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血糖仪微量法测定末梢血糖时前2滴血测量值差异的探讨

赵美花

关键词:末梢血糖测定, 快速血糖仪, 指尖血糖值, 差异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速而准确的微量血末梢血糖测定的方法.方法 为1例ICU科患者定时测量指尖血糖,按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手指末端常规消毒后,发射一次性使用采血针,第1滴血吸入1号快速血糖仪,其值为观察组;用无菌棉棒迅速蘸去余血,第2滴血吸入2号快速血糖仪,其值为对照组.比较经两种方法测量指尖血糖值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指尖血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需擦拭,第1滴血即可快速、简便、科学地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血糖参考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肩胛骨骨折26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肩胛骨Ⅲ~Ⅴ型骨折患者采用后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通过随访,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和非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治疗的患者明显好于非手术患者.结论 对Ⅲ~Ⅴ型肩胛骨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可使骨折得到满意的复位和足够的稳定性,便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练,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作者:辛宏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对磁共振检查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性健康教育对MRI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是否实施全方位规范性健康教育对4 128例受检者分组,统计并比较其MRI检查时间、成功病例数和影像质量序列数,分析规范性健康教育对MRI检查速度和效果的影响.结果 实施规范性健康教育后MRI检查速度加快,成功率提高,影像质量显著优于实施规范性健康教育前.结论 针对不同特点人群适时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受检者主动配合完成检查,提高检查质量和速度.

    作者:方美芬;李开庆;张冬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锌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168例疗效观察

    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2007年WHO向全球推荐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应口服补充锌.为了解急性腹泻婴幼儿口服补充锌后对病程的影响,2010年8月-2011年4月我们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婴幼儿1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锌,取得较好的效果,缩短了病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罗莹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参脉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脉与环磷腺苷葡胺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参脉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参脉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晓蓉;谢陈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将12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12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检测和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非常明显,与非脑梗死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强烈的相关性,在临床中值得注意.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IMT检测,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好的帮助和借鉴.

    作者:段红真;刘四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腮腺肿瘤是颌面部临床常见的肿瘤,其中80%为浅叶肿瘤,外科手术是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多采用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腮腺浅叶和肿瘤的术式,其缺点是术后并发症较多且遗留瘢痕、容易造成面部畸形等.鉴于目前已确认腮腺肿瘤中80%为良性,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仅做浅叶切除即可满足大多治疗的需要,并提出了许多的改进术式,目的均是为了降低并发症和减少创伤、术后面部畸形等,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就近年来有关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农达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在医院发展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探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医疗质量管理,归根结底人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院从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入手,积极促进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在实现人才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了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潘惠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余姚市手足口病疫情现况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为进一步了解余姚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制定防控措施,现就2011年1月1日-5月20日的余姚市手足口病疫情的主要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刘杰;邵书丹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癫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分析

    1 病历摘要例1:患者,女,78岁,因阵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3 h入院.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数月发作1次,每次持续数小时,均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予以活血、抗血小板治疗,缓解后不留任何后遗症状.入院查体: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右上下肢肌力3级,右侧病理征阳性.入院后考虑脑梗死可能性大,予以活血,抗血小板等治疗,症状持续10 h后缓解.但2 d后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急行脑电图:额中央顶枕可见尖波、尖慢波、棘波,左侧为著;头MRI:脑白质缺血性脱髓鞘改变,未见明显梗死灶.结合病史及发病特点考虑症状性癫痫,予以奥卡西平治疗,症状缓解且未再发作,随访4个月未再发作.

    作者:韩文芹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CRP BNP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以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胡东旭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三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比.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C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3种治疗方法的成本-效果情况.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效果/成本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但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美托洛尔与氨氯地平相比治疗的成本更低,因而更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周放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超声检查在早期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早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就诊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妊娠52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示正常早期单胎妊娠483例,占92.88%;稽留流产28例,占5.38%;异位妊娠6例,占1.15%;双胎1例,占0.19%;葡萄胎2例,占0.19%.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5例,占2.88%;妊娠合并卵巢囊肿24例,占4.62%;子宫畸形5例,占0.96%.结论 早期妊娠常规超声检查可发现异常妊娠及孕期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赵丽君;蒋春霞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马桑中毒1例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马桑中毒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在边远山区,仍不乏马桑中毒的患者,多数患者食入马桑量不多,症状较轻,很快恢复;少数患者则食入较多马桑,出现除胃肠道症状外的神经系统表现,如:抽搐、昏迷等,致使病情危重,需积极治疗抢救方能挽回生命.现将1例马桑中毒患者的救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伍国富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食管床引流主动脉弓后吻合预防治疗吻合口瘘的研究

    目的 探索食管床引流、主动脉弓后吻合对于食管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贲门癌243例病例.预置食管床引流管206例,未置食管床引流管37例,均经由主动脉后吻合,吻合完成后于食管床吻合口处放置乳胶引流管经前胸壁引出,手术完毕严密关闭纵隔胸膜使残胃完全置入纵隔.结果 243例患者中,预置引流管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5/206),未置引流管者发生吻合口瘘7例(7/37),吻合口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且2组患者的全身症状、治疗方案及治疗费用有明显差异.结论 预置食管床引流管、经主动脉弓后吻合不仅对吻合口瘘可产生积极的预防作用,而且可显著改善吻合口瘘发生后患者的全身状况、治疗方案及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张瑞星;岳江涛;庞乐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3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5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205例和观察组37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冯国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RP sVCAM-1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5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同时选取2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CRP、sVCAM-1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的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CRP、sV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RP、sVCAM-1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刘瑾春;史芳涛;郭晓燕;杨讯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酚妥拉明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6例患有肺炎的临床确诊患儿,将其分为A、B 2组,平均每组38例.A组采用多巴胺治疗,B组采用多巴胺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期间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早于A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用药过程中存在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治疗结束出院后肺炎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明芝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基于掌背动脉与指掌侧动脉存在交通支这一解剖基础,本组设计以此交通支为蒂,带第1或第2或第3或第4掌背动脉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中、环、小指掌、背侧皮肤缺损28例.结果 2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厚度及质地与受区皮肤接近,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6 mm~9 mm.结论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操作简单,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修复手指掌背侧近节或近2节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丁华东;周志华;廖子鸿;蔡纯雁;罗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聚维酮碘治疗外阴及阴道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擦拭对外阴阴道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符合诊断标准的外阴阴道炎患者共226例,随机分为A组(113例):用聚维酮碘纱布擦拭,每天1次,共治疗3 d;B组(113例):用洁尔阴洗液冲洗阴道后放置硝酸咪康唑栓剂0.2 g,每天1次,共治疗7 d.观察2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记录患者自评满意度.结果 2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用药1 d~7 d,A组疗效满意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7 d~14 d、30 d 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维酮碘纱布擦拭用药治疗外阴阴道炎疗效肯定,且优于阴道放置硝酸咪康唑栓,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燕;曾志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快速血糖仪微量法测定末梢血糖时前2滴血测量值差异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快速而准确的微量血末梢血糖测定的方法.方法 为1例ICU科患者定时测量指尖血糖,按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手指末端常规消毒后,发射一次性使用采血针,第1滴血吸入1号快速血糖仪,其值为观察组;用无菌棉棒迅速蘸去余血,第2滴血吸入2号快速血糖仪,其值为对照组.比较经两种方法测量指尖血糖值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指尖血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需擦拭,第1滴血即可快速、简便、科学地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血糖参考值.

    作者:赵美花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