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宇
目的:探讨病区注射类备用药品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选定“提高病区注射类备用药品管理合格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对活动前病区注射类备用药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设计并制作“活动式隔层内盒药柜”,改善药品存放条件,优化药品管理流程,加强药品安全管理思想教育,严格落实五常法管理。结果经过QCC活动,特别是活动式隔层内盒药柜的应用,使病区注射类备用药品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结论“活动式隔层内盒药柜”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药品存放条件,而且降低了药品管理不良现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洁娴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混合后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在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的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如意金黄散加绿茶水调和后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MgSO4)湿敷。结果观察组痊愈57%,对照组痊愈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混合使用,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疗效,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小玲;席华;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尤其是3个月~18个月)的常见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佝偻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我科系统管理的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0岁~2岁的485例儿童中,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发现佝偻病儿56例,发病率为11%。本病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以致骨骼发生病变,影响胎儿、婴儿及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既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又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除了对骨骼的影响之外,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1]。由此可见佝偻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喂养方式、出生情况、生活习惯、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胎儿期开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复方托吡卡胺在前房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4例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凝血块难以吸收的患者在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均很快吸收,54例前房积血都未进行前房冲洗。结论对于前房积血难以吸收的凝血块可以考虑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促进其吸收。
作者:马丽琴;王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存在的危险情况。方法选取我院46名医务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其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制订有效的解决措施。结果护士的职业暴露率高,职业暴露原因主要为针刺伤,职业暴露种类主要为空心针针刺伤,职业暴露主要污染源为乙型肝炎患者。结论大多数医护人员存在职业暴露掌握欠缺的情况,为改善职业暴露情况,需要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加强培训,大限度降低由于职业暴露导致发生血源性疾病传播。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肉鸡饲养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采集我县肉鸡孵化场、肉鸡养殖场、肉鸡屠宰场以及大型超市中肉鸡出售各个环节的标本共1000份,对标本的沙门菌感染状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本次检测过程中沙门菌感染状况为严重的有肉鸡屠宰场中的脱毛池水、成鸡粪便、刀具案板以及脱毛后整禽,其检出率分别为83.3%,80%,75%,50%;从时间上来看,四个季度沙门菌感染率无差异(P>0.05);从沙门菌血清型上看,肠炎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检出率高,达到62.6%以及28.8%。结论肉鸡屠宰过程中可能会使沙门菌的感染状况加重,季节并未造成其感染率的大幅度变化,需要在肉鸡饲养加工过程中予以关注。
作者:杨勇卿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而其中的经方更是中医学魅力四射的部分,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临床实践的经验,只要药证相应往往两三味药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芍药甘草汤治上臂痛1.1基本资料患者,女,发病时60岁。症状:右上臂痛,活动受限,蹊跷的是右手提重物时可如同往常一般,但不能平端,空着的盆和碗都不能端,一端就痛,同时腕部不能转动,一转即痛,痛得牵扯到整个手臂,程度严重到如厕都很困难,为此特别苦恼。曾服用一般的止痛药及局部理疗效果不佳。
作者:郭俊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收治的131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并随访1年,观察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迅速减轻,骨折复位及椎体成形情况满意,脊柱稳定性无丢失,有8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未造成明显影响。结论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但必须精化手术操作技术,谨慎操作,以尽量减少骨水泥渗漏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王瑞斌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在基层医疗单位,手部创伤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加工业相对发达的江北区,由于冲床等加工机械的大量使用,大部分工人为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后直接上岗,导致手指压伤、缺损的情况不时发生。本文对我中心2006年9月—2013年9月46例手指缺损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临床并发症多,治疗上比较困难。目前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仍是以西医为主,却忽略了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在笔者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进行了总结对照,认为应用中医治疗优于西医治疗。2003年—2013年共治疗慢性盆腔炎414例,其中西药治疗169例,中医治疗245例,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霍晓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手术。对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0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对照组有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感染消失。治疗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优势明显,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肠蠕动恢复快、镇痛剂应用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元军;薛李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9月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并且获得随访的63例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AO分型标准,31A1型18例,31A2型32例,31A3型8例,31A合并32型5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63例患者术后获得平均18.5个月的随访,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3.5 min,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5分,优17例,良33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为74.6%。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潘高峰;丁龙镇;何立斌;刘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6例,对其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痊愈48例,无效7例,1例因为出现肺动脉栓塞死亡,患者治愈率85.7%。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红蛋白差异显著(P<0.05),且三者均比治疗前有所上升。结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效果良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不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不同感染患者130例,其中细菌感染100例,病毒感染30例;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以血清PCT≥0.1 ng/L为阳性临界值,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阳性率为82%(82/100),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为6.7%(2/30)。结论血清PCT检测是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一个敏感指标,能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及鉴别感染的类型,对于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任朝阳;吴新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21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9例,2组患者分别服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DL-C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时,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并且采用大剂效果更好,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考虑适当加大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慧琴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残根残冠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54例72颗残根残冠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行桩和冠修复。结果随访2年成功修复64颗,成功率达88.9%。结论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具有操作简单,复诊次数少,后牙根管预备磨除牙体组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阿替普酶组(治疗组)与尿激酶组(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胸痛症状、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4%,心电图有效率93.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6.67%,心电图有效率78.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疗效优于尿激酶。
作者:丁淑婧;侯开花;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盐酸坦洛新为处方药,主要用于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排尿障碍,如尿频,血尿,夜尿增多,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阻断前列腺中的肾上腺素受体,松弛前列腺平滑肌,从而改善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排尿困难等症状。副作用以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偶见皮疹,在用药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蹒跚感,或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等症状。现将我院盐酸坦洛新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雷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本文从东平原村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养殖(种植)情况等入手,对该村所有布鲁菌病(布病)患者的发病时间、职业、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和布鲁菌素试验结果分析确定:发生在本县赵壁乡东平原村的布病暴发流行是一起由于羊感染后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直接感染羊工和因羊群污染街道环境,病原菌随尘土形成的粉尘、气溶胶进入人体造成感染而导致的暴发流行。
作者:田宏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7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按随机原则分配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观察治疗12周前后对照,用PANSS评分评定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评定代谢状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总体疗效、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在阴性症状维度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谢方面,阿立哌唑组对体重、胆固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在阴性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利培酮,对体重和胆固醇的影响比利培酮小。
作者:张德强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