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钠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张建国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醒脑静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
摘要: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降颅内压、降脂、降血压、营养神经、支持对症等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2组疗程均为15 d.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8.26%,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奥扎格雷钠与醒脑静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安全、可靠.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腺肌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2010年收治的19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手术前声像图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5例子宫腺肌症误诊为子宫肌瘤,19例子宫腺肌症并腺肌瘤误诊为腺肌症并子宫肌瘤,4例子宫腺肌症诊断为单纯性子宫肥大症,其余的150例基本符合,符合率达76%.病变分布以子宫后壁及均匀弥散性多见,分别占43.9%(87例)和40.4%(80例),而子宫前壁、底部及双角则较少.结论 超声是诊断子宫腺肌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啶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下腰部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ASAⅠ或Ⅱ级拟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D组和M组于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6 μg/kg和咪唑安定0.6 mg/kg(泵注时间为10 min),分别以0.6 μg/(kg·h)和0.6 mg/(kg·h)的速度维持.结果 D组、M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N组(P<0.01),术后24 h随访顺行遗忘程度高于N组.结论 静注右美托咪啶0.6 μg/kg后以0.6 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适合于CSEA的镇静.

    作者:李小兵;韩志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有痛经、月经紊乱、不孕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对两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可疑子宫内膜异位症130例,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91例,其中包括卵巢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症、盆腔内异位.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但经阴道超声检查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患者争取较早的治疗时机.

    作者:刘丽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精神科医院感染特点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精神科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869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6.1%,感染部位以胃肠道、上呼吸道、泌尿道、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为主.感染发生月份以7月、8月、9月多,其次是3月、4月.结论 精神科医院感染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孙碧梅;付金芳;李俊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2010年1 000例患者应用抗菌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抗菌药物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频度、细菌耐药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有50%的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时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有40%的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有90%的患者采用了联合用药的方式,另外还存在约7.2%的临床不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现象.有55例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临床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其他抗菌药品不能比拟的较广的抗菌谱,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也有其相应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时要时刻注意观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翠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膝关节创伤与非创伤MRI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膝关节创伤与非创伤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1年3月-10月在我科行MRI检查膝关节的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对韧带、半月板、软骨、脂肪垫及骨质的改变远远优于CT及普通X线检查.结论 膝关节病变均应行MRI检查.

    作者:闫慧敏;霍水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抗感染、营养对症等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200 mg/(kg·d),治疗组早期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d).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病程缩短,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大剂量、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建明;渠建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家庭病床科患者轻、中度高血压,危险分层为中危和高危病例,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试验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血细胞系列,反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相关化验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前后2组病例的SBP、DBP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后2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降压效果稳定可靠,而且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雨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石椒草咳喘颗粒联用氟替卡松防治儿童哮喘分析

    目的 探讨石椒草咳喘颗粒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减少哮喘儿童的用药副作用.方法 首次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初期均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常规处理,A组口服石椒草咳喘颗粒8 g/次,1日3次;B组口服缓释茶碱0.1 g/次,12h1次;2组均用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每日1次,125 μg/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A、B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A组、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石椒草咳喘颗粒与缓释茶碱相比,在儿童哮喘的防治上无显著差异,且未发现副作用.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对患者用药指导之重要性探讨

    医学和药学是属于专业性很强的特殊领域,绝大多数患者不可能掌握较全面的医药学知识,而药师是熟习每一种药品的专业人员.因此,药师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直接指导患者用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党桂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的防治措施.方法 35例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患者依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后,30例于4 d~7 d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2例死于感染加重,2例死于恶性肿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电解质紊乱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可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海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莫匹罗星软膏用于会阴侧切后预防感染观察

    近年来,阴道分娩时分娩干预不断增加,为确保母婴安全,当产妇会阴弹性差、外阴水肿、胎儿巨大、臀牵引、需做胎头吸引等,常需采用会阴侧切术.据报道,阴道分娩助产时70%采用会阴侧切术,它是产科助产常用的一种手术.

    作者:张翠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及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及处理体会.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胎儿宫内窘迫560例,总结其发生原因,并且与同期正常胎儿组500例分娩方式及产后发生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223例是由于脐带异常造成,248例是由于胎盘及羊水因素造成,52例是由于母体及胎儿因素造成.37例是由于其他因素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组剖宫产率为70.1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5.17%.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应重视窘迫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措施终止妊娠,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薛艳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头孢呋辛钠迟发性过敏反应2例报告

    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反应并不少见,在过敏反应的人群中,多数为迟发性过敏反应,往往皮试时阴性,输液后发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静滴头孢菌素数日后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发生过敏反应.我科2012年1月6日发生2例头孢呋辛钠迟发过敏反应患者,经停药脱敏对症处理后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诊科医疗纠纷的分析及对策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前沿阵地.每个来急诊科的患者都希望得到好、快的医疗服务和抢救,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急诊科医疗纠纷也日益凸显,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笔者在急诊科工作10年,现就急诊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作者:戴红果;刘红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12例体会

    目的 探讨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有明显移位的DelbetⅡ型儿童股骨颈骨折12例,全部病例施行关节穿刺抽吸关节积液.结果 12例患者骨折于10周~12周愈合,经过2年~9年(平均4.5年)的随访,1例在术后半年后表现出股骨头缺血坏死,经钻孔减压而治愈.无股骨头骺板早闭、髋内翻、骺早闭等并发症发生.2例尿失禁未做特殊处理,均自然愈合.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移位骨折,疗效肯定.

    作者:邵华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腹部手术意外脾损伤16例预防与处理体会

    目的 分析意外脾损伤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011年腹部手术发生的意外脾损伤.结果 意外脾损伤主要发生于胃部手术11例,其他5例.行全脾切除1例,脾动脉结扎加修补1例,其余行脾部分切除、脾修补和压迫止血.结论 大多数意外脾损伤是可以避免的,损伤后应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尽可能避免全脾切除.

    作者:李伟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尖锐湿疣204例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204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理疗(微波)加干扰素治疗和理疗加中药治疗对照比较.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效果都满意.但理疗加干扰素治疗所需费用少、时间短.结论 理疗加干扰素治疗女性尖锐湿疣需时短、费用低,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桂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射血分数的影响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左室射血分数是反映左室排血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它的降低可出现在心排血量减低之前[1].在应用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我们观察了67例不同年龄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以及不同疗程的变化特点,从而预防和治疗此类患者的心力衰竭.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红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后,总结和统计分析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在同时给予控制脑出血和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后,有92例(占73.6%)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而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例;另33例(占26.4%)患者在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发生2周内分别死于再出血、颅内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及脑疝.并发癫痫患者主要以脑出血急性期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为主;急性期患者并发癫痫以全身强直阵挛型为主,首次发作第1周内的发生率与第2周内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发癫痫的病死率极高,在治疗时,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并对早期癫痫发作同时给予积极治疗,控制癫痫发作的频次和程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尽早及时有效的治疗,保护脑器官功能,预防癫痫发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马金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