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急性期护理体会

宋向云

关键词:脑血管病, 急性期护理, 病死率,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降低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6年-2007年住院确诊的52例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16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利于医生早期作出诊断和治疗;对减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2例报告

    例1:患者,女,48岁.因感冒发热咽痛2 d,2008年8月6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8℃,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1 mm Hg=0.133 kPa).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胸部X线透视检查:双肺纹理增粗,紊乱,未见片状模糊阴影.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双黄连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

    作者:杜文君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现在中职教育面临巨大的困境,生源难,就业难,深造难.从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比例只在16%左右,而普通高中毕业生被各类高校录取的比例是70%左右.

    作者:崔燕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60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提出腹腔镜相关专业护士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根据各类手术的各个阶段针对性地提出护理重点.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使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手术期得以康复.各阶段护理重点是:术前重点为心理护理,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麻醉,手术操作;术后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指导患者进行适应性锻炼.结果全部病例中有1例发生胆瘘,1例发生皮下气肿,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均于手术后3 d~8 d出院.结论 具备腹腔镜专业的基础知识,周密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是配合腹腔镜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萍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晨间护理质量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晨间护理质量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病区安置.两个病区的环境、设施、服务条件相同,对照组由2名早班护士以现行护理标准进行晨间护理,试验组由护士长同1名早班护士按照修订后的护理标准进行晨间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这2组患者分别在住院第3日、第7日、第14日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及时填写后收回,对填写符合要求的100例问卷表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2组患者满意率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统计表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晨间护理质量越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就越高;晨间护理质量越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就越低.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护理标准,使晨间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诊疗休养环境,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娟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脑血管病急性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降低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6年-2007年住院确诊的52例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结果 52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16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利于医生早期作出诊断和治疗;对减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向云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对76例医疗投诉的分析思考

    随着高龄人群的增加、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新的医疗技术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带病生存的人数逐年增加,对于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作者:刘悦锋;李锦歌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小儿颌面部间隙感染154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引流及局部抽吸注药术,减少全身性危机,对154例小儿颌面部间隙感染病进行治疗及特殊护理.结果本组154例惠儿经对症处理,早期控制,达到了预期治疗效果.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细致有效的护理,合理有效的抗生素应用,操作护理中的主动认真,是保证惠儿治疗成功的护理关键.

    作者:吴奇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具有依赖性药物的停用护理

    停药,意味着疾病的治愈,或药物对疾病已不产生治疗效果(包括药物具有双重性和耐受性)或药物对机体产生较重的不良反应.由于药物具有双重性,且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上的特点,机体对药物的处置需要一定的时间;

    作者:陈云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浅谈健康教育对全喉术后带管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长期留置气管套管的患者,大部分是由于喉部恶性肿瘤行全喉切除术后,因呼吸改道需要而留置气管套管,由于解剖上的特点,这类患者往往被限制了自身正常生理功能,对其生活质量有所影响.

    作者:朱艳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一起群集性腹泻事件的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及思考

    目的 总结群集性腹泻事件的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引发思考,进一步提高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防控能力.方法 调查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流行特征,提出医院感染控制对策,考核和评估各项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结果腹泻事件有效控制,无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制定合理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对策,对进一步提高群体性腹泻事件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淑会;王淑红;郭演平;张江卫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疏导

    血液透析是指在短时间内快速清除体内毒素及水分的治疗方式,是以纠正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为目的的一种带有创伤性的终身治疗,是治疗终末期肾病、延长患者生命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国内外研究表明,进行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预后有重大的影响,在医疗模式转变的今天,其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马燕玲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升护理水平

    现代护理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日益丰富,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者:段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浅谈农村留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我国实行和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就诊于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的留守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这是一群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建设作出了并且还将继续作出贡献与牺牲的特殊患者群体,他们与一般的老年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

    作者:符凤秀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浅谈留置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导管伴随性感染、尿道损伤、膀胱功能损伤、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等是留置导尿主要的并发症,对其预防和护理的有效措施主要有:合理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和结晶;改进现行尿液引流方法,减少膀胱功能损害;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能,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一村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的方法

    现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越来越多,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愈发显得重要.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得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的失败率低.

    作者:张连香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 ,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放疗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减轻了放疗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放疗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放疗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宾三梅;林雪梅;杨肖华;欧秀谏;陈小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 对88例泌尿外科手术病例实施心理护理,首先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障碍类型,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其接受能力,对患者采取适当方法 ,进行心理疏导,在全程护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从而提高医疗与护理质量.结果全组病例经及时、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心理障碍逐渐消除,能积极配合医疗与护理,使治疗达到满意效果;未发生因心理障碍者对医疗与护理的抗拒行为.结论 积极、认真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与护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钟慕贤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患者中的实施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他们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面转化的教育过程.

    作者:陈秋云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静脉穿刺成功的经验之谈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救治患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谈谈对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作者:韩红丽;黄美琴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利用介入放射学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血管栓塞以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这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方法[1],此方法可以阻断肿瘤的血供,使瘤体严重缺血和坏死而缩小[2].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科对3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了此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