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云;王萍桂
目的 在手术中的使用配合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0年8月110例手术中应用超声刀的护理配合.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因器械故障而影响手术进度及出现并发症.结论 手术室护士充分了解超声刀的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能够保障手术安全顺利完成,提高手术配合效率.
作者:邹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汶川大地震后,造成一大批伤病员被送往医院,我院胸心外科收治大量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对他们进行了精心治疗和护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范利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对特殊创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不同创伤患者34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诊治,医患关系十分和谐.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积极的心理干预,对实施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医疗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万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硒锌氨基酸治疗儿童锌缺乏病的疗效.方法 将414例锌缺乏儿童随机分为硒锌氨基酸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血锌的增加值.结果 治疗组血锌平均增加值为3.37 μmol/L,对照组为0.92 μmol/L,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208例中,显效153例,有效51例,无效4例,对照组206例中,显效95例,有效32例,无效79例,χ2=87.36,P<0.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硒锌氨基酸治疗儿童锌缺乏病疗效显著.
作者:陈秋云;王萍桂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时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系统的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及引流管的护理,有计划地进行全面细致有效的护理活动,能够增强患者的耐受力,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曹维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肿瘤护理临床教学中实施伦理学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 进行小讲课理论引导、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行为引导及护生实践活动指导.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伦理学教育后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结论 将伦理学教育融入肿瘤护理临床教学十分必要,三种方法的实施成效显著.
作者:马敏;张彩莲;薛艳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产道血肿是指产时产道血管损伤或断裂而皮肤或黏膜相对完整,血液在局部积聚形成的血肿,对产妇的危害很大,它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产道血肿是产时和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不显性出血,常容易忽视,且出血量不易计算,以至于耽误处理治疗,给产妇造成严重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不断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道血肿的发生率,我们要及早预防,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积极处理.现将我院2007 年3 月-2009 年3 月阴道分娩所发生的产道血肿分析如下.
作者:洪芸 刊期: 2011年第15期
1999年5月-2010 年5月我们为1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通过正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积极的术后监护,加上整个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心理明显降低,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AMI 急诊PTCA 的成功率,减少了其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月华;王青妍;苗洁清;姜丽梅;戚新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近年来医院护患纠纷有增多趋势,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烦恼,也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护士上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恐怕语言上、行为上稍有不慎,被患者和家属抓住把柄投诉,不仅给医院带来经济上、名誉上的双重损失,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对于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抛开患者及家属只强调自己利益、过度维权等原因不讲,就护士方面的原因来说,护士素质永远都不能忽视.
作者:宋修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实习生应用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方法对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 将在供应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人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采用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2组教学的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结果 2组在教学方法满意度、学习兴趣、实习计划落实、个人综合素质、理论与操作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法优于传统带教法,前者更利于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罗喜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对我科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83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83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好转出院,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汤宁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心脏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方法.血管迷走反射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发症,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及早发现血管迷走反射的早期征象,及时观察和护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少此类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加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脑卒中患者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7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护理重点、难点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92例脑卒中患者经过医生的积极治疗、护士的系统护理及病员亲属的密切配合,患者的病情(语言功能、肢体肌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均获得明显好转,其中65例患者生活基本自理,20例需要协助生活,7例因经济问题中途放弃治疗.结论 系统的护理及仔细的病情观察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订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的目标.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制订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 静脉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68例)采用信息疗法和松弛疗法分阶段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产后干预组焦虑(SAS)和抑郁(SD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素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作为一种新的引流技术[1],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近几年我国应用VSD治疗各种创面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在急、慢性软组织缺损和(或)感染性创面,伴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或骨外露的治疗应用[2]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肯定,护理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步开展.
作者:陆日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患者的信任有助于提高疗效,化解矛盾纠纷.应注重树立护士真诚的护理道德操守,训练技术基本功、常见技术性问题处理技巧,加强语言性技巧、催款问题处理技巧,以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技巧等.
作者:胡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颅骨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97 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头部备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体位、引流管、营养、康复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97 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平稳,积极配合治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 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正确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莉;邹文彬;周正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护士所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已被认为是一种职业危险.而护士的身心健康将会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护士职业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护士职业压力,提高护士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护士职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作者:安媚;李红梅;孙菡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调查、护理治疗、生命体征心电变化的观察、健康教育、康复活动指导、预防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2例死亡.结论 及时就诊治疗、心理护理、搞好基础护理、康复活动指导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琼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