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萍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从不同科室随机抽取住院患者病历160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我院160例住院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为主,大多数抗感染药物用药剂量相对合理,抗感染药物应用率较高(90%),联合用药普遍,而药敏试验率较低(1.3%),围术期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100%,对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依赖性过大.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的措施.
作者:王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避免引起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不利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245例早产儿中出现喂养不耐受52例,占21.22%,主要表现为胃潴留、呕吐、腹胀、便秘等.结果 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有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史患儿越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结论 早产儿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与胎龄、体重、产前及产时缺氧密切相关.
作者:严建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微波对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用微波点刺鼻黏膜高敏感区.结果 50例患者中有效12例,显效23例,治愈13例,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未出现其他副作用.结论微波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对组织损伤小,反应轻,对患者来说痛苦小易接受,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依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管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破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等,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逐年增高.所以目前恶性肿瘤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为一种异质性、不均一性疾病,临床表现各异对治疗反应各不同相同.血液科利用化疗药物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或)诱导凋亡,在患者对化疗药物能耐受的情况下,通过反复给药,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以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
作者:程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是指微生物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且有的微生物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为多重耐药.当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变异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突出表现为发生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耐药的程度越来越重,耐药的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的频率越来越高,耐药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耐药造成的负担越来越不堪承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微生物耐药性变异的继续蔓延是摆在医学界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作者:孟善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运城市女职工乳腺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我院2007年3月-12月普查1 662例女职工,均行问病史、触视诊、近红外乳腺扫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摄片等检查.结果 乳腺患病人数644例,患病率为38.74%,其中乳腺增生624例占37.55%,乳腺纤维瘤14例占0.84%,乳腺导管扩张2例占0.12%,乳腺脂肪瘤4例占0.24%.结论 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常见,且发病与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桂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数字X摄影(digital radigraphy,DR)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在成像技术上是一个质的飞跃,由直接数字化代替传统的模拟由数字转换,避免了影像链上诸多环节对影像产生的影响,减少了图像的噪声和失真,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扩展了影像的动态范围.我科2006年引进美国GE Healthcare Definium TM6000直接数字平板X线摄影系统,现将其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我院2008年-2009年行第二产程剖宫产80例,本文从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术后感染、新生儿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虽然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术后并发症较第一产程剖宫产发生率高,但只要认真观察产程,提高手术技巧,第二产程剖宫产对降低剖宫产率,抢救新生儿窒息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宇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来我院就诊医生要求检测血沉的5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同时按两种血沉检查方法的不同要求采集血样,用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和传统的魏氏法测定血沉.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种血沉检查方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CROsed-system全自动血沉仪操作方便、快捷,结果准确,能同时测定多个样本,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双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在新生儿早期临床症状未表现之前,进行筛查并及时治疗,以避免发生智力不可逆损害的系统服务[1].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和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我院新生儿科于2008年11月19日收治1例左足跟感染患儿,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外用舒夫林治疗婴儿面部湿疹的疗效.方法 对临床上确诊的90例面部湿疹婴儿外用舒夫林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皮损不同程度地出现皮疹消退、皮屑脱落,露出红润皮肤.结论 舒夫林治疗婴儿面部湿疹安全、有效,为目前治疗婴儿面部湿疹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史云龙;李文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重症监护病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患者入室后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甚至产生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等不良心理,表现出明显的文化休克现象.文化休克就是个体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精神紧张综合征,表现为生物学、心理、情绪三方面的反应[1].由于重症监护病室的特殊性,导致危重患者文化休克的程度增高,此时文化休克会严重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身心康复,必须予以正性心理调节以尽快纠正.
作者:吴国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的痊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4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9例均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2年,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系关节内骨折,CT三维重建可帮助医生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及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效果,减少并发症,终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作者:范探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胎儿娩出30 min后胎盘尚未娩出者,统称为胎盘滞留.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产后出血的20%.其诊断并不困难,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会危害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争取积极预防和正确地处理胎盘滞留,以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近年来,由于流产、刮宫、剖宫产史及子宫内膜感染等因素增加,胎盘滞留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1990年-2009年10年间收治15例产后胎盘滞留患者,现将其发病原因、预防和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郭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阴道试产中38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63.3%,与再次择期剖宫产的68例相比较,再次择期剖宫产的出血量多,住院天数多,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25),产后发热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无再次剖宫产指征,在严密监护下适当给予阴道试产机会是必要、安全、可行的选择.
作者:王爱云;文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们采用经皮微创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11例,均为髌骨单纯性纵行骨折.结果 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周~16周,平均时间11.6周.术后次日患者即可行膝关节屈伸锻炼,1周后活动度70°~100°,平均活动度85.5°,1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90°~135°,平均活动度121.2°.结论 经皮微创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简便、安全、有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骨折愈合快.
作者:赵强;曹士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阴道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220例老年妇女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0例老年妇女阴道炎包括老年性阴道炎82例,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68例,真菌性阴道炎60例,淋菌性阴道炎10例;综合治疗后220例中痊愈118例,显效59例,有效32例,无效11例.结论 老年妇女阴道炎病种比较复杂,通过增强阴道黏膜抵抗力,消灭或抑制病原体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高妍;李菁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在105例甲状腺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发生.结论 护士了解患者病情,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