高钾血症的症状,考虑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便重新采血复查电解质,结果为钾4.85 mmol/L,钠138.6 mmol/L,氯102.4 mmol/L。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中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比较高,属于乙肝高发地区,所以防治乙肝一直是临床及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工作在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乡村医生来说,掌握肝脏的解剖学知识尤为重要,因为对肝脏专科知识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诊断出早期乙肝患者,从而使患者及早得到治疗。笔者作为人体解剖学教师,面对底子薄的乡村医生和解剖学知识抽象这两大难点,在进行肝脏解剖学知识教学时进行了一些实践和运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身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给予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电针治疗,经过1~3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15例,占28.8%;显效31例,占59.6%;好转4例,占7.7%;无效2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通过对52例患者临床观察,体会到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身瘫痪,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偏身肢体无力、肌力降低等症状。疗效迅速、肯定,疗程短,副作用小,发挥了中医特色。
作者:李金娥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L-谷氨酰胺颗粒与奥美拉唑等联合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L-谷氨酰胺颗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4周,另服阿莫西林2周。对照组除不给予L-谷氨酰胺颗粒治疗外,其余同治疗组。2组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谷氨酰胺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方法简便、副作用小、疗程短和费用低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世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方法30例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2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指标变化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上一个新的选择参考。
作者:吴耿茂;林凯胜;程树杰;黄容生;黄明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选择治疗方案,其中行掌侧T形锁定接骨板内固定53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45例。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手术治疗组与石膏外固定组进行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评价标准[任国文,吴学元.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3):254-255.]评分。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手术内固定组较石膏外固定组术后影像学检查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内固定优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作者:林小平;杨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黄芪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黄芪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应疾病治疗效果。结果中药黄芪药理功能众多,在缺血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作用,且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中药黄芪具有增强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减缓衰老,抗疲劳,抗感染以及调脂等功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志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