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每搏输出量变异度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量治疗反应的评价观察

张文青;郑鹏;徐坡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SVV, CVP, NSE预后
摘要:目的监测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量治疗的反应,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ICU住院时间≥3 d,3分≤GCS≤8分,需机械通气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扩容后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达10%目标导向治疗组(即试验组),另一组监测扩容后中心静脉压(CVP)达8~12 mm Hg(即对照组)。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随访记录患者受伤后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2组患者NSE水平及预后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的NSE水平低,预后较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容后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达10%目标导向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水平,改善预后。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惊厥发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惊厥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87例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按照是否存在惊厥发作分为A(无惊厥发作,211例)、B (惊厥发作,76例)2组,2组患儿均采取抗生素、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对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嗜睡、肢体瘫痪、败血症、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5×108个/L、脑脊液培养阳性、脑电图异常均为患儿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密切注意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首发症状、病因、脑脊液、脑电图及MRI检查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效果及评估预后。

    作者:李岗;冯秀芳;王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前房积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复方托吡卡胺在前房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4例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凝血块难以吸收的患者在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均很快吸收,54例前房积血都未进行前房冲洗。结论对于前房积血难以吸收的凝血块可以考虑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促进其吸收。

    作者:马丽琴;王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手术。对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04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对照组有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感染消失。治疗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应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优势明显,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肠蠕动恢复快、镇痛剂应用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元军;薛李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药治疗

    凡因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黏膜消化作用所致的溃疡均称为消化性溃疡,主要系指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多见,其他少数可见于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口、空肠等部位。

    作者:张利兵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TP-ELISA法与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抗体双抗原夹心法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TP-ELISA法和TRUST同时检测临床患者标本,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TPPA)加以确证。结果4376例检测标本中,TP-ELISA法检测阳性30例,阴性4346例;TRUST法检测阳性21例,阴性4355例;两种方法检测均阳性者20例。TP-ELISA阳性而TRUST阴性10例,TRUST阳性而TP-ELISA阴性1例。结论 TP-ELISA法比TRUST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各有优缺点,都可以用于梅毒的临床过筛试验,对于阳性标本应该加以确证试验以排除假阳性。

    作者:董亚平;任朝阳;吴新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浅谈残根残冠的修复

    目的:探讨残根残冠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54例72颗残根残冠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行桩和冠修复。结果随访2年成功修复64颗,成功率达88.9%。结论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具有操作简单,复诊次数少,后牙根管预备磨除牙体组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声带小结反复发作服用巴特日七味丸治愈体会

    1病例分析患者,女,49岁,主因职业因素每天用嗓过度和发声不当,工作繁忙时无暇喝水或者喝水较少,机体上火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睡眠不佳等引起声带经常发炎,出现咽喉肿痛,讲话发音微弱或者发音无声,咽痛,咽痒,咽干,干咳,吞咽困难。但未引起重视,未能及时治疗,病因长期积累,导致声音嘶哑甚至失声持续半年之久,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和痛苦。患者自己去药店购买黄氏响声丸,吴太咽炎片,金嗓散结丸,清音丸,去瘀散结胶囊,甘菊冰酶片,煎中草汤药,雾化吸入,抗生素(阿莫西林、红霉素)等联合交替使用或多管齐下,持续治疗,声音嘶哑和失声不见好转,1年反复发病多次。五官科医师建议做喉镜,结果是声带前中交叉处1/3部位长有小结节,即“声带小结”。用以上药物无效的同时,考虑等离子微创手术摘除。但是,术后要进行发音训练且术后有复发可能。

    作者:王彩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以急性炎症为首发表现的胆囊癌早期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癌患者中以急性炎症为首发表现的早期诊断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990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急性炎症为首发表现的胆囊癌患者3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验确诊,其中术中确诊25例,术前超声、CT或MRI提示胆囊占位或癌肿18例,提示胆囊结石26例。结果胆囊手术切除率87.5%,其中7例术后生存期超过3年。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若年龄>50岁,患有胆结石>5年,或术前超声、CT及MRI提示胆囊占位可能等,应高度警惕胆囊癌。宜尽早手术,并术中常规切开胆囊探查,可及时发现较早期的胆囊癌,提高生存率。

    作者:王魁元;高俊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CT诊断肾嗜酸细胞腺瘤1例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1],我院遇到1例,由CT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患者,男,67岁,农民。以腰部隐痛1周,B超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入院。 CT检查:CT平扫示右肾下部实质内类圆形呈等或略低密度肿块,大小约3.6cm×2.8cm×4.0cm,边界欠清,肿块向肾盂内突出,密度较均匀,CT值30 Hu,中见斑块状钙化(见封三图1)。CT增强三期扫描示皮质期右肾下部实质内类圆形等或低密度肿块轻度均匀强化,CT值约35~40 Hu;髓质期病灶继续明显强化,CT值约65~70 Hu,病灶边界更清;延迟期病灶强化减弱,CT值约45 Hu,但仍高于肾皮质期,病灶强化呈“快进慢出”之特点(见封三图2,3,4,5)。结合临床及CT特点诊断意见:①肾嗜酸细胞腺瘤可能性大;②肾嫌色细胞癌待排。后经手术除切病灶,病理诊断:肾嗜酸细胞腺瘤。

    作者:李志丹;王周会;蒲民哲;孙一琼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浅谈乡镇卫生院如何更好地实施农村孕产妇产前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如何更好地对辖区内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总结回顾2013年我院1008例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资料。结果800例参与了孕妇学校的课程,680人进行了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通过筛查发现孕早期胚胎停育7例,孕中期胚胎死亡1例,发现孕期并发症30例,建议高危妊娠25例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结论规范而详细的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及新生儿保健教育,对提高农村孕产妇知识水平及母婴健康水平,更好地提高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巧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肺结核合并肺癌80例影像学和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对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具有肺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有5例合并早期肺癌者发生了误诊。结论肺结核合并早期肺癌易出现误诊、漏诊,但肺结核合并肺癌者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上应认真检查,减少误诊、漏诊率。

    作者:刘俊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香砂六君子丸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香砂六君子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高利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14年第18卷中旬刊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加味七方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 2组各26例。 A组患者服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B组采用常规药物(吗丁啉、乳酶生片等)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善程度。结果 A组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改善程度明显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服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临床效果良好,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杨薛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PCT免疫比浊法测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比较。结果 PC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CRP检测结果,且PCT阳性检出率78.13%(125/160),明显高于CRP阳性检出率38.75%(62/160)。结论降钙素原是一种对细菌性感染敏感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彭海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阿替普酶组(治疗组)与尿激酶组(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胸痛症状、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4%,心电图有效率93.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6.67%,心电图有效率78.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疗效优于尿激酶。

    作者:丁淑婧;侯开花;张建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

    慢性盆腔炎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临床并发症多,治疗上比较困难。目前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仍是以西医为主,却忽略了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在笔者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进行了总结对照,认为应用中医治疗优于西医治疗。2003年—2013年共治疗慢性盆腔炎414例,其中西药治疗169例,中医治疗245例,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霍晓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混合后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在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的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如意金黄散加绿茶水调和后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MgSO4)湿敷。结果观察组痊愈57%,对照组痊愈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与绿茶水混合使用,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疗效,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实用,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小玲;席华;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胆囊壁增厚的B超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胆囊壁增厚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囊壁增厚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胆囊壁增厚的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了解患者病史、超声显像、病程、X射线、心电图、肝功能、血常规、白蛋白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为(126.3±68.5)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889±716)U/L、丙氨酸转氨酶(1051±792)U/L,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胆囊壁增厚中具有无创伤、准确率高等优点,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该方式在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邱施政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收治的131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并随访1年,观察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迅速减轻,骨折复位及椎体成形情况满意,脊柱稳定性无丢失,有8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未造成明显影响。结论闭合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但必须精化手术操作技术,谨慎操作,以尽量减少骨水泥渗漏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王瑞斌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