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增锐;黄泽宽;罗书裕
桥本病又称淋巴性甲状腺肿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由于无典型的临床表现,既往又缺乏特殊检查方法,误诊率极高,因此造成了很多不合理的手术治疗.我院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桥本病48例,现将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庆伟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低频探头3.5 MHz检测阑尾区后.再改用高频探头7.5~10.0 MHz反复扫描阑尾区,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50例阑尾炎患者,低频探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32.3%,而高频探头检测符合率为72.6%.结论 超声能较好地检测阑尾炎病变,为临床手术提供很好的依据.而高频超声对阑尾炎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
作者:包根友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左右肝管的长度、直径及正常解剖及解剖变异,为临床肝脏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对200例成年人肝胆管的解剖进行研究,测量肝左、右管及肝总管的长度、外径和汇合角度,同时观测肝管汇合形式及变异.结果 左、右肝管在长度、外径方面存在差异(P<0.05);胆管的汇合方式可以总结成五个类型.结论 在胆管外科手术时应熟知肝管的解剖及其变异,避免意外损伤.
作者:龙顺益;林联合;张景;李江;龙晶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黛力新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 将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42例和黛力新+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黛力新10.5 mg,2次/d,共8周;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维生素B6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严重度,并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采用焦虑量表(HAMA)评价伴发焦虑程度.结果 治疗组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黛力新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抑郁症状.
作者:沈宁;黄慧婷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眼球按摩对滤过性手术后眼压控制的效果.方法 对已行滤过性手术后治疗的82例(82只眼)青光眼进行眼球按摩,比较按摩前后前房及眼压的变化.结果 82例(82只眼)按摩前与按摩后即时前房及眼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滤过性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有部分病例难以形成满意的滤过泡而致眼压不能得到良好控制,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手术失败.术后早期行眼球按摩有利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从而提高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裴化维 刊期: 2010年第16期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即可沉积于肾脏而引起肾病变,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肾病.
作者:何晓晨;孙虹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附子中毒机制及中毒原因,探讨防止附子毒性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 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附子的中毒机制,总结、归纳附子的中毒原因,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引起附子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止附子中毒需要准确辩证,严格掌握适应证,把握给药剂量,规范炮制方法,合理配伍应用,正确煎煮服用等.结论 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附子中毒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刘亚平;苗万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心内科医师会诊病例的构成特点.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心内科医师会诊的病例来源及疾病类型.结果 2008年6月1日-12月30日共会诊患者364例,其中手术科室会诊228例(62.6%),非手术科室会诊136例(37.4%).急症会诊84例(23.1%),常规会诊280例(76.9%).急症会诊中以心律失常为多见,占急症会诊的38.1%(32/84).心内科常规会诊病例以冠心病多见,占常规会诊的24.6%(69/280).结论 心内科会诊医师应该了解会诊病例特点,综合医院医师需要加强对心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作者:崔纳;郭金成;许敏 刊期: 2010年第16期
贵州燃煤型地氟病是一种以侵犯硬组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牙齿和骨骼受损形成不可逆的改变,严重的氟骨症使人的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造成瘫痪,丧失劳动生活能力.
作者:杜坤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疾患之一.我院自2007年6月-2008年12月用派瑞松软膏(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结合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红斑鳞屑减少、消退时间及瘙痒减轻、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92.5%,疗效明显优于时照组(60%),有统计学意义(x2=13.12,P<0.05).结论 NB-UVB是治疗玫瑰糠疹的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1病例患者,男,41岁.因左外耳道反复瘙痒3个月,于2006年5月20日就诊.检查:左外耳正常,左外耳道皮肤表面增厚、皲裂、结痂,左鼓膜正常.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G5振动排痰机在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排痰机排痰和体位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叩背排痰和体位引流.观察各组每日排痰量、患者症状、胸部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治疗组每日排痰量、患者症状、胸部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等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5振动排痰机对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患者协助排痰效果显著,有利于感染控制,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林增锐;黄泽宽;罗书裕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腹部创伤的部位及相关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急诊快速诊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和术后确诊的腹部创伤内脏损伤19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对急诊腹部创伤腹腔积液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利用超声特点结合临床,对急诊腹部创伤内脏挫裂伤快速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军;孙善松;车桂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继发真菌感染与抗茵药物应用的关系,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30例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后继发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抗茵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出现的平均时间为单用6.5 d,二联用6.18 d.结论 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更易继发真菌感染.广谱、高效的抗茵药物是导致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巧圣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双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70例可疑阑尾炎的患者用双频超声进行探查,超声检查阑尾的大小、形态和壁厚,阑尾腔有无扩张,有无粪石,周围有无积液等,对比不同频率的探头对阑尾显示的效果.结果 对手术患者或治疗后随访观察证实,70例中,仅用低频超声确诊急性阑尾炎33例(47%),联合应用双频超声确诊急性阑尾炎51例(73%).结论 联合应用双频超声可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
作者:邢亚莉;姚春霞;唐晓君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痛变的疗效.方法 血塞通400 mg,溶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休息5 d~7 d,再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1片,3次/d.结果 本组病例31例(62只眼),显效46只眼,占74.19%;有效11只眼,占17.74%;无效5只眼,占8.07%,总有效率为91.93%.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血塞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特别是对增殖型Ⅳ期、Ⅴ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促进玻璃体积血尽快吸收,为顺利实施激光光凝治疗赢得了时间.
作者:陈耀华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胆囊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癌变、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年-2006年间收治的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胆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诊断为胆囊赘生物或息肉,其中7例考虑为胆囊腺瘤,2例经CT检查诊断为胆囊占位性病变;4例合并胆囊结石.管状腺瘤6例,乳头状腺瘤4例,单纯腺瘤3例,伴慢性胆囊炎3例,伴Ⅰ~Ⅱ度不典型增生3例,重度增生癌变3例,均为管状腺瘤.结论 胆囊腺瘤临床表现与胆囊炎、胆石症相似.病理类型分为腺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乳头腺管状腺瘤.胆囊腺瘤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等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苗茁;张静波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82例慢性腹泻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3例,给予培菲康420 mg,3次/d,疗程2周;对照组3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疗程2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04%,对照组有效率为48.72%,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对慢性腹泻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尤玲 刊期: 2010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中药生化合剂终止早孕,并预防流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妊娠≤60 d,要求应用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按1:1随机分组.研究组予以米非司酮早晨剂量50 mg,晚上25mg,连服2 d,用药第3天早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第4天起服中药生化合剂每日1荆,分2次服,连服5 d;对照组不予生化合剂.观察2组终止妊娠及阴道流血情况.结果 2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流产患者阴道流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完全流产者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2组完全流产者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流后序贯服用中药生化合剂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并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孙立英 刊期: 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