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癌24例引发急性阑尾炎的经验分析

白忠豹;刘少鹏

关键词:结肠癌, 急性阑尾炎, 误诊, 经验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自1995年-2007年误诊为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患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入院时均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终经病理证实为结肠腺癌合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论 右半结肠癌本身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与阑尾邻近,常继发阑尾炎,医师缺乏警惕性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减少误诊重要的是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术中应对盲肠、升结肠进行探查.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失眠症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探讨老年失眠患者的用药现状.方法 制订老年失眠症患者入组标准,通过门诊就诊患者用药情况登记,复诊时了解症状改善程度,对药物剂量、应用时间、依赖情况、副作用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治疗老年失眠症首选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仍为普遍,新型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由于具有依赖性低有推广应用的趋势.结论 老年失眠是一种特殊年龄段较为普遍的现象,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疗效较好、起效迅速,患者易于接受,但药物依赖不容忽视.

    作者:郭平利;巨怀林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准确性的探讨

    目的 评价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主要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新鲜晨尿400份,用尿沉渣分析仪定量分析后再用显微镜镜检,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显微镜镜检阳性率.结论 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检测容易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假阳性率高,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镜栓,尤其是UF-50尿沉渣分析仪提示阳性的标本更应进行显微镜检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作者:刘宏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方法及测定中生物学变异的探讨

    血脂指标中,血清甘油三酯(TG)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测定指标,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深入研究,TG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TG测定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尚无公认的TG测定的参考方法,各医院较普遍使用的是酶法,测定的是血清总甘油,这就难以消除游离甘油及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还有个体内生物学变异和分析前变异等因素,都会使测定的结果有可能不准确,导致合适水平和危险水平区分困难,使临床诊断和治疗出现错误判断,故在TC测定时,要尽可能减少以上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任红莉;刘成;武红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疗法是心肌梗死治疗的一大进展,我院自2003年-2006年对30例早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浅谈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包括降低胃酸的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作者:顾陈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合理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随机抽取2008年7月-12月病历874份和西药处方3 126张,并以西药库消耗抗菌药物数量和金额为依据,调查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7.23%;头孢菌素类占绝对优势位居第一,所占比例超过50%.结论 本调查结果对基层医院和类似医院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选择SAS Ⅰ~Ⅱ级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患者100例(10例SASⅢ级患者经过治疗后SAS达到Ⅱ级进行手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麻醉诱导用药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加肌松药物,麻醉维持用药维库溴铵、芬太尼注射液.术中监测麻醉前、气腹后和拔管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100例胆囊切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其中5例心率小于50次/min,给予阿托品纠正,6例血压增高收缩大于160mm Hg(1 mm Hg=0.133 kPa),给予硝酸甘油纠正到正常范围,余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确切,苏醒快,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只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术前访视,针对原发病给予治疗,提高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合理使用诱导药物,术中加强呼吸循环监测,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并发症状,全身麻醉仍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成俊杰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K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R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30例正常形态左室LVEDV、LVESV、LVSV及LVEF.结果 两种方法LVEDV、LVESV、LVSV、LVEF的测量值之间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8910,0.9419,0.8394,0.9166,但LVEDV、LVESV、LVSV测值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均<0.001),半自动边界检测法要较双平面Simpson法偏小,LVEF测值间无差异(P>0.05).结论 RT-3DE半自动边界检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评价正常形态左室收缩功能,二者之间相关性良好.

    作者:药华;谷来柱;曹璐;刘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7例,应用DHS治疗59例,PFN治疗28例,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按黄公怡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优良率达88.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DHS及PFN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应随骨折类型进行选择.

    作者:李进龙;韩兴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008年已婚女教师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市顺义区女教师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主要病种及有关因素,了解其发生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区女教师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检出疾病前3位依次为:子宫肌瘤、慢性子宫颈炎、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慢性子宫颈炎、附件炎、外阴阴道炎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普查,努力降低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妇女疾病的防治水平.

    作者:郝银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剖宫产术腹壁切口裂开29例分析

    腹壁切口裂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我科在2004年1月-2009年2月,发生剖宫产术腹壁切口裂开2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东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三角形子宫切除术12例应用体会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术式之一,子宫切除后因阻断了来自子宫方面的卵巢血液供应或保留的卵巢发生扭曲、粘连,使卵巢血供减少,导致卵巢功能减退.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香港的周基杰提出了保留子宫动脉,保留卵巢功能切除术(即子宫体倒三角形切除术).我院在2006年6月-2007年12月对12例患者采用倒三角形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快,愈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源;杨从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病毒性脑炎56例脑电图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少儿较为多见,由于本病的大多数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因而急性期的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是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1].我们对2002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以期探讨脑电图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淑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急性期脑梗死的螺旋CT诊断

    脑血管病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非常高的疾病,而其中70%~80%又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危重,临床症状是突发偏瘫、意识障碍等,临床对这类急症患者的及时治疗就要求CT室尽早作出准确的诊断,以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作者:肖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维生素C与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C与OX-LDL的关系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各20例,以血浆维生素C、OX-LDL,血压为指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组服用维生素C 1个月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试验发现,正常组较原发性高血压组未服用维生素C前血浆维生素C水平明显高,而血浆OX-LDL及血压明显低.原发性高血压组服用维生素C1个月后,血浆维生素C较治疗前增高、OX-LDL及血压较治疗前降低.结论 本试验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LDL的氧化修饰,维生素C在降低血浆OX-LDL、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付洁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一起风疹暴发的调查报告

    2006年5月10日,新绛县横桥乡符村小学报告该校有20余名学生发热、全身出疹,怀疑为麻疹暴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云霞;段中虎;李金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61例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3年-2008年用牵引外固定、Ⅱ期内同定、Ⅰ期内同定_二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放件骨折61例,优良率85.3%.按Auderson损伤分割Ⅱ、Ⅲ型合并休克多.应积极纠正,终结果显示内固定优于牵引外固定,早期内同定优于Ⅱ期内固定,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焕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病案信息与医疗保险的循证关系

    目的 探讨病案信息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方法 病案是临床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的原始的医疗文书,记录着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及相关的健康保健信息、医疗活动及药品物资消耗.结果 病案资料是在临床医生实践循证医学过程中形成,是医疗保险报销的重要依据.结论 病案信息资源的系统评价--循证医学好的证据,是医疗保障制度决策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亚;陈丽帆;秦媳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子宫肌瘤阴式全切除术49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适应证、禁忌证、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 对49例有子宫切除手术适应证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取同期经腹切除子宫49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稍多(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术后镇痛例数、体温、术后住院日阴式组少于腹式组(P<0.01),平均费用、术后患者满足度阴式组明显高于腹式组(P<0.01).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日缩短,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手术效果好、副反应少的手术方式.

    作者:范淑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我市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现状,提高职业防护水平.方法 2007年对我市城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口腔科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77人当中,88.3%接种过乙肝疫苗;71.4%操作时戴手套;33.7%处理下一个患者时更换手套;49.3%操作前后严格洗手;37%戴防护眼镜;58.4%受过意外伤害.其中进行预防性治疗和进一步检查的分别占26.6%,11.1%.结论 我市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较差,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晓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