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青;庞菊萍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散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作者:黄纯;王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时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性采取抗炎、止痛、活血化瘀、脱水、运动等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36例,占65.5%;基本治愈15例,占27.3%;好转3例,占5.5%;无效1例,占1.8%.结论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除腰椎间盘脱出游离型外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左毕;和丽琴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放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1月10年来我院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情况,分析不同放射剂量及放射前原发灶不同治疗情况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放射剂量在60Gy的生存期明显高于放射剂量40Gy以下的;原发灶切除后脑转移患者放疗效果优于肺原发灶没有切除的患者.结论 放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有效和安全方法之一.
作者:刘晶杰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红斑鳞屑减少、消退时间及瘙痒减轻、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92.5%,疗效明显优于时照组(60%),有统计学意义(x2=13.12,P<0.05).结论 NB-UVB是治疗玫瑰糠疹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美观、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唐金玲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对葡萄糖(GLU)线性范围进行验证评估,确保在线性范围内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 利用临床高值和低值血清标本配制成系列浓度样本,在BAYER2400全自动生化仪上对各样本的葡萄糖进行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评估GLU的检测线性范围.结果 葡萄糖的线性范围可达30mmol/L.结论 对定量监测项目均应确认其线性范围,防止线性以外的结果错误地报告.这也是实验室认可要求的一部分.
作者:张艳芳;彭建明;杨海霞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眼球按摩对滤过性手术后眼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对已行滤过性手术后治疗的82例(82只眼)青光眼进行眼球按摩,比较按摩前后前房及眼压的变化.结果 82例(82只眼)按摩前与按摩后即时前房及眼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有部分病例难以形成满意的滤过泡而致眼压不能得到良好控制,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手术失败.术后早期行眼球按摩有利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从而提高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裴化维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低频探头3.5 MHz检测阑尾区后.再改用高频探头7.5~10.0 MHz反复扫描阑尾区,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50例阑尾炎患者,低频探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32.3%,而高频探头检测符合率为72.6%.结论 超声能较好地检测阑尾炎病变,为临床手术提供很好的依据.而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
作者:包根友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40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分为2组:单纯膀胱灌注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膀胱灌注组采用吡柔比星,联合治疗组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55.00%)和单纯膀胱灌注组毒副作用发生率(95.0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肿瘤复发率(15.00%)和单纯膀胱灌注组肿瘤复发率(2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四君子汤可以明显地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毒副作用.
作者:胡佩胜;刘晋峰;姚永军;陈晓鹏;米振国 刊期: 2010年第16期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钼靶X线是公认的乳腺癌检查主要的手段,但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的无创及可重复性,高频彩超在乳腺疾病检查中已被广泛应用.
作者:龚倩;黄青青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藏红花酸对力竭运动大鼠血脂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大鼠游泳运动训练至力竭后测定大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及血糖(BS)、丙二醛(MDA)和全血血红蛋白(Hb)的含量.结果 藏红花酸能使力竭运动大鼠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下降;SOD活性,BS、Hb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AST活性显著下降.结论 藏红花酸对力竭运动大鼠可显著降低血脂,清除运动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和提高BS、Hb含量.
作者:陈达林 刊期: 2010年第16期
脓毒症(sepsis)是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常为严重创伤/烧伤、大型手术、重症急性胰腺炎、休克和重度中毒等患者的致死性并发症.
作者:王建纲;雷晋;卫好国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根据检测血清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准确选择四氢叶酸钙(CF)解救剂量,减少MTX毒副作用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4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进行大剂量MTX治疗后44 h和68 h进行药物浓度检测.结果 45例患儿用药后44 h血药浓度监测114例次.68 h血药浓度监测66例次.44 h血药浓度≤0.5μmol/L 99例次,0.5~1.0μmol/L 12例次,≥1.0 μmol/L 3例次.68 h血药浓度<0.1μmol/L 44例次,>0.1 μ mol/L 12例次,其中1例次有明显黏膜损害.结论 应用大剂量MTX治疗时其用药后44h血清MTX浓度>0.5μmol/L时应严格观察其68h浓度,68 h浓度<0.25 μmol/L时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0.1μmol/L时为安全浓度.
作者:王旭青;庞菊萍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中药生化合剂终止早孕,并预防流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妊娠≤60 d,要求应用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按1:1随机分组.研究组予以米非司酮早晨剂量50 mg,晚上25mg,连服2 d,用药第3天早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第4天起服中药生化合剂每日1荆,分2次服,连服5 d;对照组不予生化合剂.观察2组终止妊娠及阴道流血情况.结果 2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流产患者阴道流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完全流产者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2组完全流产者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流后序贯服用中药生化合剂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并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孙立英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G5振动排痰机在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排痰机排痰和体位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叩背排痰和体位引流.观察各组每日排痰量、患者症状、胸部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治疗组每日排痰量、患者症状、胸部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等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5振动排痰机对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患者协助排痰效果显著,有利于感染控制,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林增锐;黄泽宽;罗书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盆腔彩超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盆腔彩超及官腔镜对69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惠者进行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检查确诊宫内病变32例,盆腔彩超确诊19例.两者符合率为59.4%.宫腔镜检查黏膜下子宫肌瘤与诊刮病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来说,彩超是筛选子宫内膜病变的方便、简捷、有效与经济的方法,宫腔镜是可靠的诊断方法,而金标准是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可先做盆腔彩超了解子宫及盆腔情况,再在宫腔镜下同时行诊刮术,做组织病理检查,此方法已成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佳诊断手段.
作者:刘秀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疾患之一.我院自2007年6月-2008年12月用派瑞松软膏(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结合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即可沉积于肾脏而引起肾病变,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肾病.
作者:何晓晨;孙虹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心内科医师会诊病例的构成特点.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心内科医师会诊的病例来源及疾病类型.结果 2008年6月1日-12月30日共会诊患者364例,其中手术科室会诊228例(62.6%),非手术科室会诊136例(37.4%).急症会诊84例(23.1%),常规会诊280例(76.9%).急症会诊中以心律失常为多见,占急症会诊的38.1%(32/84).心内科常规会诊病例以冠心病多见,占常规会诊的24.6%(69/280).结论 心内科会诊医师应该了解会诊病例特点,综合医院医师需要加强对心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作者:崔纳;郭金成;许敏 刊期: 2010年第16期
1病例患者,男,41岁.因左外耳道反复瘙痒3个月,于2006年5月20日就诊.检查:左外耳正常,左外耳道皮肤表面增厚、皲裂、结痂,左鼓膜正常.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