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阴道试产中38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63.3%,与再次择期剖宫产的68例相比较,再次择期剖宫产的出血量多,住院天数多,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25),产后发热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无再次剖宫产指征,在严密监护下适当给予阴道试产机会是必要、安全、可行的选择.
作者:王爱云;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腋臭治疗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技巧.方法 采用小切口治疗术治疗腋臭60例,术中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小切口腋臭治疗术创伤小、疗效好,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郭红霞;薛哲民;杨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们采用经皮微创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11例,均为髌骨单纯性纵行骨折.结果 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周~16周,平均时间11.6周.术后次日患者即可行膝关节屈伸锻炼,1周后活动度70°~100°,平均活动度85.5°,1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90°~135°,平均活动度121.2°.结论 经皮微创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简便、安全、有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骨折愈合快.
作者:赵强;曹士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57例青春期子宫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青春期子宫出血患者,42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72.4%;8例为血液系统疾病,占13%;4例为生殖道器质性病变,占7.8%;其他疾病3例,占5.2%.结论 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病因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主.超声结合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是确诊依据.
作者:李秀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维持性血透(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大多数存在程度不同的贫血,且随病程进展日益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影响患者存活率和住院率的独立危险因子[1].因此,积极有效地纠正贫血是改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透析中失血、频繁取血化验和(或)肠道失血,而胃肠道铁的吸收有限,是透析患者铁缺乏的主要原因.因此,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患者需要常规补充铁剂.蔗糖铁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静脉铁剂之一,我们将静脉应用蔗糖铁与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喜荣;贾小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前侧放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9月间60例行前侧放置重建钢板的锁骨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相关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0例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内固定物失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局部无疼痛,患肢无短缩.按Heer评定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60例骨折治疗结果均为优.结论 前侧放置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对于锁骨中段闭合性骨折可运用MIPPO技术原理行微创手术治疗,此术式骨折愈合快,切口小,可获得美观的效果.
作者:刘永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避免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不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245例早产儿中出现喂养不耐受52例,占21.22%,主要表现为胃潴留、呕吐、腹胀、便秘等.结果 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有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史患儿越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结论 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与胎龄、体重、产前及产时缺氧密切相关.
作者:严建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常见病,据统计,脑卒中病残率为85.6%,其中15.0%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1].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住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临床观察,发现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后遗症明显减少.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莲;徐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癔症的疗效及依从性.方法 对30例癔症患者首选MECT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行MECT治疗2次后症状完全消失,10例治疗3次完全消失,6例治疗4 d~5 d痊愈,4例在治疗6次后痊愈.患者依从性佳,无并发症,不良反应轻.结论 MECT治疗癔症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轻,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作者:张会堂;刘桂英;于宏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重症监护病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患者入室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甚至产生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等不良心理,表现出明显的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就是个体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精神紧张综合征,表现为生物学、心理、情绪三方面的反应[1].由于重症监护病室的特殊性,导致危重患者文化休克的程度增高,此时文化休克会严重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身心康复,必须予以正性心理调节以尽快纠正.
作者:吴国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特殊情况,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特点,我院在2006年-2010年共收治10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0例,占同期腰椎间盘手术的5%.男6例,女4例,年龄30岁~6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1年,L4~513例,L5~S1 7例,有明显创伤史6例,有推拿按摩史5例.10例均有慢性腰腿痛史,经休息及对症治疗后好转,此次术前症状突然加重,不能行走3例,扶入病房7例,会阴麻木及大小便障碍5例,足下垂2例.查体有痛苦面容,椎间隙压痛、放射痛10例,鞍区麻木5例,下肢肌肉萎缩2例,胫前肌及腓长伸肌肌力减弱8例,其中0级2例.
作者:孙富;王军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院2008年-2009年行第二产程剖宫产80例,本文从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术后感染、新生儿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虽然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术后并发症较第一产程剖宫产发生率高,但只要认真观察产程,提高手术技巧,第二产程剖宫产对降低剖宫产率,抢救新生儿窒息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宇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是指微生物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且有的微生物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为多重耐药.当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突出表现为发生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耐药的程度越来越重,耐药的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的频率越来越高,耐药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耐药造成的负担越来越不堪承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继续蔓延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作者:孟善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任务的重要场所,是一个风险性高的科室[1],它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院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详细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手术患者安全防护的各种措施,达到杜绝或减少各种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的目标.
作者:李菁;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与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 对我社区2006年1月-2009年6月接种的158例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效的健康宣教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8%,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结论 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和终消灭传染病.
作者:殷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街头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销售方式,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但食品安全隐患也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如何发展和管理街头食品,使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经营轨道,已成为新形势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卫生工程.本文通过对我县县城和9个乡政府所在地226户街头食品摊点周边环境卫生、卫生设施、餐具消毒及保洁;408名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持证率、卫生法律法规知晓率等的调查,发现街头食品存在着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从而达到消除因街头食品卫生问题而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目的,为街头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可行性措施.
作者:牛春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常因会阴过紧,会阴体过长、过短,耻骨弓过低,胎头过大及胎儿娩出过速等发生不同程度的裂伤,甚至需要侧切,裂伤或侧切后又容易发生感染.故我们在第二产程中常规行改进后的双侧阴部神经阻滞和会阴局部浸润麻醉来降低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从而降低产褥感染率.我院于2008年对127例头位初产妇进行了双侧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靖;韩长珍;霍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不同科室随机抽取住院患者病历160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我院160例住院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大多数抗感染药物用药剂量相对合理,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较高(90%),联合用药普遍,而药敏试验率较低(1.3%),围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100%,对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依赖性过大.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的措施.
作者:王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uiz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报道[1,2].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疗效,本文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其先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胎儿娩出30 min后胎盘尚未娩出者,统称为胎盘滞留.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产后出血的20%.其诊断并不困难,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会危害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争取积极预防和正确地处理胎盘滞留,以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近年来,由于流产、刮宫、剖宫产史及子宫内膜感染等因素增加,胎盘滞留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1990年-2009年10年间收治15例产后胎盘滞留患者,现将其发病原因、预防和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郭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