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规律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重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时2000年1月-2004年1月所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不间断心电监护,及时准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并进行积极救治,了解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严格按规定剂量用药,并进行有效的生活、心理、饮食和氧疗护理,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结果 64例患者虽并发各种心律失常,但经过积极救治,全部转危为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极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且心律失常的发生日间及清晨均较夜间睡眠时多见,不间断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薛水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科于2005年-2006年收治的早期脑瘫患者86例经采用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景波;朱松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提高NIPPV治疗各种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42例呼吸衰竭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经鼻/面罩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 42例呼吸衰竭患者BiPAP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同时及早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使呼吸衰竭治疗疗效得到了提高.结论 虽然NIPPV使用便利装卸快捷,患者舒适易于接受,费用低,可减少有创通气时易发生的并发症,但仍要慎重选择患者.良好的认知教育、正确规范的操作技术、严密的监护以及有效的防止不良反应措施,保持气道通畅等护理干预也是NIPPV治疗老年呼吸衰竭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RICU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期望需求及其针对性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近年入住RICU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理访谈,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期望需求.结果 患者在心理、人文、生理、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分别为100%,92%,840%和78%.其中,老年患者在费用、预后、人文交流等心理、人文需求较高,中年患者在发展方面需求较高,青年患者在生理方面的需求较高;单身患者在人文、生理方面的需求较高;多次入住RICU患者在心理方面需求较高.结论 了解RICU患者的不同方面需求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和疗效.
作者:李智娟;肖芳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就医观念及心理需求的改变,对康复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其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也在不断探讨,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通过对42例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评估、指导、皮肤准备、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术后一般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康复锻炼.结果 42例患者术后15d~45 d出院,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 AF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的理想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使患者达到佳康复效果的必需条件.
作者:邢翠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1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方法 选择1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掌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处理和预防的要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减少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其各种并发症.
作者:刘翠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临床工作中,如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病房中存在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如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紫外线、放射线、利器等.随着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护士的职业危害也逐渐被关注.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成为各国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对ICU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张秀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颅底骨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占颅骨骨折的1/3以上,绝大多数为线样骨折,且伴有黏膜瘀斑、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因此做好颅底骨折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因素都有很大的帮助.基层医院颅脑创伤患者多,相对颅底骨折的患者也较多,我科从2006年-2008年对200余例颅底骨折患者实行了标准健康教育,大大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长期以来,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急诊科患者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急诊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将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使急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将急诊对留观患者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邢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精心护理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小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6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76.79%,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分级护理巡视病房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临床68名护士和30名临床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不能按要求巡视病房的原因有9个方面,并且受护士本身、医生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加强自身修养及提高业务技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分级护理内容的学习,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来下医嘱.
作者:任雪云;闵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医院健康教育是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健康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我院农村患者多的特点,因势利导,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尤其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因为患者家属常常是患者的精神支柱,他们情绪的好坏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的影响极大,对院内感染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我院从2008年1月开始强调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来,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秀丽;张丽萍;原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激励式的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20例,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照组120例,按一般医疗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法、产时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时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降低,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提高自然分娩率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时艳华;曹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助产士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因素,以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感染危险性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52名助产士在1年内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环节、发生率及与护龄的关系.结果 助产士职业暴露几率为100%,且发生率与护龄有关(P<0.01),常见的为血液、羊水污染及针刺伤,针刺伤常见环节是会阴缝合.常见原因有工作量大、心理压力超负荷、技术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等.结论 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严峻,加强防范教育,降低压力源,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操作技术,强化暴露处理流程,做好暴露人群的心理疏导,是防范职业暴露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炜烨;林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预后差,并且患者非常痛苦,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其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动时出现,以后逐渐加重,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通过临床经验观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严重程度、急性发作与健康教育有很大关系.
作者:梁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以确保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 分析总结50例该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K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均获满意效果,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应熟知KF组成及特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和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孙兴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护理职业风险是从事护理服务中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护士承受的危险.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现阶段对护理风险的管理体制仍缺少现成的经验.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管理经验,供护理管理者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