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芳;梁学芳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采取闭合复位、γ3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总体恢复情况均较好,但是椎管内麻醉患者的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椎管内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要优于全身麻醉,适合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中使用。
作者:袁志忠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的随访发现,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眼视力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闻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我院药房退药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以减少退药现象,加强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药房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退药处方284张,按退药时间、退药科室、退药品类、退药原因、退药趋势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年—2013年共调配处方123480张,退药处方共284张,占0.23%;分析对策并采取措施后的退药处方2011年126张,2012年94张,2013年64张。结论通过退药因素分析,实施对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段景然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尤其是3个月~18个月)的常见病之一,也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佝偻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我科系统管理的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0岁~2岁的485例儿童中,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发现佝偻病儿56例,发病率为11%。本病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以致骨骼发生病变,影响胎儿、婴儿及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既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又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除了对骨骼的影响之外,同时可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1]。由此可见佝偻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喂养方式、出生情况、生活习惯、环境卫生等因素有关。因此,婴幼儿佝偻病的预防应从胎儿期开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对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具有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有5例合并早期肺癌者发生了误诊。结论肺结核合并早期肺癌易出现误诊、漏诊,但肺结核合并肺癌者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上应认真检查,减少误诊、漏诊率。
作者:刘俊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PCT免疫比浊法测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PC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CRP检测结果,且PCT阳性检出率78.13%(125/160),明显高于CRP阳性检出率38.75%(62/160)。结论降钙素原是一种对细菌性感染敏感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彭海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如何更好地对辖区内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总结回顾2013年我院1008例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资料。结果800例参与了孕妇学校的课程,680人进行了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通过筛查发现孕早期胚胎停育7例,孕中期胚胎死亡1例,发现孕期并发症30例,建议高危妊娠25例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结论规范而详细的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及新生儿保健教育,对提高农村孕产妇知识水平及母婴健康水平,更好地提高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巧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对比分析对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方法对37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及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370例患者中尿分析仪尿隐血阳性162例,显微镜检测有红细胞101例,无红细胞61例;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208例,显微镜检测无红细胞204例,有红细胞4例;尿隐血阴性符合率98.1%,尿隐血阳性符合率为62.3%,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尿液分析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联合使用。
作者:王沛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残根残冠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54例72颗残根残冠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行桩和冠修复。结果随访2年成功修复64颗,成功率达88.9%。结论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具有操作简单,复诊次数少,后牙根管预备磨除牙体组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预防压疮的发生是临床上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一旦发生压疮治疗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Ⅳ期压疮,因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压疮难以治愈,终使患者死于全身感染或全身衰竭。因此,正确引导、积极治疗是临床上预防压疮的主要方法。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护士在工作中要做到七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更换,勤整理,勤交班;并严密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发现异常随时报告病情,以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作者:张丽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而其中的经方更是中医学魅力四射的部分,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临床实践的经验,只要药证相应往往两三味药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芍药甘草汤治上臂痛1.1基本资料患者,女,发病时60岁。症状:右上臂痛,活动受限,蹊跷的是右手提重物时可如同往常一般,但不能平端,空着的盆和碗都不能端,一端就痛,同时腕部不能转动,一转即痛,痛得牵扯到整个手臂,程度严重到如厕都很困难,为此特别苦恼。曾服用一般的止痛药及局部理疗效果不佳。
作者:郭俊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采用莫西沙星联合依替米星的治疗效果。方法8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给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莫西沙星联合依替米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付近悦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净腑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均予抗结核治疗、腹腔穿刺等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40例加用净腑汤加减。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腹水消失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腹膜炎患者使用净腑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腹水消失时间,较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段美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不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不同感染患者130例,其中细菌感染100例,病毒感染30例;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以血清PCT≥0.1 ng/L为阳性临界值,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阳性率为82%(82/100),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为6.7%(2/30)。结论血清PCT检测是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一个敏感指标,能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及鉴别感染的类型,对于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任朝阳;吴新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抗体双抗原夹心法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TP-ELISA法和TRUST同时检测临床患者标本,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TPPA)加以确证。结果4376例检测标本中,TP-ELISA法检测阳性30例,阴性4346例;TRUST法检测阳性21例,阴性4355例;两种方法检测均阳性者20例。TP-ELISA阳性而TRUST阴性10例,TRUST阳性而TP-ELISA阴性1例。结论 TP-ELISA法比TRUST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各有优缺点,都可以用于梅毒的临床过筛试验,对于阳性标本应该加以确证试验以排除假阳性。
作者:董亚平;任朝阳;吴新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混合后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在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的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如意金黄散加绿茶水调和后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MgSO4)湿敷。结果观察组痊愈57%,对照组痊愈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混合使用,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疗效,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小玲;席华;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慢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坐骨神经痛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肩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腱鞘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补阳还五汤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艾志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使用和管理抗菌药物的对策,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率。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患者300例,对其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各类抗菌药物中,头孢哌酮、阿莫西林、加替沙星的使用率高,其中头孢哌酮所占的百分比为32.33%,在抗菌药物中利用广泛。结论通过强化抗菌药物的专项管理,采用合理用药相关的网络干预系统,以及医嘱审核制度,可以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刘晓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血管疾病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神经科专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以后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9例、13例、14例、1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彩霞;宋新建;马丹;马松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