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护士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对策

张秀茹

关键词:ICU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危害分析, 化学消毒剂, 护理工作者, 改革与发展, 直接接触, 医疗事业, 身心健康, 人体健康, 临床工作, 临床服务, 护士工作, 防护意识, 防范措施, 紫外线, 特殊性, 排泄物, 挥发性, 分泌物
摘要: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临床工作中,如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病房中存在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如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紫外线、放射线、利器等.随着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护士的职业危害也逐渐被关注.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成为各国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对ICU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期望需求的分析

    目的 探讨RICU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期望需求及其针对性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近年入住RICU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理访谈,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期望需求.结果 患者在心理、人文、生理、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分别为100%,92%,840%和78%.其中,老年患者在费用、预后、人文交流等心理、人文需求较高,中年患者在发展方面需求较高,青年患者在生理方面的需求较高;单身患者在人文、生理方面的需求较高;多次入住RICU患者在心理方面需求较高.结论 了解RICU患者的不同方面需求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和疗效.

    作者:李智娟;肖芳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本组患者均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从心理护理、膀胱冲洗护理、导尿管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 3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后,均顺利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痊愈出院.结论 只有充分了解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感受,针时性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文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母婴同室健康教育的观察分析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产妇产后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服务,还迫切希望懂得一些自我母乳喂养及婴儿护理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通过2年多的母婴同室护理实践证明,加强产妇的健康教育,能大程度地满足她们的需要,均能在产后康复过程中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姜晓菊;张米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出院指导

    脑卒中是一组由脑血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疾病,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患者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后,存活患者中至少有一半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因此他们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2008年1月-10月我们通过对8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用无菌纱线预防血透穿刺针眼渗血及相关对策

    目的 探讨采用无菌纱线预防血液透析中穿刺针眼渗血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3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15例在血液透析中穿刺成功后,采用无菌纱线包绕针眼处的穿刺针再用胶布常规固定,无菌纱线可堵塞皮肤与穿刺针之间的空隙,防止血液渗出.对照组15例在血液透析中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常规固定穿刺针.对2组进行观察,并实行各项护理对策预防透析中穿刺针眼渗血.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共进行6 240例次血液透析,其中有70例次在血液透析中穿刺针眼渗血,其中试验组出现23例次针眼渗血,对照组出现47例次针眼渗血,给予及时处理,防止渗血,继续透析.结论 采用无菌纱线可有效地预防血液透析中穿刺针眼渗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也是防止透析中穿刺眼渗血的关键.

    作者:曹玉兰;王惠珍;吴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7年11月-2008年11月的1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明显减少,心理状态良好,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出院时生活基本自理.结论 提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系统化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可明显促进其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曾双琴;冯凌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颅底骨折患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颅底骨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占颅骨骨折的1/3以上,绝大多数为线样骨折,且伴有黏膜瘀斑、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因此做好颅底骨折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因素都有很大的帮助.基层医院颅脑创伤患者多,相对颅底骨折的患者也较多,我科从2006年-2008年对200余例颅底骨折患者实行了标准健康教育,大大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心内科由于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护理更有其特殊性,心内科的护士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部分心内科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服务观念不到位、护士综合素质较低及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是心内科护理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等四项改进措施,旨在有效提高心内科的护理安全防范对策.

    作者:谢幸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精心护理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小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急诊科患者多、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急诊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将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使急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将急诊对留观患者开展的健康教育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邢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风险防范

    目的 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 全面客观分析医院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护士长有的放矢地在易发环节履行好监控管理角色,规范护理过程的管理,协调好各部门关系,建立多途径、多视角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培训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2年来实施护士长防范纠纷管理机制,没有发生因护患纠纷导致经济赔偿事件,护理差错缺陷也较前下降85%.结论 医院护士长执行有效的监控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风险防范.

    作者:张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我市农村较为常见,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运用有效的舱内、舱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姚聪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在脑卒中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就医观念及心理需求的改变,对康复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其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也在不断探讨,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理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护理职业风险是从事护理服务中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护士承受的危险.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现阶段对护理风险的管理体制仍缺少现成的经验.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管理经验,供护理管理者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加强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医院健康教育是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健康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我院农村患者多的特点,因势利导,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尤其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因为患者家属常常是患者的精神支柱,他们情绪的好坏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的影响极大,对院内感染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我院从2008年1月开始强调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来,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秀丽;张丽萍;原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1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方法 选择1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掌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处理和预防的要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减少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其各种并发症.

    作者:刘翠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扁桃体手术围术期189例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扁桃体手术患者共189例,现将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89例患者中,男98例,女91例,年龄3岁~15岁120例,20岁~40岁56例,41岁~65岁13例,平均年龄31岁;病程长15年,短1年;单纯性扁桃体肿大167例,并发增殖体肥大15例,增殖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12例,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2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5例.

    作者:方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及预防老年患者不易发觉的夜间低血糖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避免造成中枢不可逆损伤.方法 住院期间采用四段、七段血糖监测(必要时加测凌晨02:00~03:00血糖).需要睡前注射胰岛素患者应进食,禁止自行增加或减少降糖药,实施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结果 能有效预防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结论 糖尿病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监测睡前和凌晨血糖,可有效预防老年人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作者:傅开兰;陈敏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风险意识、质量意识,完善制度,为保证护理安全提供保障.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使护患关系融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风险管理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胡淑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对照组56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76.79%,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