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激素及酶的功能

尤敏华

关键词:妊娠期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耐热性碱性磷酸酶, 人胎盘生乳素, 多种细胞因子, 内分泌器官, 生长因子, 神经递质, 前列腺素, 合成, 孕激素, 缩宫素, 蛋白质, 雌激素, 胎儿
摘要:胎盘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通过合成多种激素、酶及蛋白质来维持妊娠、孕育胎儿.胎盘合成的激素及酶,主要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缩宫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前列腺素、多种神经递质和多种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这些激素及酶在整个妊娠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B超探查输尿管结石配合口服番泻叶显影观察

    目的 探讨B超探查输尿管结石配合口服番泻叶显影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4例疑似输尿管结石,经常规探查见有扩张而未查明病因患者,嘱其口服番泻叶后再次探查确定诊断.结果 74例疑似输尿管结石者,口服潘泻叶后B超探查见输尿管上段结石37例,中段结石28例,输尿管上段狭窄3例,中段狭窄1例,自行排石2例,非阻塞型3例.结论 B超探查输尿管结石,需要超声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操作技能,若遇特殊病例还需做肠道准备:经实践证明番泻叶的药用功效优于其他泻药,可有效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达到诊断准确,治疗及时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训;余大惠;杨玺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94例临床确诊失眠患者,将其分为A、B 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与奔豚汤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住院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A组;治疗方案实施结束后失眠症状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侯合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从脾胃论中风病的病机与诊治

    目的 分析中风的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因中风就诊的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并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观察组治愈14例(37.84%),好转20例(54.05%),无效3例(8.11%),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治愈5例(13.51%),好转12例(32.44%),无效20例(54.05%),总有效率为45.95%,2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风患者的发病多因为肝阳较旺,当突然感受风寒时,脾胃发生失调,引起肝阳上升而出现中风.采用中药降低肝阳亢进以及提升脾胃的元气,使能脾胃升降得以恢复,症状得到缓解.

    作者:杨军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临床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做到合理用药,一直一来是人类社会对药物治疗的理想与追求.实际上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问题相当严重,要想推行合理用药,必须对不合理用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不合理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法,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杭树娥;侯雄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精神科医院感染特点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精神科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869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6.1%,感染部位以胃肠道、上呼吸道、泌尿道、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为主.感染发生月份以7月、8月、9月多,其次是3月、4月.结论 精神科医院感染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孙碧梅;付金芳;李俊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644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结果比对

    目的 探讨同一实验室3台仪器检测钠(Na+)、钾(K+)、氯(CL-)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以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x20为参比仪器,2台644电解质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EP9-A2文件要求,每天收集5份不同浓度的血清,分别在3台仪器上测定Na+、K+、Cl-指标.连续检测8 d,记录测定结果,用回归分析对不同仪器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进行评估,以美国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其可比性.结果 3台仪器检测Na+和K+的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1/2CLIA,'88TEa,在允许范围内,具有可比性.而第2台644电解质分析仪检测CL-的结果偏差大于CLIA'88规定的允许总误差,不被接受.结论 不同检测系统应定期对相同测定项目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找出原因,建立恒定校准值,并及时校准,保证结果的一致性,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洪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石椒草咳喘颗粒联用氟替卡松防治儿童哮喘分析

    目的 探讨石椒草咳喘颗粒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减少哮喘儿童的用药副作用.方法 首次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初期均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常规处理,A组口服石椒草咳喘颗粒8 g/次,1日3次;B组口服缓释茶碱0.1 g/次,12h1次;2组均用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每日1次,125 μg/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A、B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A组、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石椒草咳喘颗粒与缓释茶碱相比,在儿童哮喘的防治上无显著差异,且未发现副作用.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山西某现代化矿井职业病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掌握某矿井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现状,制订相应措施.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对某现代化矿井的职业病防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该矿井共有17个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部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3 321人.到目前为止,共有尘肺病120例,噪声聋3例.结论 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应继续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群体职业危害防治意识.

    作者:郝朋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结肠造口旁疝原因分析

    1993年-2011年,我科共行结肠造口手术385例,发生造口旁疝1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结肠造口旁疝病例中,横结肠双腔造口旁疝2例,其中1例系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吻合术后行预防性结肠造口,另1例系低位直肠癌切除吻合后因发生吻合口瘘行结肠造口手术;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旁疝1例,系直肠癌晚期不能进行根治手术者;乙状结肠单腔永久造口旁疝8例,均为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

    作者:陈俊生;李新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头孢呋辛钠迟发性过敏反应2例报告

    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反应并不少见,在过敏反应的人群中,多数为迟发性过敏反应,往往皮试时阴性,输液后发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静滴头孢菌素数日后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发生过敏反应.我科2012年1月6日发生2例头孢呋辛钠迟发过敏反应患者,经停药脱敏对症处理后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三踝骨折43例手术治疗及效果分析

    三踝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严重的一种,手术内固定治疗目前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恢复踝穴的稳定性是学者们的一致观点[1].具体手术方式有多种,我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民;冯金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后,总结和统计分析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在同时给予控制脑出血和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后,有92例(占73.6%)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而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例;另33例(占26.4%)患者在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发生2周内分别死于再出血、颅内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及脑疝.并发癫痫患者主要以脑出血急性期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为主;急性期患者并发癫痫以全身强直阵挛型为主,首次发作第1周内的发生率与第2周内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发癫痫的病死率极高,在治疗时,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并对早期癫痫发作同时给予积极治疗,控制癫痫发作的频次和程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尽早及时有效的治疗,保护脑器官功能,预防癫痫发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马金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辨证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我科2006年-2011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2岁~76岁,病程2 d~3个月.病变部位胸背部12例,腰腹部18例,头面部5例.

    作者:申宝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流产药物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药物流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停经49 d以内的早孕,近年来广为应用,有较高的流产成功率,而对停经时间较长的患者行药物流产一次性成功率大大降低,并因阴道出血多,流产不完全,出血时间长,影响了药物流产的推广,因而人工流产仍为目前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两者的特点,我们对于临床上停经9周~12周的早孕晚期需积极终止妊娠的患者两者相结合,在人工流产术前辅以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后再行清宫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卵圆孔未闭导致脑梗死3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38岁,主因双眼视物不清18 d伴理解障碍15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8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不清,行走时右侧肢体经常碰撞物体,于入院前15 d家人发现患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答非所问,不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10年,未治疗;有20年吸烟史,20支/d.

    作者:靳丽娟;狄俊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因较复杂,一般常规治疗后易复发.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胃及十二指溃疡共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西米替丁、呋喃唑酮、山莨菪碱等治疗,目的是探讨奥美拉唑与传统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区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诊科医疗纠纷的分析及对策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前沿阵地.每个来急诊科的患者都希望得到好、快的医疗服务和抢救,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急诊科医疗纠纷也日益凸显,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笔者在急诊科工作10年,现就急诊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作者:戴红果;刘红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的防治措施.方法 35例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患者依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后,30例于4 d~7 d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2例死于感染加重,2例死于恶性肿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电解质紊乱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可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海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啶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用于下腰部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ASAⅠ或Ⅱ级拟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D组和M组于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6 μg/kg和咪唑安定0.6 mg/kg(泵注时间为10 min),分别以0.6 μg/(kg·h)和0.6 mg/(kg·h)的速度维持.结果 D组、M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N组(P<0.01),术后24 h随访顺行遗忘程度高于N组.结论 静注右美托咪啶0.6 μg/kg后以0.6 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适合于CSEA的镇静.

    作者:李小兵;韩志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射血分数的影响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左室射血分数是反映左室排血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它的降低可出现在心排血量减低之前[1].在应用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我们观察了67例不同年龄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以及不同疗程的变化特点,从而预防和治疗此类患者的心力衰竭.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红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