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药治疗

张利兵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肠吻合术, 胃肠道黏膜, 胃蛋白酶, 食管下段, 胃酸, 空肠
摘要:凡因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黏膜消化作用所致的溃疡均称为消化性溃疡,主要系指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多见,其他少数可见于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口、空肠等部位。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调配差错因素分析与防范

    调配药品是药学部门常规业务之一。在当前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药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服务之一,其工作的繁忙、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每天面对大量患者的用药、发放,以及药品的及时补充、摆放,稍不留神,失误差错就会发生。药品调配的准确、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方便患者取药,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及教训,总结了药品调配容易发生差错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李翠先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的病例资料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结果常用降压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舒张压控制率明显高于收缩压控制率,服用降压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昏、体位性低血压、踝部水肿、干咳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应合理选择降压药,同时注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洪军;朱世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不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不同感染患者130例,其中细菌感染100例,病毒感染30例;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以血清PCT≥0.1 ng/L为阳性临界值,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阳性率为82%(82/100),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为6.7%(2/30)。结论血清PCT检测是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一个敏感指标,能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及鉴别感染的类型,对于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任朝阳;吴新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医改的探索期已结束,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层层深入,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体现的“终端”--公立医院,既是新医改的主战场,也是新医改是否成功的关键点,对公立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作者:钱梅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浅谈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尤其是3个月~18个月)的常见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佝偻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我科系统管理的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0岁~2岁的485例儿童中,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发现佝偻病儿56例,发病率为11%。本病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以致骨骼发生病变,影响胎儿、婴儿及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既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又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除了对骨骼的影响之外,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1]。由此可见佝偻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喂养方式、出生情况、生活习惯、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胎儿期开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存在的危险情况。方法选取我院46名医务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其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制订有效的解决措施。结果护士的职业暴露率高,职业暴露原因主要为针刺伤,职业暴露种类主要为空心针针刺伤,职业暴露主要污染源为乙型肝炎患者。结论大多数医护人员存在职业暴露掌握欠缺的情况,为改善职业暴露情况,需要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加强培训,大限度降低由于职业暴露导致发生血源性疾病传播。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的随访发现,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眼视力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闻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手术。对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0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对照组有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感染消失。治疗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优势明显,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肠蠕动恢复快、镇痛剂应用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元军;薛李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经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间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腹腔镜组,传统组34例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3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适用于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浅谈乡镇卫生院如何更好地实施农村孕产妇产前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如何更好地对辖区内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总结回顾2013年我院1008例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资料。结果800例参与了孕妇学校的课程,680人进行了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通过筛查发现孕早期胚胎停育7例,孕中期胚胎死亡1例,发现孕期并发症30例,建议高危妊娠25例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结论规范而详细的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及新生儿保健教育,对提高农村孕产妇知识水平及母婴健康水平,更好地提高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巧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神经科专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以后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9例、13例、14例、1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彩霞;宋新建;马丹;马松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370例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对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方法对37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及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370例患者中尿分析仪尿隐血阳性162例,显微镜检测有红细胞101例,无红细胞61例;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208例,显微镜检测无红细胞204例,有红细胞4例;尿隐血阴性符合率98.1%,尿隐血阳性符合率为62.3%,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尿液分析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联合使用。

    作者:王沛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慢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坐骨神经痛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肩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腱鞘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艾志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腰椎退行性变的X线分析

    目的:探讨X线平片对腰椎退行性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156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X线表现,并在年龄分组后结合临床加以分析。结果156例门诊患者中,95.51%有腰椎椎体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86.54%的患者韧带钙化,48.08%的患者有腰椎上下骨板关节面增白硬化,40.38%的患者骨质疏松,32.69%的患者椎体间隙变窄等X线表现,30.77%的患者有腰椎附件椎间小关节面狭窄、模糊、硬化,20.51%患者有椎体滑脱,部分患者同时有两种及以上X线表现。结论 X线平片在腰椎退行性变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且腰椎退行性改变程度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加重,常规X线检查从诊断和经济出发仍然是首选方法。

    作者:段虎顺;王正辉;任艳婷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浅谈残根残冠的修复

    目的:探讨残根残冠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54例72颗残根残冠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行桩和冠修复。结果随访2年成功修复64颗,成功率达88.9%。结论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具有操作简单,复诊次数少,后牙根管预备磨除牙体组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以急性炎症为首发表现的胆囊癌早期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癌患者中以急性炎症为首发表现的早期诊断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99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急性炎症为首发表现的胆囊癌患者3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验确诊,其中术中确诊25例,术前超声、CT或MRI提示胆囊占位或癌肿18例,提示胆囊结石26例。结果胆囊手术切除率87.5%,其中7例术后生存期超过3年。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若年龄>50岁,患有胆结石>5年,或术前超声、CT及MRI提示胆囊占位可能等,应高度警惕胆囊癌。宜尽早手术,并术中常规切开胆囊探查,可及时发现较早期的胆囊癌,提高生存率。

    作者:王魁元;高俊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净腑汤配合西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净腑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均予抗结核治疗、腹腔穿刺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40例加用净腑汤加减。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腹水消失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患者使用净腑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腹水消失时间,较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段美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经方治病偶得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而其中的经方更是中医学魅力四射的部分,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临床实践的经验,只要药证相应往往两三味药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芍药甘草汤治上臂痛1.1基本资料患者,女,发病时60岁。症状:右上臂痛,活动受限,蹊跷的是右手提重物时可如同往常一般,但不能平端,空着的盆和碗都不能端,一端就痛,同时腕部不能转动,一转即痛,痛得牵扯到整个手臂,程度严重到如厕都很困难,为此特别苦恼。曾服用一般的止痛药及局部理疗效果不佳。

    作者:郭俊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7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按随机原则分配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观察治疗12周前后对照,用PANSS评分评定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评定代谢状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总体疗效、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在阴性症状维度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谢方面,阿立哌唑组对体重、胆固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在阴性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利培酮,对体重和胆固醇的影响比利培酮小。

    作者:张德强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吕梁市离石区中小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中小学校卫生现状,保障中小学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卫生,进一步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对我区中小学校的教学建筑、设备、教学环境、学生饮食、饮水以及公共场所传染病管理等多项卫生指标进行监督监测,并根据相关卫生法规及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3年共监督监测辖区内中小学校73所,合格学校50所,合格率为68.49%,城区学校的合格率为85.71%(24/28),镇区学校的合格率为57.78%(26/45);中学的合格率为73.68%(14/19),小学的合格率为66.67%(36/54)。结论我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有待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各学校相关卫生法规的宣传力度,以引起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对卫生工作的足够重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达到相关要求标准,以提高我区中小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

    作者:侯根连;李霞;曹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