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及会阴切开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马丽丽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会阴切开, 术后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足月妊娠, 剖宫产史, 古典式
摘要:1987年1月-21007年6月我们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及会阴切开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其中足月妊娠剖宫产史7例(2例为古典式剖宫产术),会阴切开2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体检查体甲状腺1662例彩超结果分析

    甲状腺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本文目的在于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普查诊断价值,提倡医护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均应重视甲状腺疾病.

    作者:李慧林;赵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关于对我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的调查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给予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或与治疗无关的反应[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保人们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进行调查,以便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的足够重视.

    作者:黑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避孕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法.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亿妇女使用IUD避孕,而我国占其总人数的80%.尽管采用此法避孕的并发症不高,但实际发生人数却不容忽视.现就IUD的并发症及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史连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58例体会

    阴式全宫切除术是利用阴道这一天然的孔道进行子宫切除的一种手术,它不同于腹式子宫切除术,不必做腹部切口,腹部无瘢痕,术后疼痛轻,患者起床活动早,出现肠胀气者少,进食亦早,住院时间短,是一种手术效果好,副反应少,术后机体恢复快,易被患者接受的术式.

    作者:邓萍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隐静脉曲张86例临床分析

    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8%左右.本文收集我院5年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86例,根据不同的临床病情,按国际静脉联盟(CEAP)临床不同分级.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激光灼闭术、下肢静脉连环缝扎术、交通静脉结扎术,瓣膜修复术等不同方法联合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药垫预防和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循环障碍,使皮肤皮下组织失去正常所需营养而致组织坏死溃烂和褥疮.防止褥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以往常规方法是以勤翻身,保持清洁,局部按摩骨突及受压局部部位,及全身注意补充营养等.此方法虽然有效,但护理工作强度大,尤其对不宜翻身的患者操作上较困难.

    作者:孙林芝;郭德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癌误诊12例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12例肺癌误诊患者,由于呼吸系统症状的阙如或对肺外表现认识不足,故不易获得早期诊断.本组12例肺癌患者院外误诊11例,院内延误诊断1例,失去了早期手术治疗的机会,教训颇深,报道如下.

    作者:王群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一次性手指套在鼻中隔矫正术后的应用

    鼻中隔矫正术是耳鼻咽喉科一个常规手术,术后需要进行双侧鼻腔填塞.因为各种原因,在进行鼻中隔矫正手术剥离双侧黏软骨膜或黏骨膜的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黏软骨膜或黏骨膜的撕裂伤,如果使用传统的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双侧鼻腔,不利于撕裂伤的愈合.我科自1998年4月以来,采用一次性手指套内置凡士林油纱条的方法填塞鼻腔,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粟向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神经管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产前防治

    神经管缺陷畸形系在胚胎发育早期,特别是在神经管闭合期,因为受到不良因素的损害,导致神经管不闭合而致一系列先天畸形.临床上主要包括无脑儿、脑脊膜膨出、脊柱裂等.由于神经管缺陷畸形系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其致病因素非常复杂,在未完全弄清其致病因素前,应先进行产前诊断,使此种畸形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中断妊娠,从而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和优生比例.

    作者:赵静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中盐酸氯普鲁卡因麻醉体会

    多种因素致剖宫产手术增多,我院从2006年1月-12月,剖宫产手术麻醉常规使用盐酸氯普鲁卡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秦维洪;王义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生柿楴与熟柿楴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疗效比较

    中枢性呃逆在脑血管病中较为常见,有些患者较为顽固,顽固性呃逆使患者不能很好地睡眠和进食,影响到脑血管病患者功能的恢复.目前治疗顽固性呃逆方法有利他林,静点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方法治疗,中医采用针灸和中药治疗,中药有柿楴汤方法.参考资料[1]颜正华,高红艳,常章富,等.中药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96

    作者:杨翠兰;张贵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炎性肠梗阻15例治疗体会

    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与其他类型迥然不同.本文分析我院诊治的15例炎性肠梗阻病例,旨在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胡学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抗生素在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抗生素在其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高效、低毒、价廉.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是选择高效敏感药物和合理用药的基本条件,但在等待病原学检查的同时或病原学检查阴性或没有条件进行病原学检查的时候,经验性用药是治疗肺部感染的惟一选药方法.这时要充分考虑抗生素、疾病和患者机体三者之间具体情况及相互关系,才能安全有效地应用抗生素.本文根据肺部感染获得方式结合患者年龄、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往是否应用抗生素等分别加以说明.

    作者:张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无花果叶熏洗治疗混合痔致过敏反应1例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年龄35岁.因混合痔急性发作1d,疼痛难忍,用无花果叶50 mg水煎后,趁热熏洗患处,约30 min后,患者渐感患处疼痛加剧,臀部瘙痒异常并伴有烦躁、面色潮红、胸闷憋气用抗菌药物需有用药分析且记载于病历中.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原则上不超过3d量,多不超过7d量(抗结核药除外),特殊情况需门诊部主任签字核准.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d用量.

    作者:张德敏;徐于玲;侯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孤立性肺结节15例CT增强扫描分析

    孤立性肺结节通常是指肺内孤立存在直径小于4.0 cm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并且无肺不张、肺炎、卫星病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1].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肺内结节的检出越来越多,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治疗,提高肺内结节的正确诊断率显得越来越迫切.

    作者:杨德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6例非手术疗法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外科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我院自1992年以来,注重根据病情采用非手术疗法,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126例,保守治疗56例,未有死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孙卫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性假瘤并非少见,临床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各种非特异性炎症慢性化局限包围形成的瘤样肿块,其影像学表现常为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表现颇似肿瘤,故常易误诊.本文收集近10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结合国内文献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本病的放射学诊断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下是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报道.

    作者:史鸿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药治疗结节性红斑57例临床观察

    观察中西药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57例患者均静点钙剂、维生素c、地塞米松,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分三型治疗,7d为1个疗程,均连续用2个疗程.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节性红斑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宫文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50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口眼歪斜,眼睑不能闭合,不能蹙眉,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说话时漏气,口角流水,进食时食物存积于齿颊间.笔者临床近30年,每遇面瘫患者,均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将2000年6月-2006年6月资料较完整的150例总结如下.

    作者:刘其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肛裂切开加后正中位挂线术一次性治疗陈旧性肛裂150例

    陈旧性肛裂是一种以远端肛管排粪后疼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的肛管疾患,主要发生在肛管正中线,也有少数发生在前正中线.在裂口远端及基底部有内括约肌纤维的增生.陈旧性肛裂不经治疗不会自愈.从2003年以来,我院肛肠科采用肛裂切开加后正中位挂线术一次性治疗陈旧性肛裂1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如;张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