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固定复位加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58例临床体会

王钦义

关键词:髌骨骨折, 丝线, 软固定, 复位
摘要:目的 探讨软固定方法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游离骨折断端骨膜和深筋膜再重叠缝合使骨折复位,透视满意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结果 55例髌骨骨折达到了解剖复位,3例髌骨关节面台阶小于2 mm,均达到了复位要求.结论 软固定对复杂的髌骨骨折能有效复位并有一定的强度,利于进一步内固定.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腹股沟疝术中寻找疝囊63例体会

    腹股沟疝(包括斜疝和直疝)术中寻找疝囊是重要步骤之一,如何快速找到疝囊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野暴露的关键.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3例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患者均采用先手指游离精索后找疝囊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武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痰热清在尘肺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煤矽肺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煤矽肺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点;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咳嗽咳痰、胸憋气短、肺部啰音改变情况、X线吸收状况,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2组治疗前后咳嗽咳痰、胸憋气短、肺部啰音改变情况、X线吸收状况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一种良好的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秀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3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孕期、在院及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及加强监护等措施.结果 全部孕妇治愈或缓解出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及相关护理,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和病死率.

    作者:李彩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常见病,据统计,脑卒中病残率为85.6%,其中15.0%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1].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住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临床观察,发现早期给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后遗症明显减少.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莲;徐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青春期子宫出血57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57例青春期子宫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青春期子宫出血患者,42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72.4%;8例为血液系统疾病,占13%;4例为生殖道器质性病变,占7.8%;其他疾病3例,占5.2%.结论 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病因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主.超声结合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是确诊依据.

    作者:李秀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的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80例临床体会

    我院2008年-2009年行第二产程剖宫产80例,本文从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术后感染、新生儿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虽然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术后并发症较第一产程剖宫产发生率高,但只要认真观察产程,提高手术技巧,第二产程剖宫产对降低剖宫产率,抢救新生儿窒息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宇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管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运城市女职工乳腺疾病1662例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运城市女职工乳腺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我院2007年3月-12月普查1 662例女职工,均行问病史、触视诊、近红外乳腺扫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摄片等检查.结果 乳腺患病人数644例,患病率为38.74%,其中乳腺增生624例占37.55%,乳腺纤维瘤14例占0.84%,乳腺导管扩张2例占0.12%,乳腺脂肪瘤4例占0.24%.结论 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常见,且发病与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桂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9例均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2年,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系关节内骨折,CT三维重建可帮助医生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及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效果,减少并发症,终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作者:范探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任务的重要场所,是一个风险性高的科室[1],它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院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详细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加强手术患者安全防护的各种措施,达到杜绝或减少各种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的目标.

    作者:李菁;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动血沉仪与魏氏法血沉结果的比对

    目的 研究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来我院就诊医生要求检测血沉的5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同时按两种血沉检查方法的不同要求采集血样,用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和传统的魏氏法测定血沉.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种血沉检查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操作方便、快捷,结果准确,能同时测定多个样本,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双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出血120例原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uiz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报道[1,2].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疗效,本文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其先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脑梗死占75%[1],吞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在急性期发生率为51%[2].吞咽困难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易导致营养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造成误吸,同时易引起患者悲观失望的心理,致使患者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整个康复过程.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及吞咽功能训练的康复护理,是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现将其护理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2例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避免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不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245例早产儿中出现喂养不耐受52例,占21.22%,主要表现为胃潴留、呕吐、腹胀、便秘等.结果 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有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史患儿越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结论 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与胎龄、体重、产前及产时缺氧密切相关.

    作者:严建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钳刮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钳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在我院计划生育门诊妊娠10周~15周需要终止妊娠的100例孕妇实施钳刮术,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观察子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全身情况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内复诊,无1例发生妊娠物残留及宫颈内口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完全流产率高、痛苦小、清宫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领域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方法 总结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 26例患者接受化疗后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8例,好转2例,未缓解2例.结论 化疗期间护理人员正确细致的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永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小切口腋臭治疗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小切口腋臭治疗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技巧.方法 采用小切口治疗术治疗腋臭60例,术中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小切口腋臭治疗术创伤小、疗效好,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郭红霞;薛哲民;杨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析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变异及防治对策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是指微生物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且有的微生物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为多重耐药.当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突出表现为发生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耐药的程度越来越重,耐药的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的频率越来越高,耐药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耐药造成的负担越来越不堪承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继续蔓延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作者:孟善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微波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波对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用微波点刺鼻黏膜高敏感区.结果 50例患者中有效12例,显效23例,治愈13例,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未出现其他副作用.结论微波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对组织损伤小,反应轻,对患者来说痛苦小易接受,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依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