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才;杨振东
目的 进一步提高输卵管结扎手术质量,预防手术失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我站分3组分别对峪口、佳芦镇、通镇近3年内施行过单纯经腹输卵管结扎术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并按手术时术者的专业化程度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进行比较.结果 专业组和非专业组的手术质量差别较大(P<0.01),专业组的手术失败率为0.34%,非专业组的手术失败率为6.56%.手术后并发症:异位妊娠,专业组为0,非专业组为0.23%;血肿,专业组占0.24%,非专业组占0.52%;伤口感染,专业组占0.26%,非专业组占0.94%;膀胱损伤,专业组占0,非专业组占0.05%;盆腔炎,专业组占1.56%,非专业组占7.90%;月经紊乱,专业组占0.52%.非专业组占2.05%;腰痛,专业组占5.21%,非专业组占20.86%.结论 输卵管结扎术的质量与技术人员有着直接关系,同时,非专业人员对妇科病了解不多,在手术中很容易造成手术失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以,术者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是手术质量关键,把握适应证和技术操作是根本.
作者:王改兰;刘亚洲 刊期: 2010年第17期
近年来女性盆腔结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以往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隐匿,检查方法单一,易造成误诊.随着现代超声诊断、CT扫描和腔镜技术的开展、应用,基本上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蔡建桃 刊期: 2010年第17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由于腹内压力增加,作用于食管使食管壁裂开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理变化.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以致特别是在基层对此病认识不足,常误诊或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0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静滴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多巴胺20 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结果 总有效率9o%.结论 两种药物联用互相协同,起效快,作用显著.
作者:王成旺 刊期: 2010年第17期
腹白线疝并非罕见,据统计占腹外疝的1%[1].对此病报道较少,而误诊率却较高,在基层医院更容易误诊.笔者通过1例腹白线疝误诊病例的报道,提示基层医务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及主观症状与相关临床检查结果,以减少误诊.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0年第17期
外阴炎和阴道炎是妇产科临床面临多的疾病之一.由于尿道、阴道、肛门毗邻,局部经常湿润,细菌容易繁殖,并与外界接触较多,易受各种物理及化学性刺激,因此外阴易发生炎症,且可与阴道炎同时存在.外阴炎由多种病因致病,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假丝酵母菌性外阴炎等是其代表性疾病,病毒性外阴炎(疱疹、湿疣)则属于性传播疾病.
作者:龙玉琴 刊期: 2010年第17期
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做好护患沟通工作,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灵活有效地沟通.
作者:程蕊;杜亚维 刊期: 2010年第17期
颌面部创伤容易造成皮肤缺损,其骨折术后易产生面部塌陷、张口受限、咬榆紊乱等不良并发症.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合理良好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59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红梅 刊期: 2010年第17期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育功能由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包括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1年.目前多数学者以闭经3个月~12个月或频繁出现不规则月经为起点,发生在39岁~55岁之间,持续时间平均为10年,所以一般女性40岁~65岁阶段为围绝经期[1].
作者:杨秀俊 刊期: 2010年第17期
针对某患者慢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在学习借鉴前人工作经验基础上,采用了口服甲硝唑片和维生素B6,外用塞庚啶乳膏的处方,取得明显疗效,应用于其他同症患者同样取得良好效果,表明本治疗方法比较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许丽英 刊期: 2010年第17期
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将给本世纪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农作物的优育优选、食品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方面应用于传染性疾病检测、人体组织库的建立、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肿瘤诊疗等方面.
作者:李世媛 刊期: 2010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脑梗死失语患者语言交流能力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40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根据失语程度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结果 训练后,患者在读、写、听、阅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通过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张蓉 刊期: 2010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心衰的早期B超、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性心衰70例的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通过B超、X线检查,结合年龄、主动脉瓣膜改变,考虑为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心衰.结论 诊断早期老年性心衰必须依靠B超、X线表现及临床体征来确诊.
作者:雷遂乾;王宁;贾晓妮 刊期: 2010年第17期
我院自2002年以来共收治出血性脑梗死16例,经治疗大多好转,现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32岁~75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1 d~7d,平均3.5d.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6例,冠心病并发房颤4例,原发性高血压史9例,糖尿病3例.
作者:殷淑宏 刊期: 2010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动态变化,并观察其病灶感兴趣区的典型特征表现.结果 本组21例病例中,节结型15例,占71.4%;斑片型5例,占23.8%;空洞型1例,占9.6%.结论 周围型肺癌的旱期典型征象较少,动态观察和CT增强对痛变的确诊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郝阳生;郝兴梅;郝雪梅 刊期: 2010年第17期
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儿童哮喘)[1],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夜间或清晨)的气道高反应性有关;这些症状发作通常与肺内广泛存在但变异较大的气流阻塞有关,后者可自发或经治疗后缓解.据我国27省(市)1988年-1990年的小儿哮喘抽样调查,发病率为0.11%~0.23%,以1岁~6岁患病较多,大多在3岁内起病,青春期以前患者男女比为2:1,成年期则无性别差异[2].
作者:乔文善 刊期: 2010年第17期
目的 介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刊物关于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研究报道.结果 几乎所有的消化性溃疡(恶性溃疡除外)都可经药物治愈.结论 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微生态治疗、Hp疫苗以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治疗能更强、更快地抑制胃酸分泌,治愈溃疡.
作者:陈进 刊期: 2010年第17期
为了探讨妊娠28周以后胎死宫内的发生原因,我们对2002年10月-200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45例妊娠晚期宫内死胎产妇的分娩经过进行研究,发现该组妊娠晚期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胎盘及脐带因素24例占53.3%;孕妇并发症6例占13.3%;胎儿因素4例占8.8%;原因不明11例占24.4%.
作者:崔秀霞 刊期: 2010年第17期
床边摄片主要为住院重症患者服务,所以摄好床边片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在影像学检查中日益普遍,极大地改善了X线摄片的条件和图像质量,尤其是对急、危、重、老年患者床旁摄影的应用价值更加明显,而且为临床成功抢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作者:董芳芳;赵永键;王晓刚 刊期: 2010年第17期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成分输血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其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现代临床输血技术已从单纯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血输注,从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从人的血源性制品输注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输注,从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等.
作者:褚秀清 刊期: 2010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