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增平;任金一;李开涛;邵海荣;卫粉兰;沈艳;徐惠
1 病例资料杀虫剂属于有机磷农药,其中毒是药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具有起病突然、药物毒性大、进入体内吸收快、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抢救会造成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因此,本病的紧急救治非常重要.精神病患者服毒事件屡有发生,但在我院精神科抢救成功者少见,现将1例精神病患者服杀虫剂中毒的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了解我区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认知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全区226名外来农民工进行了AIDS相关知识调查.结果 显示被调查者城市之间的流动性大、文化水平偏低、对艾滋病盲目恐惧和歧视,对电视、报纸等方式艾滋病宣传较受欢迎.针时城市外来农民工的特点,应提高其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的认知度,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歧视,采取有效的宣传教育措施,提高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
作者:杨诚;何文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前言中国医学能够闻名中外,源远流长,临床确有一定独特的疗效是其关键,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之一.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总结中医学术经验,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基础工作.今以<小刘学中医专栏,开展此项工作.
作者:袁景贤;闻喜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LC的手术技巧,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07年收集到的480例LC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80例,476例LC成功(99.16%),4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胆瘘2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只要正确掌握LC适应证,熟悉胆囊三角的解剖与变异,具备熟练的外科操作技巧,就能有效降低LC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华国;常亚东;古广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7年5月~6月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三小学发生一起水痘暴发流行,现将调查与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韩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AAC的临床特点与佳手术时机.方法 通过设立严格的病例对照,比较了52例老年人AAC和Acc的并存病、胆囊病理改变及术后结果;并对不同手术时机的老年人AAC胆囊病变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老年人ACC相比,AAC患者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并存病明显增多(P<0.001);胆囊化脓、坏疽与穿孔率明显增高(P<0.01,P<0.00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P<0.001).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48 h以上手术的AAC胆囊坏疽与穿孔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较48 h内手术者明显增高(P<0.001,P<0.001,P<0.05).结论 老年人AAC并存病多、胆囊病变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宜在症状出现48 h内手术治疗.
作者:闫晗;丁永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40例CP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型、合并障碍及是否早期诊断与康复综合治疗的转归分析,为早期诊治C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6月共诊断为CP的患儿70例,其中因经济务件、性别、年龄等因素未完成康复治疗30例,余下40例收治我院儿科,经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和发育评定.接受6个月~9个月以上的综合康复治疗,将其高危病史、临床分型、合并障碍的异常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个月~6个月15例,有效率为100.0%;7个月~12个月15例,有效率为93.3%;1岁~3岁6例,有效率为83.3%;大于3岁4例,有效率为75.0%.窒息、早产、颅内出血、重型黄疸是主要高危因素.40例CP患儿中单纯运动障碍18例,占45%;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障碍的20例,占50%.结论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发现、诊断、干预,规范地坚持综合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较佳.
作者:殷朝阳;白庆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翼状胬肉患者102例112眼,用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18个月.结果 109眼治愈,3眼复发.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郭向东;梁春利;刘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喉罩在危重病例抢救中建立人工气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6年来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抢救307例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都快速成功置入喉罩,建立有效人工气道,所需时间仅为25s~60s.结论 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易学易懂、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向基层推广.
作者:黄泽宽;罗书裕;林增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规律、特点,避免和减少其发生.方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中的
作者:林辉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发现右侧腋窝及右侧肘上肿物伴疼痛1周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患者3年前右手指曾被猫抓伤,当时未予任何治疗,全身无不适,伤口自愈.1周前患者发现右侧腋窝及右侧肘上肿物伴疼痛,无发热.体格检查:右手指未见明显伤痕,右侧腋窝扪及一质硬的肿物,直径约3 cm,边界欠清楚,较固定,压痛;右侧肘上扪及一肿物,直径约3 cm,边界清楚,可移动,压痛,肿物对应的皮肤均无明显红肿.
作者:蔡少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孔孟儒学)是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结晶,为了更好地构筑当代的医院文化,我们完全可以应用到医院管理中.
作者:缪宏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对T2DM的疗效.方法 对86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组为格列吡嗪控释片现察组45例和格列美脲对照组41例,观察临床降糖疗效和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C-肤的变化.观察组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每日1次,餐前半小时口服,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每1周~2周增加5mg,直到FPG<6.1~7.8mmol/L和2hPG 7.8~10.0 mmol/L,或每日大推荐剂量20mg.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片1 mg,每日1次,餐前半小时或餐时口服,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每1周~2周增加1 mg,直到FPG<6.1~7.8 mmol/L和2hPG 7.8~10.0 mmol/L,或每日大推荐剂量6 mg.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格列吡嗪控释片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总有效率为80%,与格列美脲对照组80.5%相似;降低餐后2 h血糖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85.4%也相似;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8周,2组各与治疗前相比,空腹胰岛素、C-肽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胰岛素、C-肽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可成为临床上治疗T2DM广泛应用的降糖药物.
作者:马铼枫;董露霖;魏军平;倪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左枕顶部头皮下肿块伴轻微胀痛4年余住院治疗.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左枕顶部4年前有创伤史,伤后左枕顶部出现一5 cm×6 cm大小头皮下肿块,肿痛,予以抗炎,活血化瘀处理,但3个月后肿块逐渐增大,即于当地医院以头皮下血肿行头皮切开血肿清除处理.术前未做颅骨摄片及头部CT检查,术后伤口愈合可,但肿块未消失.
作者:江云辉;张献科;陈见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的原因,为预防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收集5年来笔者所做的资料详实的根管治疗患牙359颗,分析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疼痛的原因.结果 共有78颗在根管预备、消毒及根管充填后发生疼痛,疼痛率为21.73%.结论 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可能与术中操作不慎、根管预备不彻底、根管超充、封药不当、术前感染等因素有关,对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疼痛率.
作者:曾淑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世纪80年代末期,前苏联学者Betkman通过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者和患病(第二状态)者不足2/3,有1/3以上的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作者:黄喜顺;邱耀辉;苏洪;吴义森;蓝宇频;罗美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常见于直接创伤之后,因颅骨骨折(90%左右)或颅骨局部变形伤及血管所致,血液在硬膜外聚集成血肿.约3/4的血肿发生在颞部[1].骨瓣开颅清除血肿一直是行之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我科近年来采用发际内钻孔清除额部硬膜外血肿16例,与同期传统额部冠状切口清除硬膜外血肿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桑潺;张立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多种因素如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以及不同种类和原因的气道炎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引起临床症状.哮喘的患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与男性相比较,妇女的某些生理变化有其特殊性,其中尤以妊娠哮喘更为重要.
作者:谭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利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急诊治疗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DSA下对6例产后大出血及2例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双侧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干用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DSA显示出血均来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干残端,表现为造影剂在官腔内呈弥散性、局灶性分布.栓塞后8例出血完全停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急诊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止血迅速,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其发病凶险,早期病死率高.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PTE常为DVT的并发症.DVT与PTE为同一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两者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查设备,在临床上漏诊误诊的现象多有发生.现在通过我科(心内科)近5年86例住院VT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以提高其诊治水平.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