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

谢幸华

关键词:心内科, 护理安全, 问题, 对策
摘要:心内科由于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护理更有其特殊性,心内科的护士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部分心内科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服务观念不到位、护士综合素质较低及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是心内科护理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等四项改进措施,旨在有效提高心内科的护理安全防范对策.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目的 介绍24例SSSS的护理体会.方法 配合治疗,根据不同创面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病室环境管理,出院指导等.结果 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7.8±0.9)d,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使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患儿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党红茹;祁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A-IVS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经A-IVS治疗女性SUI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A-IVS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3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做好体位的摆放和植入物的严格无菌管理.结果 13例经术后随访,手术效果满意,出现耻骨上疼痛2例.随访1个月~13个月,复发1例,未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邹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通过对42例胸腰椎骨折AF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评估、指导、皮肤准备、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术后一般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康复锻炼.结果 42例患者术后15d~45 d出院,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 AF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效果的理想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使患者达到佳康复效果的必需条件.

    作者:邢翠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在脑卒中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就医观念及心理需求的改变,对康复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其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也在不断探讨,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期望需求的分析

    目的 探讨RICU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期望需求及其针对性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近年入住RICU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理访谈,了解患者各方面的期望需求.结果 患者在心理、人文、生理、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分别为100%,92%,840%和78%.其中,老年患者在费用、预后、人文交流等心理、人文需求较高,中年患者在发展方面需求较高,青年患者在生理方面的需求较高;单身患者在人文、生理方面的需求较高;多次入住RICU患者在心理方面需求较高.结论 了解RICU患者的不同方面需求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和疗效.

    作者:李智娟;肖芳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我市农村较为常见,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运用有效的舱内、舱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姚聪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R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以确保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 分析总结50例该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K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均获满意效果,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应熟知KF组成及特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和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作者:孙兴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加强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医院健康教育是提高院内感染控制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健康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我院农村患者多的特点,因势利导,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尤其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因为患者家属常常是患者的精神支柱,他们情绪的好坏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患者的影响极大,对院内感染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我院从2008年1月开始强调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来,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秀丽;张丽萍;原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及预防老年患者不易发觉的夜间低血糖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避免造成中枢不可逆损伤.方法 住院期间采用四段、七段血糖监测(必要时加测凌晨02:00~03:00血糖).需要睡前注射胰岛素患者应进食,禁止自行增加或减少降糖药,实施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结果 能有效预防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结论 糖尿病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监测睡前和凌晨血糖,可有效预防老年人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作者:傅开兰;陈敏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本组患者均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从心理护理、膀胱冲洗护理、导尿管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 3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后,均顺利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痊愈出院.结论 只有充分了解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感受,针时性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文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规律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重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时2000年1月-2004年1月所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不间断心电监护,及时准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并进行积极救治,了解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严格按规定剂量用药,并进行有效的生活、心理、饮食和氧疗护理,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结果 64例患者虽并发各种心律失常,但经过积极救治,全部转危为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极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且心律失常的发生日间及清晨均较夜间睡眠时多见,不间断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薛水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用无菌纱线预防血透穿刺针眼渗血及相关对策

    目的 探讨采用无菌纱线预防血液透析中穿刺针眼渗血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3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15例在血液透析中穿刺成功后,采用无菌纱线包绕针眼处的穿刺针再用胶布常规固定,无菌纱线可堵塞皮肤与穿刺针之间的空隙,防止血液渗出.对照组15例在血液透析中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常规固定穿刺针.对2组进行观察,并实行各项护理对策预防透析中穿刺针眼渗血.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共进行6 240例次血液透析,其中有70例次在血液透析中穿刺针眼渗血,其中试验组出现23例次针眼渗血,对照组出现47例次针眼渗血,给予及时处理,防止渗血,继续透析.结论 采用无菌纱线可有效地预防血液透析中穿刺针眼渗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也是防止透析中穿刺眼渗血的关键.

    作者:曹玉兰;王惠珍;吴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控制好血压,做好血肿腔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获随访42例,按GCS评分,良好19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治疗后术后护理是关键,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精心、细致的护理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白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出院指导

    脑卒中是一组由脑血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疾病,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卒中患者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后,存活患者中至少有一半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因此他们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2008年1月-10月我们通过对8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特别护理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抢救任务繁重,救治过程需争分夺秒.应用传统特别护理记录单,未突出专科观察项目,病情变化未能及时记录,只能在抢救后回忆记录,容易遗漏或与医生记录有偏差,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为此,我们依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自行设计了神经外科特别护理记录单.本科室临床应用5年,经不断修改完善,全院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也已应用3年,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卫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1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方法 选择1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掌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处理和预防的要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减少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其各种并发症.

    作者:刘翠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理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护理职业风险是从事护理服务中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护士承受的危险.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而现阶段对护理风险的管理体制仍缺少现成的经验.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管理经验,供护理管理者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精心护理能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小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激励式的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120例,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照组120例,按一般医疗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法、产时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时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降低,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提高自然分娩率等有重要意义.

    作者:时艳华;曹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颅底骨折患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

    颅底骨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占颅骨骨折的1/3以上,绝大多数为线样骨折,且伴有黏膜瘀斑、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因此做好颅底骨折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因素都有很大的帮助.基层医院颅脑创伤患者多,相对颅底骨折的患者也较多,我科从2006年-2008年对200余例颅底骨折患者实行了标准健康教育,大大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慧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