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腰椎骨折90例X线平片与CT诊断对照分析

武维民;马霄啸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平片, 诊断, 脊柱损伤, 检查结果, 神经功能障碍, 检出率, 椎管形态, 重叠, 结构复杂, 检查方法, 间隙形态, 骨性结构, 常见疾病, 线检查, 椎体, 显示, 瘫痪, 曲度, 排列
摘要:脊柱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除骨折外常累及脊髓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以至瘫痪,常规x线检查能全面观察脊柱的曲度、排列与椎间隙形态,对椎体和棘突骨折的检出率很高,但因脊柱的解剖结构复杂且相互重叠,特别是对脊柱后部骨性结构和椎管形态显示不清.近年来CT检查已成为脊柱损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可克服平片重叠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骨折的检出率.笔者回顾性总结了90例胸腰椎骨折,并对其CT与常规平片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照,旨在提高脊柱损伤的诊断水平.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慢性酒精中毒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它已成为当今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医学和社会问题[1],究其病因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另外性别、民族、婚姻、学历、经济水平、地区及职业等因素均与慢性酒精中毒的发生有关,并且内蒙古地区是酒依赖患者的高发病地区.为了引起社会及家庭对慢性酒精中毒所导致的不良后果给予重视,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我们对12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董秀全;张集慧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创伤性前房积血病例分析

    眼球创伤致虹膜、睫状体撕裂出血,血液积存前房者称创伤性前房积血,伤者男性多于女性,50%创伤性前房积血病例都由运动伤引起[1].我院自2001年-2006年共收治7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闫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体检查体甲状腺1662例彩超结果分析

    甲状腺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本文目的在于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普查诊断价值,提倡医护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均应重视甲状腺疾病.

    作者:李慧林;赵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我国各类医疗机构中用量大、使用范围广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2004年10月9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向社会公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这是一份我国首次制定的全面、系统的针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发布对指导我国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规范我国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凤珍;万俊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太原市迎泽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监测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生活、活动的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儿童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也较弱,如消毒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解本区托幼机构的消毒状况,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4年-2005年对迎泽区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蕴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死亡10例临床分析

    急性左心衰竭是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心肌收缩力减低或心室负荷加重而导致的急性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严重的急危重症,抢救是否及时与预后密切相关.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笔者应用发现,吗啡有引起患者死亡的风险,且多发生于心衰控制后.现就我科2001年以来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吗啡后发生死亡的10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林强;王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8例中医治疗体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始发于更年期妇女.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减退所致.多发生于壮年妇女月经将绝未绝时,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劳动能力的常见病.而且可对患者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自2006年1月-12月对1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将其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杜迎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及其合并各类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临床资料,总结致伤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25例手术治疗,手术率52.0%;治愈42例,死亡6例.结论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严重而复杂的腹部创伤,多合并腹腔脏器及大血管损伤而使伤情危重多样,病死率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抓住抢救时机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郝永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性探讨

    近年来有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进展很快.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先后经历了强心利尿阶段、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血流动力学阶段以及近年来被公认的神经-体液或神经-内分泌阶段.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已经成为CHF治疗中拮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干预药物.而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差,因而在选择药物及剂量时更需谨慎.本文观察了卡维地洛治疗老年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辉;茶春喜;姚建平;杜晓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性假瘤并非少见,临床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各种非特异性炎症慢性化局限包围形成的瘤样肿块,其影像学表现常为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表现颇似肿瘤,故常易误诊.本文收集近10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结合国内文献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本病的放射学诊断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下是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报道.

    作者:史鸿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电子纤维胃镜2811例检查结果分析

    自2005年元月-2006年12月2年间对我院胃病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就电子纤维胃镜检查疾病情况及患者性别、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取得了较满意的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靳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胸腰椎骨折90例X线平片与CT诊断对照分析

    脊柱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除骨折外常累及脊髓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以至瘫痪,常规x线检查能全面观察脊柱的曲度、排列与椎间隙形态,对椎体和棘突骨折的检出率很高,但因脊柱的解剖结构复杂且相互重叠,特别是对脊柱后部骨性结构和椎管形态显示不清.近年来CT检查已成为脊柱损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可克服平片重叠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骨折的检出率.笔者回顾性总结了90例胸腰椎骨折,并对其CT与常规平片检查结果进行了对照,旨在提高脊柱损伤的诊断水平.

    作者:武维民;马霄啸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6例非手术疗法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外科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我院自1992年以来,注重根据病情采用非手术疗法,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126例,保守治疗56例,未有死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孙卫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儿童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咳嗽的关系及中西医治疗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均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两者除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外,在病因、病机改变等方面均极为相似,许多患者常先后或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因此,人们已注意到两者的发病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彩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定量诊断与疗效考核的评价

    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CAD)心肌缺血的定量诊断与疗效考核,有较可靠的价值.本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美国纽约新医疗设备公司MONITOR ONE DCG,对128例按冠心病诊断标准[1]确诊了的CAD心肌缺血患者作定量分析并于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用于考核其临床疗效,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李广栋;李海燕;温锁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抗病毒、补液等传统方法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思密达治疗,并进行疗效判断.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的x2检验.结果 治疗组在显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5),总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金双歧、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避免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及其造成的茵群紊乱、微生态失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爱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妇产科手术膀胱损伤原因分析

    妇产科所致膀胱损伤时有发生,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谈谈其损伤发生的原因、诊治及预防.膀胱位于耻骨后盆腔内,一般不易损伤,当膀胱充盈后高于耻骨联合,成为一大腹腔器官,术中将其误认为腹壁肌肉而损伤,特别是在腹壁脂肪较厚而行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做输卵管结扎时,膀胱随着增大的子宫上移而易损伤.

    作者:王翠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23例病因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10例,均为我院急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8岁-74岁,平均年龄63岁.均有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时化验血糖值低为1.2 mmol/L,高为2.8 mmol/L,平均1-8 mmol/L.昏迷时间短1h 20 min,长6h.23例患者确诊后均立即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40~100 ml静脉推注,5 min~10 min后,22例患者逐渐苏醒,1例患者经持续静点葡萄糖并应用脑细胞活化剂,于6h后逐渐苏醒,但因脑缺血严重而出现偏瘫症状.23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

    作者:裴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生柿楴与熟柿楴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疗效比较

    中枢性呃逆在脑血管病中较为常见,有些患者较为顽固,顽固性呃逆使患者不能很好地睡眠和进食,影响到脑血管病患者功能的恢复.目前治疗顽固性呃逆方法有利他林,静点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方法治疗,中医采用针灸和中药治疗,中药有柿楴汤方法.参考资料[1]颜正华,高红艳,常章富,等.中药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96

    作者:杨翠兰;张贵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