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马文辉;张英

关键词:心力衰竭, 充血性, 替米沙坦, 螺内酯
摘要: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和螺内酯,对照组单用替米沙坦.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心功能分级、血浆BNP和心脏超声检查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心脏超声、血浆BNP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心功能分级在治疗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可以明显降低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替米沙坦和螺内酯对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和螺内酯,对照组单用替米沙坦.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心功能分级、血浆BNP和心脏超声检查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心脏超声、血浆BNP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心功能分级在治疗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可以明显降低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替米沙坦和螺内酯对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马文辉;张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两种方法治疗包皮过长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行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改良包皮环切术与剪刀法包皮环切术相比有哪些优点,是否值得推广.方法 分析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改良包皮环切术甲组100例、乙组100例剪刀法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组在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明显少于乙组.结论 内板切除系带延长改良包皮环切术具有操作简便、愈合快、并发症少、愈合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邓传恺;黄建荣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防治研究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防治进展.方法 通过参阅大量文献后,总结在基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方面的防治效果.结果 研究表明,近几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两者同时存在,彼此依存、共同影响,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选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防治方法是否得当,对其治疗及病疫情控制有决定性作用.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得到更为合理的防治策略.

    作者:刘进开;涂福堂;龚慧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低能量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23例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现已成为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公认冲击能量的大小与组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因而逐渐趋于向低能量碎石发展.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复式脉冲低能量HB-ESWL-VG型碎石机治疗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患者23例,并发症少且轻微,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均为男性,年龄22岁~72岁,平均年龄48.6岁;结石大小0.6 cm×0.8 cm~1.1 cm×1.7 cm;均以突发性剧烈尿痛和急性尿潴留就诊,尿潴留时间5 h~12 h,患者异常痛苦.

    作者:呼生;米海霞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放松疗法耳穴压迫法对术前患者血压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呼吸放松疗法配合耳穴压迫法对术前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手术患者143例,均用呼吸放松疗法配合耳穴压迫法(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调整情绪、血压.结果 ①患者情绪稳定;②术前血压、心率稳定于手术允许范围之内;③术前晚睡眠良好;④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结论 呼吸放松疗法配合耳穴压迫法调整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维持正常血压疗效好.

    作者:孟维玲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联合检测hsCRP和LDL的临床价值与分析

    目的 分析检测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研究对象分组,分别检测hsCRP和LDL,记录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hsCRP阳性31例,占77.5%;LDL阳性34例,占85%;两项均阳性28例,占70%.对照组hsCRP阳性8例,占20%,LDL阳性12例,占30%;两项均阳性7例,占17.5%.经统计学处理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RP与LDL增高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子之一,且呈正相关,检测CRP与LDL-C血清浓度,可较好地预测冠心病危险事件.

    作者:李时章;张小广;白海潮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0例疗效比较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胃部慢性炎症为主的疾病.胃为食物的容器,与外界相通,同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污染,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慢性胃炎根据病理结果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且多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目前单纯的西医疗法已经出现耐药性,并且缺乏特异性疗法,所以慢性胃炎的发病人群仍在扩大,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上皮化生的病例,更容易进展到胃癌,因此,备受医学界的重视.临床上治疗本病无论用中药还是西药疗效均不满意,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辉;黄小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包皮过长患者行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80例包皮过长患者经过治疗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症状4例,不需给予处理自行消退,伤口为甲级愈合.通过随访,患者没有出现狭窄环、皮下血肿、阴茎偏曲、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包皮过长应用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华棠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79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其临床急救的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60岁以下患者症状缓解程度、治疗总有效率高于60岁以上患者,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及时采用正确、有效、有针对性的院前急救措施,能够很好地缓解病情发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胡长蓉;侯艳平;李俊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多样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

    为满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一切从提高教学实效出发,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资源与手段进行协调整合,增强专业针对性,组合多样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

    作者:李晶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开展疼痛关爱病房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疗效的观察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疼痛的关注也是对生命的关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的大手术,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痛苦.我科2012年9月-2013年7月对12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的疼痛关爱护理,取得了患者和家属都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益容;姜晓芬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断宫颈病变187例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187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与定点活检诊断,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87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3例,宫颈癌1例,宫颈湿疣6例,慢性宫颈炎128例.宫颈浸润癌活检图像中伴随血管异常,原位癌的镜下图像显示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白斑等,宫颈病变异常部分在镜下图像中均有显示.结论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定点活检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度.

    作者:徐红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南通市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探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南通市崇川区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 500名居民、6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满意率,居民为53.8%,医护人员为42.1%.结论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质量,应从强化区域质控中心建设、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实施标准化管理、实行主治医师负责制、推进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入手.

    作者:缪旭东;黄新中;陈建荣;王建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分析和总结

    目的 评价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例择期引产的孕妇(宫颈评分≤5分),采用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或阴茎套放置于子宫颈内口上方与羊膜囊下方之间,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形成低位水囊.观察放置后的宫颈成熟度及产程、分娩情况.结果 脱囊时宫颈成熟评分达(9.03±0.54)分,与放囊前宫颈成熟度评分(2.52±1.32)分比较,差异非常显著.于放水囊后2h内出现规律性宫缩者66例,占32.5%; 2h~4h者81例,占40.5%;4 h~6 h者32例,占16.0%;6 h~10 h者16例,占8.0%,取出水囊后仍无无宫缩5例,占2.5%.结论 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用于孕足月(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5分)择期引产的孕妇,可诱发子宫呈现生理性收缩,结束宫颈扩张潜伏期,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韦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动静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临床观察,本病患者就诊时,有较长的病史和用药史,且缺乏系统的治疗过程,患者多是病重了用些药,缓解即停药,治疗的随意性很大,致使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故本病多数患者呈虚瘀兼夹的状况,且尤以气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为主.病理痊愈者几乎均是轻度萎缩患者;重度萎缩、增生、肠化生患者,中药治疗可以减轻或好转,但易复发.笔者自2008年起运用补气健脾、调气活血和胃,动静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并与单用中成药治疗的60例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虞朝甫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鼻源性头痛患者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鼻源性头痛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结果 鼻源性头痛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与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改变相关,经鼻内镜手术可有效治疗该病.结论 临床上头痛的发生与鼻腔内的解剖结构改变和病变关系密切,在诊治这类患者时应仔细鉴别,避免误诊发生.

    作者:周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针灸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选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2组的疗程各为30 d.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随访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复发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康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付振灿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前线,医疗风险存在于整个诊疗过程,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当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文关怀在整个急诊护理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2007年1月1日起,我院尝试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具体落实到急诊护理的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组30例,寒凝血瘀型组25例,湿热瘀阻型组23例和气血虚弱型组20例,分别观察4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后的止痛效果.结果 气滞血瘀型组止痛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分别与寒凝血瘀型组、湿热瘀阻型组及气血虚弱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凝血瘀型组与湿热瘀阻型组和气血虚弱型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湿热瘀阻型组和气血虚弱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各型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对气滞血瘀型的疗效佳.

    作者:李泽荣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胸腔积液56例治疗体会

    胸腔积液是全身或胸部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结核、肿瘤是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而胸腔积液是肺炎的常见并发症[1].2009年1月-2013年8月我科共收治56例胸腔积液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7例,女19例,年龄18岁~86岁,其中大于70岁10例.1.2 临床表现 本组表现为咳嗽,咳痰40例,发热32例(高热10例);胸闷、胸痛10例;气促,呼吸困难12例.病变区叩诊浊音和呼吸音减弱23例,听诊闻及湿罗音18例,干啰音8例.

    作者:孔令竹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