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病患者服杀虫剂中毒1例急救体会

徐聪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 杀虫剂中毒, 紧急救治, 有机磷农药, 重要器官, 药物中毒, 药物毒性, 体内吸收, 抢救, 病例资料, 精神科, 成功者, 不可逆, 特点, 死亡, 事件, 服毒, 病情
摘要:1 病例资料杀虫剂属于有机磷农药,其中毒是药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具有起病突然、药物毒性大、进入体内吸收快、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抢救会造成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因此,本病的紧急救治非常重要.精神病患者服毒事件屡有发生,但在我院精神科抢救成功者少见,现将1例精神病患者服杀虫剂中毒的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

    2005年11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至今已有3年了,在其实施过程中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在空白处方的印制格式、空白处方的管理、处方的书写、调配和空安瓿的回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作者:高晓武;卞永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心动过速为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其中的一种,也叫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又称Dequervain甲状腺炎.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由于生活条件及环境不断变化,有很多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表现不是很典型也不是很明显,早期的表现有很多不同.近年来我们收治了6例不同情况的不典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现作一小结报道如下,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作者:潘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视胃肠道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的诊断

    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是一个组织病理学概念.它是由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过渡的一个移行阶段,是癌肿发生过程中的前阶段,是一个非特异阶段.在这个阶段有细胞退化和增生,有DNA的损伤和修复,甚至出现一些欠缺.癌前病变与癌有质的不同,它是可逆的.

    作者:王韶峰;郭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右上肺单发斑片状阴影的X线平片诊断

    目的 总结右上肺单发斑片状阴影的X线平片诊断的正误经验,旨在提高对此X线征象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0例右上肺局限性单发斑片状阴影且后有正确诊断的患者,追踪其X线复查经过,结合临床,统计分析首次诊断正误原因.结果 6例X线平片首次诊断为肺结核中有2例误诊,1例为支原体肺炎,1例为大叶性肺炎消散期;2例首次诊断为支原体肺炎中有1例误诊,实为肺挫伤;1例首次疑诊为支原体肺炎,后结果实为肺结核;1例首次疑诊为肺癌,后诊断结果为肺炎型肺癌.结论 胸部X线平片首次发现右上肺单发斑片阴影正确诊断率为60%,如果把不正确的首次疑诊包括在内,误诊率为40%,误诊率高.X线平片对此肺部阴影诊断应特别慎重,密切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多作鉴别诊断,不断进行X线追踪复查,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王春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AAC的临床特点与佳手术时机.方法 通过设立严格的病例对照,比较了52例老年人AAC和Acc的并存病、胆囊病理改变及术后结果;并对不同手术时机的老年人AAC胆囊病变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老年人ACC相比,AAC患者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并存病明显增多(P<0.001);胆囊化脓、坏疽与穿孔率明显增高(P<0.01,P<0.00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P<0.001).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48 h以上手术的AAC胆囊坏疽与穿孔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较48 h内手术者明显增高(P<0.001,P<0.001,P<0.05).结论 老年人AAC并存病多、胆囊病变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宜在症状出现48 h内手术治疗.

    作者:闫晗;丁永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头孢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3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规律、特点,避免和减少其发生.方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中的

    作者:林辉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从而指导治疗、预防并发症.方法 我院2002年-2007年胃镜检出的消化性溃疡352例,其中老年消化性溃疡60例,占17.0%.对60例老年性消化道溃疡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多数病例缺乏典型的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和周期性发作,而以上腹部不适、腹胀、呃逆、纳差、嗳气等症状较明显突出,因此对症状不典型老年人应行胃镜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②部分患者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延长治疗时间可提高疗效;③老年组胃溃疡高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高于非老年组.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病程较长、并发症多、伴随疾病及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施正君;叶炳华;陆玲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刘学中医

    前言中国医学能够闻名中外,源远流长,临床确有一定独特的疗效是其关键,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之一.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总结中医学术经验,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基础工作.今以<小刘学中医专栏,开展此项工作.

    作者:袁景贤;闻喜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期哮喘的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多种因素如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以及不同种类和原因的气道炎症,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引起临床症状.哮喘的患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与男性相比较,妇女的某些生理变化有其特殊性,其中尤以妊娠哮喘更为重要.

    作者:谭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脑性瘫痪40例诊治体会及病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40例CP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型、合并障碍及是否早期诊断与康复综合治疗的转归分析,为早期诊治C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6月共诊断为CP的患儿70例,其中因经济务件、性别、年龄等因素未完成康复治疗30例,余下40例收治我院儿科,经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和发育评定.接受6个月~9个月以上的综合康复治疗,将其高危病史、临床分型、合并障碍的异常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个月~6个月15例,有效率为100.0%;7个月~12个月15例,有效率为93.3%;1岁~3岁6例,有效率为83.3%;大于3岁4例,有效率为75.0%.窒息、早产、颅内出血、重型黄疸是主要高危因素.40例CP患儿中单纯运动障碍18例,占45%;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障碍的20例,占50%.结论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发现、诊断、干预,规范地坚持综合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较佳.

    作者:殷朝阳;白庆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翼状胬肉患者102例112眼,用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18个月.结果 109眼治愈,3眼复发.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加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郭向东;梁春利;刘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采集后不同时段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机采血小板于采集后6 h和72 h制备的冰冻血小板制品治疗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输注采集后6h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品,另一组榆注采集后72 h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品,通过血小板CCI测定输注有效率及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以美国产Trima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全密闭7 d保存袋采集的机采血小板,分别于采集后6 h和72h制备的冰冻血小板制品,用于急性大出血患者.榆注后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输注前,输注后患者的出血明显减轻或得到有效控制;采集后6h和72h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的CCI有效率比较(χ2<0.01,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全密闭7 d保存袋采集的机采血小板,分别于采集后6 h和72 h制备的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品,都能有效地改善和控制急性大出血患者的出血倾向,用于抢救急性大出血患者疗效是可靠的.

    作者:刘利明;陈镇奇;李廷俊;陈蓉;詹鹏飞;江顺琴;邹志强;陈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喉罩在危重病例抢救中建立人工气道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在危重病例抢救中建立人工气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6年来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抢救307例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都快速成功置入喉罩,建立有效人工气道,所需时间仅为25s~60s.结论 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易学易懂、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向基层推广.

    作者:黄泽宽;罗书裕;林增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和小儿胆囊结石临床诊疗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和小儿胆囊结石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00年7月-2007年1月收治的83例老年和12例小儿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且恢复良好.结论 胆固醇过高和糖尿病是老年胆囊结石诱发的主因,对于老年胆囊结石,一经发现应及早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甚少见,以胆固醇结石为多,且大龄儿童更容易引发胆囊结石.首选B超检查,确诊后宜行胆囊切除术.

    作者:罗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经皮球囊穿刺抽水后拔除三腔二囊管1例

    三腔二囊管机械压迫止血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并发症,有些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三腔二囊管的拔管技术对拔管后再出血的影响不容忽视,曾有报道食管胃气囊与食管黏膜粘连、拔管操作不当引起拔管困难,现将我科1例拔管技术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理冠;陈先礼;杨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痔的诊治误区

    痔是常见病多发病,居肛门直肠病发病率第一位.但由于种种原因其诊治在基层极不规范,误区多多.本文就痔的诊治误区逐一进行剖析,以期引起人们对本病的重视,达到规范诊治的目的.

    作者:乔森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与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探讨LC的手术技巧,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07年收集到的480例LC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80例,476例LC成功(99.16%),4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胆瘘2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只要正确掌握LC适应证,熟悉胆囊三角的解剖与变异,具备熟练的外科操作技巧,就能有效降低LC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华国;常亚东;古广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潜伏期3年并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猫抓病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8岁,发现右侧腋窝及右侧肘上肿物伴疼痛1周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患者3年前右手指曾被猫抓伤,当时未予任何治疗,全身无不适,伤口自愈.1周前患者发现右侧腋窝及右侧肘上肿物伴疼痛,无发热.体格检查:右手指未见明显伤痕,右侧腋窝扪及一质硬的肿物,直径约3 cm,边界欠清楚,较固定,压痛;右侧肘上扪及一肿物,直径约3 cm,边界清楚,可移动,压痛,肿物对应的皮肤均无明显红肿.

    作者:蔡少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对T2DM的疗效.方法 对86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组为格列吡嗪控释片现察组45例和格列美脲对照组41例,观察临床降糖疗效和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C-肤的变化.观察组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每日1次,餐前半小时口服,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每1周~2周增加5mg,直到FPG<6.1~7.8mmol/L和2hPG 7.8~10.0 mmol/L,或每日大推荐剂量20mg.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片1 mg,每日1次,餐前半小时或餐时口服,根据血糖变化情况,每1周~2周增加1 mg,直到FPG<6.1~7.8 mmol/L和2hPG 7.8~10.0 mmol/L,或每日大推荐剂量6 mg.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格列吡嗪控释片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总有效率为80%,与格列美脲对照组80.5%相似;降低餐后2 h血糖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85.4%也相似;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4周、8周,2组各与治疗前相比,空腹胰岛素、C-肽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胰岛素、C-肽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和格列美脲可成为临床上治疗T2DM广泛应用的降糖药物.

    作者:马铼枫;董露霖;魏军平;倪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精神病患者服杀虫剂中毒1例急救体会

    1 病例资料杀虫剂属于有机磷农药,其中毒是药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具有起病突然、药物毒性大、进入体内吸收快、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抢救会造成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因此,本病的紧急救治非常重要.精神病患者服毒事件屡有发生,但在我院精神科抢救成功者少见,现将1例精神病患者服杀虫剂中毒的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