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疼痛患者的心理干预

阎晶晶

关键词:疼痛的心理因素, 患者身心健康, 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 医学模式转变, 疼痛的观察, 人文关怀, 临床工作, 护理体会, 中心, 学科, 疾病, 关系, 地位
摘要:心理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疼痛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护理工作中对疼痛的观察与研究非常重要,心理护理在疼痛的缓解和减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护理工作以健康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将患者身心健康的满足作为护理工作重中之重,更体现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现将疼痛的心理因素和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降压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并发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患者住院前服用的降压药物以复方制剂为主,住院期间服用的降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为主.结论 加强对本地区高血压的知识宣传普及,遵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水平,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燕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63例分析

    目的 探讨甲氨堞呤(methotrexate,MTX)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确诊为异位妊娠,适合肌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6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63例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的患者,治愈53例,10例未愈.治愈53例中有50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含量<2 000 U/L,3例血HCG含量分别为2 357,2 480,2 500 U/L;10例未愈,其中3例血HCG分别为850,870,900 U/L,其余7例血HCG含量在2 600~4 400U/1.,之间.治愈的53例患者中,有43例为1个疗程治愈.其中38例血HCG含量<1 000 U/L,5例血HCG含量1 000~2 000 U/L,;2个疗程治愈7例,血:HCG含量1 000~2 000U/L;3个疗程治愈3例,血HCG含量分别为2 500,2.480,2 357 U/L.结论 严格掌握指征情况下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住妊娠疗效好、方便简单且副作用小.

    作者:谢灵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20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迭拉奉组治疗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结果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比较,依达拉奉组治疗前为(20_2±10.3)分,治疗后为(10.6±5.1)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前为(19.8±5.1)分,治疗后为(15.6±4.4)分,治疗前后无明显下降.治疗后依达拉奉组NDS减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庾长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面神经麻痹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时面神经麻痹的影响.方法 对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针灸、理疗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眼睛护理、局部护理、饮食护理、自我按摩等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面神经麻痹的治愈率,缩短了病程.结论 针灸及药物治疗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手段,而针对患者的个性特点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缩短病程,充分体现了护理干预对面神经麻痹康复的重要性.

    作者:王艳红;董福梅;赵翠花;金艳霞;刘喜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B超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价值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1],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每一位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无痛人流手术不仅降低了人口出生率,而且克服了人流手术后引起的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弊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姜红芳;张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协同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协同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将经病理确诊的中、晚期食管癌90例随机分为2组(单放组和化放组),每组45例,放疗均采用6 MVX线外照射,单放组常规分割治疗2 Gy/次,5次/周,全疗程总剂量70 Gy;化放组放疗前2/3疗程常规放疗2 Gy/次,5次/周,共40 Gy,后1/3疗程改用加速超分割治疗,1.5 Gy/次,2次/d,间隔6 h以上,全疗程总剂量70 Gy,前程配合DF方案化疗,治疗结束后,按照食管癌诊治规范标准,比较2组疗效及1,3年生存率.结果 单放组CR 44%,PR 51%,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28%,化放组CR为51%,PR 57%,1,3年生存率分别为74%,53%,经统计学处理两者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毒副作用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DF增敏化疗能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1,3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暴宛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05年2月~2008年8月收住的58例62足跟骨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骨折类型按Sanders分型,ⅡA型5例,ⅡB型8例,ⅢA型8例,ⅢB型15例,ⅢC型19例,Ⅳ型3例.58例病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形跟骨钢板内固定或克氏针螺钉固定,有骨缺损者自体植骨.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术后2个月部分负重,3个月完全负重.结果 58例患者获得9个月~32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Mar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良率83.87%.2例皮瓣坏死内固定拆除,2例出现距下关节慢性疼痛,明显影响行走.结论 手术是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稳定的内固定,适当的手术时机及合理的固定方式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舒军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观察

    近几年我们将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临床应用于四肢骨折72例,疗效满意.在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以及多发骨折、多发损伤方面,本同定器具有独特的疗效.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对本固定器治疗粗隆间或粗隆下骨折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

    作者:许振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猝死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猝死的病因、诱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猝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猝死的病例中心血管病33例,占78%;糖尿病7例,占17.3%;过度肥胖2例,占4.7%.心肺复苏成功4例,成功率9.5%.结论 应重视心率变异性研究,预防猝死高危因素,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原青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卵巢癌患者的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即临终关怀,是指针对各种疾病末期、癌症晚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其宗旨是满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需要,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后的时刻.对于临终患者,人们已经从过去以治疗为主的观点,转向以照顾为主的观点,提供姑息性治疗,解除疼痛,给患者提供心理社会支持;从单纯延长生命的观点,强调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及权利;注重对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1].临终关怀把医学对人类所承担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得更加圆满.

    作者:贺永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美常安治疗慢性腹泻11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美常安对慢性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消化门诊诊断为慢性腹泻的患者112例列入治疗组,接受美常安治疗.不分病因,治疗组给予美常安0.5 g,3次/d,2周为1疗程.选慢性腹泻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接受除美常安外其他用药和治疗组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期间记录治疗前后腹泻症状缓解情况,主要观察大便性状和每天大便次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1周~2周后,慢性腹泻症状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治愈率达91.96%,总有效率为97.32%,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2.55%,总有效率为82.5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美常安治疗慢性腹泻疗效确切,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外固定架与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我科于2002年2月-2008年8月期间,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加压螺丝钉、钢丝、克氏针做有限的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1/3开放性骨折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团;李华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2008年的48例晚期食管癌、贲门癌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术,观察其术后吞咽因难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食管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疗效肯定,操作简便.

    作者:徐伟峰;董玉琦;王新连;顾家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退变性腰椎后滑脱15例临床X线分析

    退变性腰椎前滑脱国内已有报道,但退变性腰椎后滑脱尚报道不多.本文报道15例,就其病因及x线诊断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作者:席英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90例分析

    随着麻醉技术的提高,剖宫产手术技术不断完善及剖宫产指征的改变,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术中取头困难随之增加.为解决剖宫产手术中取头困难(手术者手取胎头1 min未娩出者),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产钳助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秋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结肠损伤急诊处理20例临床分析

    由穿透性损伤所致的结肠及直肠损伤较多见,主要为刀伤及枪弹伤,由交通事故、坠落而发生的结肠钝性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创伤性结肠损伤在临床上处理难度大、并发症多,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临床医生一直关注的问题.我院2000年-2008年收治20例创伤性结肠损伤患者,现将有关临床资料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游军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肺炎支原体肺外表现3例误诊分析

    自20世纪30年代后,肺炎支原体已逐渐成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随着实验室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也证实了MP(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现将3例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肺外表现而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乌君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22例初探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减少COPD合并气胸误诊率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确诊为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22例误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经胸腔穿刺排气治愈,9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治愈,1例死亡.结论 对出现病情变化的COPD患者应认真体检,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从而降低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误诊率.

    作者:文小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肺部超声波辅助药物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选择恰当抗生素治疗及对症处理,大多数可以顺利治愈,但是临床上存在用抗生素治疗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肺部啰音难吸收或不吸收,咳嗽症状减轻但迁延不愈,导致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患儿不得不延长治疗甚至导致病情复发.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及肺部超短波辅助药物治疗支气管肺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3例误诊分析

    本文报告3例胆囊结石手术中发现胆囊癌病例,复习总结原发性胆囊癌有关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强调重视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的术前排查,警惕胆囊癌变的存在,为实施手术治疗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作者:张伟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