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患者文化休克及正性心理调节

吴国芳

关键词:重症监护患者, 文化休克, 重症监护病室, 心理调节, 特殊性, 文化环境, 重要场所, 治疗, 危重患者, 身心康复, 精神紧张, 不良心理, 生物学, 不适应, 综合, 现象, 入室, 情绪, 抢救, 恐惧
摘要:重症监护病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患者入室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甚至产生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等不良心理,表现出明显的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就是个体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精神紧张综合征,表现为生物学、心理、情绪三方面的反应[1].由于重症监护病室的特殊性,导致危重患者文化休克的程度增高,此时文化休克会严重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身心康复,必须予以正性心理调节以尽快纠正.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变异及防治对策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是指微生物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且有的微生物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为多重耐药.当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突出表现为发生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耐药的程度越来越重,耐药的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的频率越来越高,耐药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耐药造成的负担越来越不堪承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继续蔓延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作者:孟善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血沉结果的比对

    目的 研究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来我院就诊医生要求检测血沉的5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同时按两种血沉检查方法的不同要求采集血样,用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和传统的魏氏法测定血沉.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种血沉检查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操作方便、快捷,结果准确,能同时测定多个样本,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双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常见病,据统计,脑卒中病残率为85.6%,其中15.0%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1].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住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临床观察,发现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后遗症明显减少.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莲;徐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住院患者160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不同科室随机抽取住院患者病历160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我院160例住院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大多数抗感染药物用药剂量相对合理,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较高(90%),联合用药普遍,而药敏试验率较低(1.3%),围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100%,对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依赖性过大.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的措施.

    作者:王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街头食品安全监管方法探讨

    街头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销售方式,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但食品安全隐患也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如何发展和管理街头食品,使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经营轨道,已成为新形势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卫生工程.本文通过对我县县城和9个乡政府所在地226户街头食品摊点周边环境卫生、卫生设施、餐具消毒及保洁;408名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持证率、卫生法律法规知晓率等的调查,发现街头食品存在着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从而达到消除因街头食品卫生问题而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目的,为街头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可行性措施.

    作者:牛春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软固定复位加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5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软固定方法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游离骨折断端骨膜和深筋膜再重叠缝合使骨折复位,透视满意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结果 55例髌骨骨折达到了解剖复位,3例髌骨关节面台阶小于2 mm,均达到了复位要求.结论 软固定对复杂的髌骨骨折能有效复位并有一定的强度,利于进一步内固定.

    作者:王钦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18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糖尿病足患者入院后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同时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 18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14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1例截肢.结论 采取早期正确的内外科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截肢率.

    作者:王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任务的重要场所,是一个风险性高的科室[1],它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院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详细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手术患者安全防护的各种措施,达到杜绝或减少各种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的目标.

    作者:李菁;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液科恶性肿瘤静脉化疗的护理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破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等,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逐年增高.所以目前恶性肿瘤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为一种异质性、不均一性疾病,临床表现各异对治疗反应各不同相同.血液科利用化疗药物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或)诱导凋亡,在患者对化疗药物能耐受的情况下,通过反复给药,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以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

    作者: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运城市女职工乳腺疾病1662例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运城市女职工乳腺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我院2007年3月-12月普查1 662例女职工,均行问病史、触视诊、近红外乳腺扫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摄片等检查.结果 乳腺患病人数644例,患病率为38.74%,其中乳腺增生624例占37.55%,乳腺纤维瘤14例占0.84%,乳腺导管扩张2例占0.12%,乳腺脂肪瘤4例占0.24%.结论 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常见,且发病与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桂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的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超期妊娠1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期妊娠实施产科干预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任何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超期妊娠患者196例,对催产素引产的依从性、终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96例超期妊娠者中愿意实施催产素引产仅72例,占36.7%,引产成功63例,成功率为87.5%;要求等待65例;终行剖宫产108例.结论 超期妊娠巨大儿发生率较高,对催产素引产依从性差,如进行适当的产科干预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瑞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方法 总结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 26例患者接受化疗后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8例,好转2例,未缓解2例.结论 化疗期间护理人员正确细致的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永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在105例甲状腺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发生.结论 护士了解患者病情,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妇女阴道炎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阴道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220例老年妇女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老年妇女阴道炎包括老年性阴道炎82例,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68例,真菌性阴道炎60例,淋菌性阴道炎10例;综合治疗后220例中痊愈118例,显效59例,有效32例,无效11例.结论 老年妇女阴道炎病种比较复杂,通过增强阴道黏膜抵抗力,消灭或抑制病原体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高妍;李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新建立的气体通道,以解除上呼吸阻塞和进行人工呼吸的有效措施.其在心肺复苏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手术患者确保呼吸道通畅、昏迷痉挛患者预后治疗或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常用的方法.其管理主要包括气囊的管理、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及人工气道湿化的管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使人工气道的管理有了新的护理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焱鑫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阴部神经阻滞与会阴局部浸润麻醉的应用

    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常因会阴过紧,会阴体过长、过短,耻骨弓过低,胎头过大及胎儿娩出过速等发生不同程度的裂伤,甚至需要侧切,裂伤或侧切后又容易发生感染.故我们在第二产程中常规行改进后的双侧阴部神经阻滞和会阴局部浸润麻醉来降低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从而降低产褥感染率.我院于2008年对127例头位初产妇进行了双侧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靖;韩长珍;霍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80例临床体会

    我院2008年-2009年行第二产程剖宫产80例,本文从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术后感染、新生儿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虽然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术后并发症较第一产程剖宫产发生率高,但只要认真观察产程,提高手术技巧,第二产程剖宫产对降低剖宫产率,抢救新生儿窒息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宇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9例均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2年,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系关节内骨折,CT三维重建可帮助医生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及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效果,减少并发症,终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作者:范探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乳腺癌患者心理障碍的人性化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手术后形体的破坏和术后治疗的毒副反应使她们经历了从生理到心理的双重打击.2007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对38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