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丁龙镇;何立斌;刘奇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扩张支气管、氧疗法、维持酸碱平衡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伤呼吸机治疗。观察2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试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伤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部功能改善,血液含氧量明显增多。
作者:李志书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21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9例,2组患者分别服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DL-C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时,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并且采用大剂效果更好,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考虑适当加大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慧琴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较为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也是致盲性眼病之一。本病特征为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沿受累静脉有出血、水肿及渗出等,尤其造成的黄斑部水肿对视力损害大。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视网膜静脉中央总干阻塞、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目前临床报道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剂量较小,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RVO患者186例193眼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玲转;相跃帮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而其中的经方更是中医学魅力四射的部分,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临床实践的经验,只要药证相应往往两三味药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芍药甘草汤治上臂痛1.1基本资料患者,女,发病时60岁。症状:右上臂痛,活动受限,蹊跷的是右手提重物时可如同往常一般,但不能平端,空着的盆和碗都不能端,一端就痛,同时腕部不能转动,一转即痛,痛得牵扯到整个手臂,程度严重到如厕都很困难,为此特别苦恼。曾服用一般的止痛药及局部理疗效果不佳。
作者:郭俊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的病例资料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结果常用降压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舒张压控制率明显高于收缩压控制率,服用降压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昏、体位性低血压、踝部水肿、干咳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应合理选择降压药,同时注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洪军;朱世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香砂六君子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高利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对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具有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有5例合并早期肺癌者发生了误诊。结论肺结核合并早期肺癌易出现误诊、漏诊,但肺结核合并肺癌者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上应认真检查,减少误诊、漏诊率。
作者:刘俊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尤其是3个月~18个月)的常见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佝偻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我科系统管理的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0岁~2岁的485例儿童中,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发现佝偻病儿56例,发病率为11%。本病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以致骨骼发生病变,影响胎儿、婴儿及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既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又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除了对骨骼的影响之外,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1]。由此可见佝偻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喂养方式、出生情况、生活习惯、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胎儿期开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优越性。方法2013年1月—9月我院2115例体检及妇科检查者行TCT和3550例常规涂片巴氏染色检查诊断,部分行宫颈活检证实,比较TCT和涂片巴氏染色法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TCT在癌前病变: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及癌的检出率比涂片巴氏染色法明显提高。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准确率高,并大大提高了宫颈细胞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可行手段。
作者:李莉;王朝军;窦鹏飞 刊期: 2014年第35期
1病例分析患者,女,49岁,主因职业因素每天用嗓过度和发声不当,工作繁忙时无暇喝水或者喝水较少,机体上火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睡眠不佳等引起声带经常发炎,出现咽喉肿痛,讲话发音微弱或者发音无声,咽痛,咽痒,咽干,干咳,吞咽困难。但未引起重视,未能及时治疗,病因长期积累,导致声音嘶哑甚至失声持续半年之久,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和痛苦。患者自己去药店购买黄氏响声丸,吴太咽炎片,金嗓散结丸,清音丸,去瘀散结胶囊,甘菊冰酶片,煎中草汤药,雾化吸入,抗生素(阿莫西林、红霉素)等联合交替使用或多管齐下,持续治疗,声音嘶哑和失声不见好转,1年反复发病多次。五官科医师建议做喉镜,结果是声带前中交叉处1/3部位长有小结节,即“声带小结”。用以上药物无效的同时,考虑等离子微创手术摘除。但是,术后要进行发音训练且术后有复发可能。
作者:王彩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对比分析对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方法对37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及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370例患者中尿分析仪尿隐血阳性162例,显微镜检测有红细胞101例,无红细胞61例;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208例,显微镜检测无红细胞204例,有红细胞4例;尿隐血阴性符合率98.1%,尿隐血阳性符合率为62.3%,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尿液分析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联合使用。
作者:王沛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手术。对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0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对照组有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感染消失。治疗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优势明显,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肠蠕动恢复快、镇痛剂应用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元军;薛李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临床并发症多,治疗上比较困难。目前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仍是以西医为主,却忽略了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在笔者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进行了总结对照,认为应用中医治疗优于西医治疗。2003年—2013年共治疗慢性盆腔炎414例,其中西药治疗169例,中医治疗245例,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霍晓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在基层医疗单位,手部创伤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加工业相对发达的江北区,由于冲床等加工机械的大量使用,大部分工人为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后直接上岗,导致手指压伤、缺损的情况不时发生。本文对我中心2006年9月—2013年9月46例手指缺损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诊断肺结核的漏诊与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传染病防治肺结核免费治疗病例中13例影像诊断与临床不符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结果在13例X线平片中,误诊为右上肺炎的2例、右中肺炎的3例、左上肺炎的3例、左中肺炎2例、肺癌1例,漏诊2例,误诊为肺炎的占76.9%。结论通过对漏诊、误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能更好地提高影像诊断医生对肺结核疾病的认识。
作者:李荣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PCT免疫比浊法测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PC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CRP检测结果,且PCT阳性检出率78.13%(125/160),明显高于CRP阳性检出率38.75%(62/160)。结论降钙素原是一种对细菌性感染敏感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彭海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压疮被认为是当今突出且有极大负面影响的健康问题之一,神经科患者多数存在瘫痪,意识障碍,感觉障碍等,因此是压疮的高发人群。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及住院危重者常见的并发症,压疮并发感染会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威胁生命,所以预防压疮是护理工作者和家庭照护者的重要责任。
作者:常宇琴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新医改的探索期已结束,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层层深入,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体现的“终端”--公立医院,既是新医改的主战场,也是新医改是否成功的关键点,对公立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作者:钱梅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调配药品是药学部门常规业务之一。在当前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药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服务之一,其工作的繁忙、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每天面对大量患者的用药、发放,以及药品的及时补充、摆放,稍不留神,失误差错就会发生。药品调配的准确、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方便患者取药,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及教训,总结了药品调配容易发生差错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李翠先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7例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按随机原则分配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观察治疗12周前后对照,用PANSS评分评定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评定代谢状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总体疗效、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在阴性症状维度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代谢方面,阿立哌唑组对体重、胆固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在阴性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利培酮,对体重和胆固醇的影响比利培酮小。
作者:张德强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