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妇女取环探讨

郝岩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尼尔雌醇, 利多卡因
摘要: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和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价值.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200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分为2组,①研究组:术前1周口服尼尔雌醇片,术时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取环;②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置,直接取环,对比2组取环的难易.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尼尔雌醇和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可明显减轻取环时的下腹痛,减少环变形和断裂,降低取环失败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误诊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AD)误诊的原因.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对12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心脏彩超、CT及MRI三种检查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结论 AD症状呈多样性,患者症状与夹层破口有一定的联系,AD的形成与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瑞芳;杨秀玲;祝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乙醇与硫酸镁湿敷预防阿奇霉素引起静脉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预防阿奇霉素引起的静脉损伤,寻找疗效确切的药物.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引起静脉损伤1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选择静脉75%乙醇湿敷,对照组选择静脉50%硫酸镁湿敷,2组均于穿刺点上3 cm处外敷,湿敷至静脉输液完毕后30 min,每天观察记录1次,连续5 d.结果 观察组75%乙醇湿敷较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静脉损伤发生率低.结论 静脉75%乙醇湿敷疗效优于50%硫酸镁.

    作者:姜桂芝;李雪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感染性休克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成功抢救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年龄1岁零3个月,因发热4 d伴惊颤、嗜睡1 d入院,高体温40℃,同时伴神萎、纳差、尿少.入院后患儿持续高热,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口周发绀,皮肤发花,多汗,无尿,四肢湿冷,喷射性呕吐数次,呕吐物为大量的咖啡样物,伴阵发性抽搐,发作时头后仰、四肢强直持续1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

    作者:李明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的出院指导

    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获得成功后,仍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监测各项有关指标.肝脏手术复杂、损伤大,恢复需要很长的过程.

    作者:王庄利;刘理冠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腹腔镜切除术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8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24例,胆囊息肉4例,均无并发症.结论 精心的护理和严密的观察,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落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阴茎离断13h再植成功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8岁,因感情纠葛,于酒后睡眠中被妻子用剪刀将阴茎从中段完全切断,半小时后,送当地医院紧急处理.离断阴茎给予简单清创后置于冰盒中转入我院.

    作者:刘万和;王行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甲磺酸伊马替尼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过去常与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相混淆.现在GIST被定义为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和CD34、遗传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以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的呈束状或弥散性排列为特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

    作者:张孝平;管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通过对异位妊娠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和保守治疗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可疑66例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2组分别经腹部检查和经阴道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检查和经阴道法相结合,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易行,无创伤性,是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和保守治疗随访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林彩霞;林川年;周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性传播性尿道炎62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性传播性尿道炎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病原体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2例性传播性尿道炎,并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 病原体培养淋球菌(NG)阳性9例,解脲支原体(UU)阳性30例,两者均阳性5例,均阴性18例;PCR检测沙眼衣原体(CT)阳性25例,UU阳性17例,两者均阳性20例,其中合并NG阳性17例.病原体培养与PCR显示NG和UU双阳性分别为13例和34例,双阴性分别为47例和25例,两种方法不一致者分别为2例和3例.PCR对NG和UU的敏感度分别为98.3%和97.2%,特异性分别为97.9%和92.6%.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奇霉素500 mg,每3 d 1次,总剂量1.5 g;本组治愈50例,显效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3%.结论 PCR对CT、UU及NG感染是一种敏感、特异、快捷和无创伤的检测技术,可作为性传播性尿道炎复查时的常规检测手段.阿奇霉素对治疗性传播性尿道炎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说明告知义务·知情同意权与医疗纠纷之三(下)

    上一期,我们着重讨论了履行说明告知义务的方式和知情权的保护问题.归结为:守规范、不遗漏、不夸大,保证患者知情时间及时、知情渠道正确、完全得知实情,合理满足患者或者家属的知情权.

    作者:孙海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生活信念、追求目标等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使原本复杂的人际关系的一个分支--护患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作者:张彩云;刘连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280例临床分析

    所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指的是切口<6 mm,其包括超声乳化和非超声乳化手术两种方法.而在我国超声乳化尚不能普及,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就更有其实用价值.在2004年~2006年我院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了280例白内障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月霄;王立芳;邹莎莎;独宇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6年1月间我院对26例30膝患有严重膝关节炎患者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整理情况.结果 26例30膝手术均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例伤口延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悉手术步骤,正确传递及使用器械,熟练地配合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洁欣;祁素兰;黎杏湘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改进管理工作是发展基层卫生事业的关键所在——基层卫生工作系列谈之五

    管理也是一种资源.管理能产生效益,将管理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对于提高基层卫生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在相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有些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工作搞得好,有些搞得不好,其故何在?关键在于是否善于管理.

    作者:印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射光弱视治疗仪治疗84例弱视的临床分析

    弱视是严重危害儿童视力的眼病,也是儿童常见病之一,据资料表明发病率在5%左右.此病应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眼睛致残极其有效的措施.

    作者:王立芳;马月霄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毒蜘蛛咬伤23例误诊误治分析

    目的 讨论毒蜘蛛咬伤后的误诊误治.方法 对23例毒蜘蛛咬伤后的病人误诊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4例死亡,19例痊愈出院.结论 对毒蜘蛛咬伤的病人应尽早确诊及对症治疗.

    作者:印卫芩;吴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根管测量仪在测量根管长度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牙齿根管长度准确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60例190颗需做根管治疗的患牙共370个根管,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按测量长度预备根管,然后插入牙胶尖试尖摄X线牙片,测量牙胶尖试尖距根尖的距离,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准确率为93.0%.结论 ProPex根管测量仪是一种安全、可靠、准确率较高的新型根管长度测量仪.

    作者:胡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症,腹部损伤有发病急骤、合并伤多、病情复杂、病症转变快,致死快等特点,特别是患者处于昏迷,休克,多部位、多脏器损伤等情况下,容易掩盖主要腹部症状和体征,或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给诊断带来困难.

    作者:邓起;于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形态与组织学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表面性状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方法 对病变组织的大小、表面性状进行观察、描述并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隆起性病变表面光整的均为良性病变,随着表面不规整、深大糜烂、颗粒、结节样改变,病变的恶性几率也随之增大.结论 隆起性病变的表面性状与病变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焦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死亡7例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患者早期死亡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7例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病死率13.4%(11/82),11例患者中,极早期死亡(确诊5d内)4例,早期死亡(确诊后6d~15 d内死亡)7例.除2例分别死于呼吸衰竭及感染外,其余9例均死于脑出血,10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7例死亡时外周血白细胞大于50×109/L,死亡时血小板均小于25×109/L.结论 APL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出现高白细胞的APL易于早期死亡,并与DIC的发生和治疗措施有关,应尽早化疗及处理高白细胞综合征和积极治疗DIC.

    作者:丁现超;张琰;王升;李新刚;夏玉彬;孙伟娜;刘峥嵘;刘秀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