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琛
目的:分析净腑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均予抗结核治疗、腹腔穿刺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40例加用净腑汤加减。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腹水消失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患者使用净腑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腹水消失时间,较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段美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我院药房退药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以减少退药现象,加强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药房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退药处方284张,按退药时间、退药科室、退药品类、退药原因、退药趋势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年—2013年共调配处方123480张,退药处方共284张,占0.23%;分析对策并采取措施后的退药处方2011年126张,2012年94张,2013年64张。结论通过退药因素分析,实施对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段景然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采取闭合复位、γ3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总体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椎管内麻醉患者的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椎管内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要优于全身麻醉,适合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中使用。
作者:袁志忠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混合后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在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的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如意金黄散加绿茶水调和后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MgSO4)湿敷。结果观察组痊愈57%,对照组痊愈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混合使用,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疗效,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小玲;席华;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矿区女职工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应对措施,降低产妇病死率。方法选择200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矿区女职工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产妇发病率为76.8%,明显高于初产妇的23.2%;阴道助产55.4%及剖宫产30.3%,较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率的14.3%明显升高。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占76.8%,软产道裂伤占14.3%,胎盘粘连占7.1%,子宫切口裂开占1.8%。发生时间以产后2 h内占多数(50例,89.3%,)2 h以上6例占10.7%。结论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是宫缩乏力。因此,针对出血的病因,及时有效止血、使用缩宮素,纠正休克,产时严密观察产程,产后2 h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体高度及阴道流血情况,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史小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本文从东平原村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养殖(种植)情况等入手,对该村所有布鲁菌病(布病)患者的发病时间、职业、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和布鲁菌素试验结果分析确定:发生在本县赵壁乡东平原村的布病暴发流行是一起由于羊感染后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直接感染羊工和因羊群污染街道环境,病原菌随尘土形成的粉尘、气溶胶进入人体造成感染而导致的暴发流行。
作者:田宏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PCT免疫比浊法测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PC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CRP检测结果,且PCT阳性检出率78.13%(125/160),明显高于CRP阳性检出率38.75%(62/160)。结论降钙素原是一种对细菌性感染敏感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彭海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调节障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本病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起病年龄多在20岁~40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方式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我国多发性硬化患者多见于亚急性起病,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具有时间及空间的多发性,空间上的多发特征是由于病变部位的多发,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及体征多种多样;时间上的多发导致病情多次缓解与复发,病情每况愈下[1]。由于上述特点,导致多发性硬化的诊断相对困难,很容易误诊。我院2013年3月收治了1例以肢体活动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芳;梁学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深深体会到:该项工作是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城市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该项工作开展的第一要素,其中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是城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谢明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监测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量治疗的反应,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ICU住院时间≥3 d,3分≤GCS≤8分,需机械通气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扩容后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达10%目标导向治疗组(即试验组),另一组监测扩容后中心静脉压(CVP)达8~12 mm Hg(即对照组)。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随访记录患者受伤后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2组患者NSE水平及预后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的NSE水平低,预后较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容后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达10%目标导向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张文青;郑鹏;徐坡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调配药品是药学部门常规业务之一。在当前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药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服务之一,其工作的繁忙、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每天面对大量患者的用药、发放,以及药品的及时补充、摆放,稍不留神,失误差错就会发生。药品调配的准确、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方便患者取药,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及教训,总结了药品调配容易发生差错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李翠先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新生儿气胸的发病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6例新生儿气胸,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年来共收治新生儿2326例,发生26例新生儿气胸,发病率为1.1%,其发病与生后窒息复苏、羊水污染、剖宫产、机械通气有关,多在生后24 h内发病。结论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推广,新生儿气胸逐渐被重视,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细节应引起重视,正压通气要掌握好压力,积极推广T组合。气管插管位置准确,不能过深。新生儿呼吸机应用掌握好参数的调节,及时复查胸片。新生儿气胸要早发现,及时干预。
作者:冯秀芳;宫奇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惊厥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7例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按照是否存在惊厥发作分为A(无惊厥发作,211例)、B (惊厥发作,76例)2组,2组患儿均采取抗生素、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对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嗜睡、肢体瘫痪、败血症、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5×108个/L、脑脊液培养阳性、脑电图异常均为患儿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密切注意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首发症状、病因、脑脊液、脑电图及MRI检查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效果及评估预后。
作者:李岗;冯秀芳;王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香砂六君子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高利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的随访发现,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眼视力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闻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使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经检查确诊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采用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复发率为72%,病死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协同治疗具有极大的有效性,其治疗后再出血复发率以及病死率的减少也证明了很好的安全性,值得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治疗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尹新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尤其是3个月~18个月)的常见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佝偻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我科系统管理的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0岁~2岁的485例儿童中,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发现佝偻病儿56例,发病率为11%。本病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以致骨骼发生病变,影响胎儿、婴儿及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既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又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除了对骨骼的影响之外,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1]。由此可见佝偻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喂养方式、出生情况、生活习惯、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胎儿期开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在基层医疗单位,手部创伤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加工业相对发达的江北区,由于冲床等加工机械的大量使用,大部分工人为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后直接上岗,导致手指压伤、缺损的情况不时发生。本文对我中心2006年9月—2013年9月46例手指缺损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抗体双抗原夹心法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TP-ELISA法和TRUST同时检测临床患者标本,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TPPA)加以确证。结果4376例检测标本中,TP-ELISA法检测阳性30例,阴性4346例;TRUST法检测阳性21例,阴性4355例;两种方法检测均阳性者20例。TP-ELISA阳性而TRUST阴性10例,TRUST阳性而TP-ELISA阴性1例。结论 TP-ELISA法比TRUST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各有优缺点,都可以用于梅毒的临床过筛试验,对于阳性标本应该加以确证试验以排除假阳性。
作者:董亚平;任朝阳;吴新宏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