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和实施

颜秀娟;李彬

关键词:血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摘要:本文通过描述对南宁市中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培训和实施情况,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谈了笔者对于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粗略认识及初步的实践体会,旨在抛砖引玉并且与血站同行交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和小儿胆囊结石临床诊疗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和小儿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0年7月-2007年1月收治的83例老年和12例小儿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且恢复良好.结论 胆固醇过高和糖尿病是老年胆囊结石诱发的主因,对于老年胆囊结石,一经发现应及早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甚少见,以胆固醇结石为多,且大龄儿童更容易引发胆囊结石.首选B超检查,确诊后宜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罗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AAC的临床特点与佳手术时机.方法 通过设立严格的病例对照,比较了52例老年人AAC和Acc的并存病、胆囊病理改变及术后结果;并对不同手术时机的老年人AAC胆囊病变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老年人ACC相比,AAC患者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并存病明显增多(P<0.001);胆囊化脓、坏疽与穿孔率明显增高(P<0.01,P<0.00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P<0.001).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48 h以上手术的AAC胆囊坏疽与穿孔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较48 h内手术者明显增高(P<0.001,P<0.001,P<0.05).结论 老年人AAC并存病多、胆囊病变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宜在症状出现48 h内手术治疗.

    作者:闫晗;丁永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氯氮平急性中毒18例临床分析

    氯氮平为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1年5月-2008年5月抢救氯氮平急性中毒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谈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管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医院感染日益成为医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率,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工作.现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颖;王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心动过速为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其中的一种,也叫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又称Dequervain甲状腺炎.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由于生活条件及环境不断变化,有很多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表现不是很典型也不是很明显,早期的表现有很多不同.近年来我们收治了6例不同情况的不典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现作一小结报道如下,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潘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起小学生水痘暴发疫情的调查

    2007年5月~6月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三小学发生一起水痘暴发流行,现将调查与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韩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从而指导治疗、预防并发症.方法 我院2002年-2007年胃镜检出的消化性溃疡352例,其中老年消化性溃疡60例,占17.0%.对60例老年性消化道溃疡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多数病例缺乏典型的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和周期性发作,而以上腹部不适、腹胀、呃逆、纳差、嗳气等症状较明显突出,因此对症状不典型老年人应行胃镜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②部分患者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延长治疗时间可提高疗效;③老年组胃溃疡高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高于非老年组.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病程较长、并发症多、伴随疾病及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施正君;叶炳华;陆玲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利用头的重力对颈部进行自我牵引

    对颈椎病的非手术冶疗,其基本冶疗手段是牵引.通过牵引纠正颈椎的倾斜,改变不正常的颈曲线,对加强颈椎的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义东;何丹萍;王雪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刘学中医

    前言中国医学能够闻名中外,源远流长,临床确有一定独特的疗效是其关键,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之一.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总结中医学术经验,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基础工作.今以<小刘学中医专栏,开展此项工作.

    作者:袁景贤;闻喜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采集后不同时段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机采血小板于采集后6 h和72 h制备的冰冻血小板制品治疗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输注采集后6h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品,另一组榆注采集后72 h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品,通过血小板CCI测定输注有效率及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以美国产Trima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全密闭7 d保存袋采集的机采血小板,分别于采集后6 h和72h制备的冰冻血小板制品,用于急性大出血患者.榆注后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输注前,输注后患者的出血明显减轻或得到有效控制;采集后6h和72h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的CCI有效率比较(χ2<0.01,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全密闭7 d保存袋采集的机采血小板,分别于采集后6 h和72 h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品,都能有效地改善和控制急性大出血患者的出血倾向,用于抢救急性大出血患者疗效是可靠的.

    作者:刘利明;陈镇奇;李廷俊;陈蓉;詹鹏飞;江顺琴;邹志强;陈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

    目的 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情况下,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或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 4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二甲双胍组(A组)和诺和灵N+二甲双胍组(B组),每组各20例,共观察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出现次数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 A组FPG、2hPG、HbA1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体重增加值均低于B组(P<0.01),平均来得时使用剂量大于诺和灵N.结论 口服降糖药疗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有更显著、安全的降糖效果.

    作者:宋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对T2DM的疗效.方法 对86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组为格列吡嗪控释片现察组45例和格列美脲对照组41例,观察临床降糖疗效和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C-肤的变化.观察组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每日1次,餐前半小时口服,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每1周~2周增加5mg,直到FPG<6.1~7.8mmol/L和2hPG 7.8~10.0 mmol/L,或每日大推荐剂量20mg.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片1 mg,每日1次,餐前半小时或餐时口服,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每1周~2周增加1 mg,直到FPG<6.1~7.8 mmol/L和2hPG 7.8~10.0 mmol/L,或每日大推荐剂量6 mg.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格列吡嗪控释片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总有效率为80%,与格列美脲对照组80.5%相似;降低餐后2 h血糖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85.4%也相似;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8周,2组各与治疗前相比,空腹胰岛素、C-肽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胰岛素、C-肽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可成为临床上治疗T2DM广泛应用的降糖药物.

    作者:马铼枫;董露霖;魏军平;倪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团体治疗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支持性团体治疗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实施支持性团体治疗,对照组实施一般工娱治疗.应用sDss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各评定1次,比较2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减分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23.74%.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支持性团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李春芳;袁晓兵;刘松柏;宋盛萍;李珏;刘建和;王清;周连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的介入治疗

    目的 评价利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急诊治疗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DSA下对6例产后大出血及2例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双侧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干用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DSA显示出血均来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干残端,表现为造影剂在官腔内呈弥散性、局灶性分布.栓塞后8例出血完全停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急诊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止血迅速,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的原因,为预防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收集5年来笔者所做的资料详实的根管治疗患牙359颗,分析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的原因.结果 共有78颗在根管预备、消毒及根管充填后发生疼痛,疼痛率为21.73%.结论 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可能与术中操作不慎、根管预备不彻底、根管超充、封药不当、术前感染等因素有关,对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疼痛率.

    作者:曾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诊介入治疗胃动脉性大出血

    目的 探讨胃动脉性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不同原因所致的胃动脉性大出血,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择性栓塞胃左动脉.结果 6例患者均在8 h内停止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恶性胃溃疡患者3周后复发出血,1例胃小弯侧溃疡患者1周后胃大部切除,2例胃溃疡3周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结论 急诊胃动脉性大出血,超选择性地栓塞胃左动脉是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坚;邱模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体会

    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治疗花费巨大[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有15%以上将发生足溃疡或坏疽[2],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综合治疗极为重要.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1例,采用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新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LB种植系统用于即刻种植修复的临床探讨

    目的 应用BLB(北京莱顿生物材料公司)系统种植体行即刻种植,对种植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具有即刻种植适应证5例患者行6枚牙种植体植入,牙槽窝较宽者加用CERASORB人工骨植入或联合超薄生物膜覆盖,3个月~5个月后,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 6个种植体植入后,伤口Ⅰ期愈合,义齿修复后行使咀嚼功能3个月~12个月,未发现种植失败.结论 BLB即刻种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牙槽骨损伤,保证充分的骨组织与种植体结合,软组织要充分松弛,伤口无张力缝合.

    作者:籍增平;任金一;李开涛;邵海荣;卫粉兰;沈艳;徐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闭合性肱骨干骨折不同固定方法致不同疗效的分析

    目的 通过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说明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掌握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性.方法 治疗肱骨中段闭合性骨折共30例,分别采用闭合穿针单臂外固定器及小夹板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丝环扎、螺钉内固定,每组各10例.结果 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及小夹板外固定组完全骨性愈合,恢复正常功能,不用二次手术取内置物,医疗费用少.钢板螺钉内固定组,1年后取内置物,功能恢复,但医疗费用较大.螺钉、钢丝环扎内固定组,均愈合不良,1例行二次手术,改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并植骨术,1年后功能恢复;1例在术后钢丝断裂,骨折移位,又二次改为钢板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以后因桡神经损伤而致残.结论 肱骨干骨折应尽可能选择不损伤或少损伤骨折周围软组织,尽量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固定牢固而稳定的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郭团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继续教育答题卡试题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